正文 第七章平原上的戰士

1945--1952年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這使得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必然地又一次產生對國家政治權力的爭奪,並且這一次更遠遠勝過抗戰以前,那麼,這場鬥爭將會不可避免地引發內戰嗎?

一方面,在日本人投降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鬥爭雙方都以聲明及行動表明了各自態度,即雙方都準備作出相當程度的讓步,以建立,或者說是表面上建立一個組織機構,在此機構中雙方的鬥爭表現為政治上的較量。推動他們這麼做的力量是強大的。在經歷了數百萬人死亡(原文如此。據統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

亡人數在三千五百萬人以上--譯註的八年抗日戰爭以及將近三十年的國內武裝鬥爭之後,國內的各個階級都深深地厭戰了。美國人非常希望和平,他們準備通過施加壓力也通過他們的斡旋來獲取和平,而國民黨像在抗戰期間一樣,追切需要美國人在政治、軍事及經濟上予以支持。俄國人的軍隊在1945年8月間已佔領了滿洲,他們也希望和平,以避免面臨必須在國共之間作出政治選擇的尷尬。並促使美國人儘快撤軍。此外,雙方想避免內戰,也有各自充分的理由,共產黨並不能保證能在這祥的戰爭中生存下去,更不用說是有把握取勝。就國民黨一面而言,他們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和經濟任務,不僅僅是恢複其在日本佔領區的權力,還包括重建被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

另一方面,雙方彼此對對方都缺乏信任。更深層的原因是,雙方都不能在自己的理想體制中容忍對方。因此,一旦權力的天平發生嚴重傾斜,任何政治和解或在諒解基礎上達成的協議就馬上會被打破。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只要共產黨手中掌握著武裝力量,如果他們下決心戰鬥,那就誰都無法阻止他們這麼做。儘管內戰不一定馬上爆發,但那只是遲早的問題,這一結局是很難避免的。

實際情況是,在戰爭全面爆發之前,曾經有兩個階段的嚴肅的談判。第一個階段是從1945年的8月到10月,當時在美國人的敦促下,蔣介石和毛澤東(後者有周恩來的支持)在重慶就雙方存在爭議的各種政治和軍事問題進行了為期六周的談判。國、共雙方力量都競爭儘早搶佔滿洲地區,總的看捷足先登者將得到俄國人更多的幫助,這就是談判的背景。雙方都作了讓步,從共產黨一方來看,他們放棄了讓蔣介石建立一個包括他們自己在內的聯合政府的要求,並且同意從他們十九個根據地中讓出九個。但是,還有一點是很難解決的,那就是其他十個共產黨根據地未來的管理方式問題。蔣介石希望共產黨允許這十個位於北方或西北地區的根據地併入國民政府,毛澤東則斷然拒絕了這個要求。直到10月份毛返回延安的時候,這一點仍懸而未決,而且一直沒有解決。

第二個階段談判是從1945年12月到1946年6月,馬歇爾將軍作為杜魯門總統的特使被派往中國,他極力為停戰做工作,並積極促進雙方政治及軍事上的和解。開始階段,他取得了很大成功:在1946年1月達成了停火協議,在這個協議下成立了由三方組成的休戰監督小組,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還達成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協議。其中一個軍事協議表明,三方委員會制訂出了一個計畫以達到雙方軍事力量的平衡。但是這種有效的干預並未能延續下去。第一個原因是由於並沒有一種至高的權威力量來保證協議的貫徹執行。第二個原因是由誰來掌管共產黨的北方根據地這個問題尚懸而未決。第三個原因則是,共產黨加緊佔領那些蘇軍剛剛撤出的城市,而國民黨則是派軍隊驅逐對方,這樣在滿洲地區3月間就爆發了激烈的戰鬥。從那時起,違背停火協議的事便屢屢發生。馬歇爾曾組織安排了6月初在滿洲兩周的休戰,但在停火期間的談判中,對一些最本質的也是最實際的問題未能達成一致。7月初,蔣介石在做了幾個月的反共全面進攻的準備後,下達命令發動了戰爭。

在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劉伯承與鄧小平依舊搭檔共事。早在毛澤東離開重慶之前,劉鄧部隊就投入了戰鬥,那是在1946年秋季,在他們的邊區(或者用肩來更普遍的稱呼叫做解放區)的西部和中部地區,他們指揮部隊反擊國民黨武裝的進攻。

第一次戰役是打閻錫山--他從194O年起就是劉鄧的對手。1945年9月,閻錫山打算恢複其山西省省主席的權勢。所以他準備收復共產黨在山西省東部及中部的根據地,包括太行和太岳地區。劉和鄧早有準備對付閻錫山武裝,根據毛的傳統路線,他們誘敵深入至山區。各個擊破閻錫山分散的幾個師。這次戰鬥共捕獲兩萬多俘虜,其中還包括許多高級軍官。這場戰役表明,八路軍的部隊能夠對付並且戰勝國民黨的大兵團。同時,也教訓了蔣介石,這就是說如果想從共產黨手中得到任何他們在談判桌上不準備放棄的領土,就必須全力以戰。

第二場戰役幾乎緊接著就爆發了,四萬國民黨部隊試圖沿平漢路穿過共產黨解放區的心臟地帶向北推進。第一次戰鬥是在邯鄲,這是平漢路邊的一個大城市,大約三分之一的國民黨軍隊在其指揮官的帶領下投向了共產黨,開啟了日後國民黨軍隊大批投向共產黨的先例。其餘的軍隊在潰退中也很快被包圍並被迫投降。這場戰役告訴蔣介石,共產黨不允許國民黨的軍隊在其控制區內進行戰略行動。毛澤東並不想掩飾這一點,在這場戰役結束之後不久,他馬上指出:"國民黨當局正在大舉調兵,像洪水一樣,想要淹沒我整個解放區。他們在九、十兩月幾個進攻失敗之後,正在布置新的更大規模的進攻。而阻礙這種進攻,亦即有效地制止內戰的武器之一,就是不許他們在鐵路上運兵。"在接下來的九個月里,共產黨在其控制區內加緊實施階級鬥爭。從1937年到1945年,他們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地主及放債者--他們常常也是地主--實行減租減息。但是,通常的情況下當地的黨支部並沒有動員那些佃戶和借債者去騷擾那些富人。然而現在,毛號召要普遍動員起來,在1945年11月的一份指示上他指出,"減租必須是群眾鬥爭的結果,不能是政府恩賜的"。並且引用了他在1927年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說過的話"矯枉必須過正"①。地主已經成為了"鬥爭對象"。至於鬥爭的目的,1946年5月黨的一份指令中曾指出時代已經發生變化,減租運動應該發展為沒收地主階級的財產,包括他們的房子。命令中談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從溫和地勸說出售土地到強行沒收。在當時的環境下,隨著內戰的日漸緊迫,大部分地方黨的領導選擇了比較強硬的作法。許多地方地主被揪到群眾大會上,讓群眾對他們進行鬥爭,指責他們苛待農民的種種惡行,然後對他們進行處罰,甚至剝奪其大部分財產。這表明了共產黨並沒有忘記他們一貫的社會職責,即鬥爭的目的一是為了打擊農村統治階級的力量,破壞他們的聲譽,同時也是為了使農業社會的貧苦大眾成為黨和軍隊牢固的後盾。但是第二個目的並未獲得普遍的成功;許多農民害怕一旦軍事形勢發生變化而重新落到國民黨手中,他們會受到報復,另一些農民則不願意為了支持黨和軍隊離開他們剛剛獲得的一小片土地,而去面對嚴酷且危險的軍事服務。

鄧是地主的兒子,也是地主的兄弟(在廣安縣,鄧小平的父親鄧文明去世後,他的二弟鄧蜀平接管了他父親的土地)。1933年在江西,鄧曾反對強行沒收地主和富農們的財產。但現在卻沒什麼跡象表明他對新政策有所懷疑。恰恰相反,作為政治委員,他需要徵兵充實隊伍。有關文獻表明,在解放區,黨相信其土改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不管怎樣,鄧從未懷疑過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土地政革應該是黨的政策的核心。

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就是內戰的第一年,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戰爭爆發前夕更名為人民解放軍。整個武裝力量分成四個野戰軍,在除滿洲之外的全國各個地方展開了防禦戰。林彪統帥的野戰軍,幾次從靠近蘇聯邊境的森林及山區地帶出擊、逐步贏得了戰略上的主動。劉伯承和鄧小平領導的另一支野戰軍掌握著南部前線的至關重要的防區。這條防線一旦被突破或被破壞,國民黨就能夠包圍它東面的另一支野戰軍,同時鞏固從北平到滿洲的交通要道。整整一年,在山東西部,也就是在黃河南岸由東向西的鐵路線兩側,劉鄧部隊同優勢的國民黨軍隊作戰,他們重創敵人,他們本身傷亡並不重但還是作了不少退卻。1947年1月,國民黨佔領了共產黨的老根據地華北平原三十五個縣中的二十四個縣。當年夏天,劉鄧被迫退至黃河以北。在其他地區,共產黨也遇到了挫折。在華東,國民黨發起了大舉進攻;在西北部,延安也被國民黨攻下。毛及黨中央的其他同事避走於陝北光禿禿的黃土山區。

因此,內戰爆發一年之後,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共產黨的情況是嚴峻的。但是地圖並沒有告訴人們全部的故事,它沒能顯示出在這一年裡國民黨和共產黨軍隊的傷亡人數呈1O:3之比;沒能顯示出國民黨部隊紀律渙散、道德淪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