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兩種模式——英國和德國

中、東歐的經濟改革家們自然試圖研究在他們想重建的資本主義制度中最成功的模式。他們當中許多人把眼睛看著英國,特別是想學習私有化的做法,雖然這些做法必須適應不同的情況。但是美國和德國的例子最有影響。

美國與歐洲的資本主義模式有明顯的區別。美國人傳統上強調有必要實行有限的管理、少量的規章、低稅收和儘可能靈活的勞力市場。它的成功首先表現在它能夠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在這方面它一直比歐洲成功。自60年代以來,在歐洲經濟共同體,就業人數平均每年只增長0.3%,而美國每年是1.8%。此外,美國與歐洲不一樣,它的大多數工作機會都是私營部門創造的。在歐共體內,失業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占失業人數的40%,而美國是10%。

在美國政府中有些決策人贊成對培訓、工業政策和受管制的貿易進行干預。近年來他們對歐洲模式,特別是德國的模式,給予了許多積極的考慮。因此要了解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體制的弱點和毋庸置疑的優點是特別重要的。因為,如果世界上自由資本主義最偉大的榜樣和代表在對內、對外的經濟政策上偏離了它,就會嚴重關係到整個自由企業制度。

戰後西德成為了歐洲的主要經濟大國,人們正確地把這稱為"經濟奇蹟"。德國人的成就的特點是通貨膨脹率非常低,生產率高。這反映了德國人民和德國政府政策的特點,特別是50年代和60年代政策的特點,當時他們對"社會市場"這一做法強調的是"市場"而不是"社會"。在70年代和80年代,由於國家干預和工會與行政的共同決定(即工人參與企業管理)增多,上述情況有了很大改變。稅收以及對僱主規定的負擔大大增加了,有人認為現在已接近工資的100%。雖然德國的經濟成就一直給人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由於上面兩個負擔,再加上在擴大接納前共產主義的東德時沒有處理得很好而帶來的衝擊,以前促使德國資本主義取得了成就的某些特點如今卻導致了嚴重問題,有徵兆表明這些問題可能會變得更糟。工業的協商一致蛻變成較為死板的總體主義,這降低了德國工業靈活迎接來自亞洲和中歐挑戰的能力。無論是對一個個的德國公司來說還是對整個部門來說,情況都是這樣。意味深長的是,1994年德國僱主將東德的工資提高到西德的水平,這一做法證明其危害很大,最後幾乎不可能辦到。在經濟中,只有當集中進行工資談判已成為公認的準則時,才能實行這一決定。

此外,在所有國家中現在德國勞動力的工時最短,假期最長。亞大地區工業競爭者每小時的工資成本只有德國的1/6,這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相對而言,德國比大多數經濟發達的國家更加依靠製造業。

因此,在這一情況下,德國目前的繁榮還能持續多久,這已是一個公開的問題。它將會更加誘使德國繼法國之後推動歐洲共同體走向保護主義。但那將會是自我挫敗,因為保護主義在國內減少了對效率的激勵,而在國外卻刺激了效率的提高。應當補充一句,這一分析決不是"反對德國人"。的確,正是由於德國人所具備的優秀品質,德國在資本主義中開始代表的更加總體主義的模式才能取得像現在這樣的成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