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光倒流一萬年①

原始文化的進程

人類的文化(或文明)包括著史前時期的原始文化(或文明)與歷史時期的文化(或文明)。

①原載《崛起的文明--人類起源的文化透視》,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史前文化即原始文化指的是石器時代文化,它佔據了整個人類歷史99.75%的時間。石器時代的文化最初被劃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兩期文化,前者以打制石器為主要工具,生活以採集和狩獵為主,與人類伴生的哺乳動物群為含有滅絕種的古老群;後者則以磨光石器為主要工具認為,一般(共相)不僅存在於思維之中,而且是先於並獨,伴以陶器的使用,生活以原始的農耕活動和部分馴化了的家畜結合著狩獵和採集為主,而與之伴生的哺乳動物群為現生種動物群,偶或有一兩種滅絕種動物如犀牛、象等,一般講來,新石器時代已有了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

隨著史前考古工作的深入,自1875年起,在法國一些遺址中找到了晚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馬格達林文化期而又不屬於新石器時代典型器物的文化遺存。其中以1887年發現的阿齊爾遺址、1879年發現的塔登諾阿遺址和1886年發現的坎皮尼遺址最為著名。於是,考古學家艾倫·布朗在1892年首次提出了在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之間存在一個"中石器時代"的看法,但這一看法在當時未能得到學術界的普遍承認。以後考古學家皮埃特對阿齊爾遺址進一步發掘和研究,成功地辨認出在馬格達林文化與新石器文化之間另有兩層文化,於1895年發表論文,論證了"中石器時代"的存在。以後又有麥卡利斯特於1921年發表《歐洲考古學》一書,格雷厄梅·克拉克於1932年發表《英國中石器時代》一書,他們都給予中石器時代文化以明確的定義,此後,歐洲的中石器時代文化才被學術界廣泛接受。

在歐洲以外的地區,1928年考古學家加羅德發掘和研究了約旦和以色列的"吐納夫文化"遺址,這是一個從狩獵向農耕過渡的很重要的遺址,它反映了一種與舊石器時代末期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利用燧石來製作細小石器,當時已使用燧石石鐮來收割野生大麥和小麥;骨鐮柄部是以雕刻的動物形象作為裝飾品,還有牙質的頭飾和項鏈等裝飾品。狩獵和捕魚在當時依然作為獲取食物的主要方式。

在東南亞,早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就有人對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址進行過探索。如法國考古學家科拉尼在越南北部進行考古發掘時,從不少的洞穴遺址中獲得了為她所命名的"和平文化"的大量的文化遺存,這也是中石器時代文化在亞洲最早的識別。

在我國,著名史前考古學家裴文中教授在30年代到廣西考察時,在武鳴和桂林兩地的洞穴中找到一些文化遺存,也被初步鑒定為"中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近年來,又在華南地區開展了這方面的探索,其中最著名的遺址發掘和研究工作是圍繞廣西柳州白蓮洞洞穴遺址進行的,這幾年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展示了從舊石器時代文化經中石器時代文化向新石器時代文化過渡的全過程,在學術上很有價值

一個實例的剖析

白蓮洞遺址位於廣西柳州市西南12千米處的白面山山腰,白面山山頂距地面152米,白蓮洞洞口離地面27米。洞口朝正南,高約5.6米,寬18米左右,洞分外廳與其後的長穴道兩部分。外廳實際上是一個半隱蔽的岩廈式洞窟,內含大量的堆積物。著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柳江人化石的出土點通天岩,與此地僅隔2千米。

早在1956年,裴文中教授率領的中科院華南考察隊即在白蓮洞洞內的地表上獲得打制石器多件,和一件扁尖的骨錐與一件粗製的骨針。後經賈蘭坡教授等鑒定,認為該遺址的年代屬舊石器時代的晚期。不久,又在洞外的堆積物中找到一件磨光石斧,遂被裴文中教授認為應屬於新石器時代。自1973年以來,該洞又經柳州市博物館的清理,陸續有所發現。1981-1982年,北京自然博物館和柳州博物館組織聯合發掘隊,繼續在此清理和發掘,獲得了大量的動物化石殘骸,其種類達30種之多,還有兩顆人牙化石和包括500多件石製品在內的文化遺物。經研究證實,這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石器時代洞穴遺址。1991-1993年,又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開展了為期三年的有關古生態環境與古文化的新一輪研究;經各方面專家的通力合作,再次確認這個洞穴遺址的堆積物層序清楚,連續而無間斷,層內富集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是中國南方中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典型代表。

此洞穴遺址的堆積物厚度達3米,堆積物的東側部可劃分為8層,西側部可劃分為10層,東側部的第7層與西側部的第3層底部至第4層頂部在洞穴中部相連接,形成一個巨厚的橫貫全洞室的鈣華板層。經詳細分析研究,堆積物中包含5個文化層,各文化層(自上而下)發掘的重要文物見表1。

表1各文化層的重要文物

層序文物

第一文化層(東1、3層)含原始陶片、通體磨光石器(包括"重石")

第二文化層(東4層)仍以粗獷的礫石工具為主,並出現原始磨刃石斧、磨製端部的骨角器

第三文化層(東6層)石器以礫石工具為主,併合穿孔礫石("重石")、赤鐵礦粉

第四文化層(西4層)出現眾多細石器風貌的燧石小石器、箭鏃和原始磨製品

第五文化層(西5、7層)典型的舊石器器物、並出現不少燧石小石器、准箭頭。人牙化石出現此層

白蓮洞遺址層位連續且無間斷,考察中共測得堆積層的25個絕對年代數據,幾乎每一重要層位都有具體年代數據,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如此詳測年代的一個遺址,研究確認時間跨度達3萬年(東1層距今7080±125年~西10層距今37000±2000年)。五個文化層的年代分別為:第一文化層為距今7080±125年~11160±5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13550±59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14650±270年;第四文化層距今19910±180年~26680±625年;第五文化層距今26000~3000O年。由此,原始人在白蓮洞陸陸續續生活了2萬多年。

對這五個文化層我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歸納,結合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可以明顯地看出代表石器時代連續的三個文化階段,即白蓮洞Ⅲ期文化(第一文化層),代表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文化;白蓮洞Ⅱ期文化(第二、三文化層),代表由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過渡的文化,即中石器時代文化;白蓮洞Ⅰ期文化(第四、五文化層),為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文化。

作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白蓮洞Ⅰ期文化處於距今1.8萬~3萬年之間,由於最後一期冰期的降臨,當時氣溫呈下降趨勢。但在前期,大約距今2.6萬~2.8萬年間尚有一個間冰段。過了這個間冰段之後,遂進入盛冰期(距今1.5萬~2.3萬年間),此時氣候要較今日乾冷得多。故植被方面由暖溫帶落葉闊葉林轉向溫帶山地針闊葉混交林的生態景觀,而山區為寒溫或溫性針葉林。此時的哺乳動物群為大熊貓一劍齒象動物群,當盛冰期來臨時,該動物群中的喜暖動物逐漸向南遷徙而去。

處於白蓮洞Ⅰ期文化時期的白蓮洞人經濟生活主要以採集和漁獵為主,狩獵對象中含有大熊貓一劍齒象動物群中的大型種類,如象、犀牛等。白蓮洞內堆積物中螺殼出現最早層位為西4層的下部,該層底部鈣華板距今年代為26680±625年,也就是說在距今2.6萬年前左右原始人就已開始捕撈螺類食用。以後隨時間的推移,螺殼含量漸漸增多,表明此時原始人不僅捕獵、打魚,而且普遍撈取螺蚌為食。

此時期的工具多以礫石為主要原料,工具組合中以砍砸器和刮削器為主要成分,還出現眾多用黑色燧石製作的小石器,這反映了舊石器時代晚期工具小型化的進步趨向。燧石小石器中出現箭鏃,帶有深凹刃口可供刮削箭桿的"輻刀"型刮削器為數不少,它們的出現表明狩獵活動很活躍,適於砸碎骨塊的敲砸器也產生了,相應地堆積物中的動物肢骨多為碎塊。在白蓮洞Ⅰ期文化的層位中還出現兩個灶坑的殘跡,灶炕中有燒過的小型動物的骨塊和燒過的石頭,灰燼呈灰白色,厚度不大,這表明是用來燒烤食物的。白蓮洞Ⅰ期文化反映了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面貌,類似的文化遺址在華南地區發現了不少。

白蓮洞Ⅱ期文化是一個過渡性質的文化,是華南地區中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我國在一個很長時期內,罕見中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僅有1935年裴文中教授等在廣西調查時,對桂林和武鳴兩地山洞中的文化遺存是否是中石器時代的遺存提出過懷疑。近20多年來,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迅速開展,考古界發表了一批有關中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的新資料,不過大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