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類起源的達爾文理論與勞動創人論①

達爾文理論

1859年,進化論者達爾文出版了他的巨著《根據自然選擇的物種起源》(簡稱《物種起源》)。他在該書中,根據大量無可爭辯的事實指出:生物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種通過遺傳與變異、生存競爭、自然選擇和適者生存,引起性狀分歧而進化。揭示了生物變化和發展的規律,科學地解釋了不同物種的起源。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的要點是什麼呢?達爾文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自己的潛心研究,特別是從馬爾薩斯人口理論和人工選擇的實踐獲得啟發而建立起來的這一學說,其核心思想是"自然選擇"。他認為,既然在農業選種和畜牧育種上起主導作用的是"人工選擇",那麼自然界中生物進化的動力只有具體的自然界,即"自然選擇"。"自然選擇"學說的要點為:

①原載《崛起的文明--人類起源的文化透視》,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遺傳與變異。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存在性狀的變異現象,這種變異包括:常規的一定變異和稀少的不定變異。它們都是能遺傳的,尤其後者,是自然選擇的主要材料。

2.生存競爭。生物個體的繁殖是按幾何級數增加的,但事實上能存活的個體卻不多,這是由於自然界中生物存在為生存而競爭的機制。這種競爭可以發生在同一物種內的不同個體之間,或者不同物種之間,甚至生物與外界的生活條件之間。

3.自然選擇。一方面生物在不同生活條件下發生變異,另一方面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界之間又進行複雜的生存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有利的變異都會對競爭有利,從而獲得生存機會。不利的變異則無益於競爭,反而會造成個體的消滅。這種過程叫"適者生存"或"自然選擇"--彷彿自然界在起著這種選擇作用。正是通過這一過程,使得生物能更好地適應複雜的生活環境。

4.性狀分歧。生物進化就是對環境的適應。由於適應不同的生態條件或地理條件,促使物種發生分化,產生形態構造上的許多差別。這個過程反映了生物諸性狀的分化,也就是"分歧"的過程。由此造成不同的新物種,生物就是這樣進化的。達爾文還指出,生物進化是一個漸變的連續過程,生物起源於共同的祖先。達爾文的這一生物進化理論把原先生物間毫無聯繫、神造和不變思想趕出了生命科學領域,極大地推動了生物學的發展。

達爾文本人曾承認,對於生物遺傳的規律他並不完全了解。事實上,當時的遺傳學尚處於發展的古典時期,以後,近代科學對達爾文進化理論的挑戰主要也還是來自遺傳學進展而產生的新概念。

1871年,達爾文發表了《人類的由來與性選擇》一書,他在該書中運用自己有關生物進化的全套理論來研究和證明人類起源於動物,確定人類在生物界的位置,以及人和高等動物之間的血緣關係,用"自然選擇"的理論來解釋從動物到人的進化過程。

首先,達爾文研究了人類的變異性,肯定人類同動物一樣,是具有變異能力的,而且各種變異具有遺傳性,不僅身體結構、生理特點可以遺傳,而且連精神和心理特徵也能夠遺傳。

其次,他認為人類也同樣受到支配生物進化的各種規律的影響。人類的形成跟其他生物一樣,都是在"自然選擇"的複雜影響下進行的。

他認為,人類在生存鬥爭中之所以能比其他動物佔優勢,不僅依靠自身的體質,另一方面還依靠自己的高度智慧和社會習慣--互助互援的道德心及合群性等。智力的發達是人類進化的重要條件,高度的智慧又促進了語言的發展,這是人類明顯進步的重要因素。

接下來,達爾文用"自然選擇"作為進化動力,像解釋其他動物的演變一樣,解釋了從猿到人發展過程中所有的一切變化。如直立、雙手、牙齒、顱骨、腦、智力以及人的智慧的各種特性等,甚至社會的各種特性、人類的社會習慣以及道德、倫理等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關於各人種之間的差別,如膚色、發色、臉部的形態等,不同的人種是不一樣的,達爾文認為這不能用不同的生活環境條件來解釋,也就是說,只用自然選擇的一般規律還不能完全解釋得通。他便用所謂"性選擇"來補充,認為不同地區的男女審美標準不一樣,通過性的選擇(就是選擇配偶)和遺傳性,使男女性狀分化逐漸明顯,這就促使形成了不同的人種。

達爾文就是這樣通過自然選擇加上性選擇,來解釋人類的起源和人種的起源。

那麼人類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達爾文搜集了大量的科學資料,證明人類和某些動物,特別是與猿猴類在體質結構上有相近的關係。胚胎髮育也證明人起源於動物;人身上還有部分已經退化了的痕迹,叫遺痕器官,如動耳肌、第三眼瞼、盲腸、尾椎骨等;還有返祖現象,如個別孩子出生的時候還留有尾巴,臉上長毛,以及個別婦女有雙子宮等。達爾文根據這些事實指出,只有承認人是從動物進化來的,才能解釋得通為什麼人和動物有些相似的特點。

達爾文認為類人猿是哺乳動物中和人最相近的親屬,人和猿在根本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因此,人和猿不可能是各自單獨發展來的。他推測人類來自舊大陸的某種古猿,並且謹慎地指出,這種古猿不應該和現存的類人猿相混淆,因為現存的類人猿無疑已經沿著本身的發展道路"特化"了,和人類的祖先古猿不一樣了。達爾文根據1856年在法國發現的古猿化石(林猿·方頓種)認為,在中新世晚期已經有比較高等的猿類從低等猿類中分化出來,因此推測人類從狹鼻猴類分化出來的時間可能是距今約4000萬~6000萬年之間的所謂始新世。他還描繪了我們的直接祖先是一種古類人猿,最後得出結論:"可能世界為人類的發生作了長久的準備,這是對的,因為人類起源於一連串的祖先,這一連串的祖先中只要失去其中的一環,就沒有人類了。"

經過達爾文等人的不懈努力,人是從哪裡來的問題基本上得到了科學的解釋。人是動物長期發展的產物,現代人類和現代猿類有著共同的祖先,人猿同祖已經成為無可辯駁的定論。在大量的科學事實面前,在人類起源於動物的理論面前,上帝造人說站不住腳了。達爾文從理論上把人類從上帝手裡解放出來了。雖然當時證明人類起源於古猿的古生物學和古人類學方面的直接材料還不多,達爾文卻相信並且預言,將來會發現這些材料的。

對達爾文理論的質疑、補充和發展

100年過去了,達爾文的理論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但現代科學的發展又指出了該理論的不足之處。我們在評價達爾文的理論時,首先應知道該理論體系建立之時,遺傳學的研究尚未像今日這樣深入,僅對染色體、基因有所認識,而對更細微的結構,如核糖核酸(RNA)、脫氧核糖核酸(DNA)還茫然不知,況且人類化石的發現尚少。直到近代,遺傳學的研究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產生了現代達爾文主義(又稱新達爾文主義)。還有,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而產生了"中性突變學說"這一新的分子進化理論。這些新學說或是補充了達爾文理論的不足,或是對它提出了挑戰。但不管怎麼說,它們並非是對達爾文理論的全面否定,而是更完整地、更接近本質地豐富和完善了地球生命科學的理論。

就拿新達爾文主義來說,它又被稱為"綜合進化論",它是從群體遺傳學的角度對達爾文進化理論做了補充。它是以群體為單位而不像達爾文以個體為單位,來研究遺傳與變異問題,它的基本論點是:生物是通過變異、選擇與隔離三個相聯的環節使物種產生分化,形成亞種,然後由亞種再發展為新種的過程。該理論認為,遺傳的變異有"突變"(包括遺傳因子--基因的突變和基因載體--染色體的歧變)和基因的不同組合兩類。由於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了機體外表性狀(所謂"表型")的變化,這就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來源。

新達爾文主義的"選擇"仍是指自然選擇,它是進化的主導因素,它能導致群體的分化和發展,導致物種的分化和新種的形成。而新種的形成條件又是"隔離"--主要是空間性的地理隔離和遺傳性的隔離兩種。這就是阻止不同群體在自然條件下相互交配的機制,因此,就能保持不同群體各自獨立地進化,可以造成表型的不一致,原來的種分歧發展,通過亞種又形成新種,從而使原來的一個群體分化。總之,新達爾文主義描繪的生物進化圖像是生物表型上的進化圖像,因而它發展了達爾文的進化論。但它未能在分子水平上闡述遺傳機制,故仍然是不完美的。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建立與發展,這一不足為另一新說"中性突變論"所克服。該理論認為: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進化是基於基因不斷產生"中性突變"的結果,它也是在群體中產生的,而不像新達爾文主義所主張的突變有好有壞那樣,而這種"中性突變"既無好處也無壞處。它並不受自然選擇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