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勞動創造了人,還是人創造了勞動①

記者提問一: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辦了一個"人之由來"的陳列,我注意到陳列中沒有引用恩格斯的語錄"勞動創造了人",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①本文為1989年2月23日周國興與中央電視台記者的對話錄。原載《思想政治課教學》雜誌,1989年6月、7月號。

周國興答一:"人之由來"是講人類起源的陳列,之所以沒有直接引用"勞動創造人"的語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避免給人以錯覺,以為"勞動"是從古猿到人演化過程中惟一的因素。其次,"勞動創造了人"這個命題的出現,原是恩格斯打算寫一本題為《奴役的三種基本形式》的書,後來因故沒有完成,卻留下了序言部分。在這篇序言里恩格斯談到了勞動是人類生活的第一基本條件,而且勞動的作用"甚至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由此可見,恩格斯提出"勞動創造了人"這一命題是有前提的,是有限定性意義的,即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但以往我們在引用時,簡單化了,簡單到只剩下一句話:"勞動創造了人!"實際上這種簡單化的語錄並不完全代表恩格斯的原意。再者,從解放初期進行社會發展史教育時起,直至今日,對"勞動創造人"這一命題,在學術界一直有很大爭議,譬如什麼是"勞動",即"勞動"的含義,就有很大的爭論。這在國外亦然,時代在前進,科學上已積累了很多新的資料,人們的思想認識也在提高,現在的爭論也不只是探索什麼"勞動"的定義問題,而是勞動究竟能不能創造人?甚至不少人對這一命題持否定的態度。

"人之由來"陳列是科普性的,對這學術性和哲理性很強,特別是涉及到對經典著作某些觀點的理解問題,故持特別慎重的態度,且這一爭議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至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方式。反對傳統哲學的研究方向,認為,故不提此命題為好,事實上,在陳列中,我們應用豐富的史實,有說服力的材料,將經典著作中的這一基本原理有分寸地融於陳列內容之中,因此沒有必要再"語錄化"地出現這句話了。

記者提問二:恕我直言,我看過你過去的許多著作,你曾費過很多篇幅來闡述"勞動創造人"這一觀點,請你解釋一下。

周國興答二:這倒是事實。在我過去的許多著作中,確實曾著力地宣傳過這一觀點,而且還專門寫過研究論文來闡述我對這一命題及有關方面的看法。不能不看到,當時我也犯過學術界里曾普遍存在的毛病,即以為經典著作在手,一切問題均可迎刃而解,以"語錄"來替代科學實證。現在細想起來,這實在是一種很不正常、很懶惰的做法。當然,在探索過程中,我在接觸到大量新資料、新信息後,也不是沒有發現問題,也作過不少新的探索,提出過很多新的理解。時代在前進,在今日,人們思想認識提高了,思想解放了,再也不用去圖解經典著作的某些論述了,相反地對經典著作中的某些論述,採取認真分析、研究的態度,作不同的理解,甚至提出否定的看法都是很自然的。

作為我個人,我一貫的觀點是既反對誇大"勞動"的作用,將"勞動"過於神聖化、神秘化的做法,也反對完全抹殺勞動的作用,而是將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放在一個恰當的地位上。

記者提問三:剛才你說過,學術界曾對"究竟什麼是勞動"有過很大爭議,到底是怎麼回事?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勞動"?

周國興答三:究竟什麼是"勞動"?這是一個首要的問題。政治經濟學上經典的定義是:真正的勞動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這意味著有了人之後才有勞動,因為"人是製造工具的動物",這個命題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提出的,並為馬克思所推崇,還寫進了《資本論》一書中。另一方面又提出,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意味著在人還沒有出現前,在古猿轉變為人的過程中勞動就已存在。到底勞動出現在人之前或人之後呢,究竟什麼是"勞動",這就使人們產生了疑問。顯然,"勞動"在這裡有雙重含義,一種叫"真正的勞動";一種是"非真正的勞動",是人還未出現之前的勞動形式。

政治經濟學還說:勞動包含三要素,即勞動者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工具。勞動是使用工具進行的一種生產性活動。然而使用工具的行為,在動物界已呈萌芽形式出現,所以這裡可以看到同是"勞動",就有三種形式出現了,即動物式的"勞動";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勞動"(非真正的勞動);人的"勞動"(真正的勞動)。這豈不表明人的勞動本身也有一個萌發、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學術界曾就圍繞什麼是勞動有過一番爭論。

我對"勞動"的含義曾有所探討,也對恩格斯所說"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的這個"在某種意義上"也作過探索。當然,這裡牽涉到"人",究竟什麼是"人"?人既是動物,又不是一般動物,而是特殊的動物(有人建議應稱為"高級動物"),是一種有自覺能動性、最社會化的動物。人既然是個動物,他的演化規律必須服從生物的演化規律;作為一種特殊的動物,人在總的生物演化規律中又有其特殊性。

生物進化的動力是"遺傳與適應的交互作用",並通過自然選擇來完成其進化過程。生物的遺傳性既是保守的,又是可變的,而適應則反映了生物與環境的關係,能否適應環境是生物生存與發展的前提,遺傳與適應的交互作用促使物種的變異、推動生物的進化,適應是引起變異的主導方面。在這裡反映了人與動物的本質差異,動物是以自身本體的變化去適應環境,人則是以自己的努力,創造新的生存條件,這些新生存條件是自然界原先不存在的,由此取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我認為,勞動就其本質而言,實際上是人的一種特殊適應手段,或特殊的適應方式。我將"人的勞動"這種特殊適應手段分成"低級"與"高級"兩種形態,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人類祖先頻繁使用天然工具的勞動形式是低級形態的人的勞動;當人們使用他們所製造的工具從事勞動時,這是高級形態的人的勞動。正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低級形態的勞動,才對人類的誕生起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所以"勞動"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它有著自己產生與發展的過程,它只是人的一種特殊適應手段或適應方式。我想,"在某種意義上"的含義恐怕也就在此。

記者提問四:那麼到底是勞動創造了人還是人創造了勞動呢?

周國興答四:問題的關鍵是,過去我們只是強調了"勞動"活動本身,而忽視了另一更重要的方面,即勞動的主體。恩格斯曾批評了一些政治經濟學家的片面性,這些人認為"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恩格斯指出此說不妥,勞動只有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因為自然界提供材料,勞動才能據此創造財富。同樣道理,光有勞動沒有勞動主體,也是創造不出什麼人的。只有勞動的主體,也就是人類的祖先充分發揮了他的潛能--實際上是高度的智能,人才得以誕生。人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靈在那裡呢,靈就靈在他有高於其他一切動物的智能,或智慧--也就是人具有發達的自覺能動性,這樣才能使勞動本身由低級向高級形態發展,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人也創造了勞動本身。更進一步講,正是人類祖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掙脫了動物王國的枷鎖,而自己解放了自己。

真正的勞動為人所創造,人的本身也是為人自己所創造,這是我現在更進一步的認識。

記者提問五:為什麼有些學者認為勞動不能創造人呢?他們的依據是什麼?

周國興答五:這是因為近代古人類學及其相鄰學科所積累的新資料,揭示了許多過去鮮為人知的事實,由此產生不少新的假設與理論,其中有一些是直接向"勞動創造人"命題進行挑戰的。

拿直立行走這點來說,在人類起源過程中直立行走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直立行走,人類祖先不會朝人類方向發展,它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有決定意義的一步。對於人如何直立起來的這一問題眾說紛壇,從勞動的觀點出發,直立是由於上肢(手)更多地從事操作性活動,從支撐功能中解脫出來,由於上下肢(手腳)分工,人於是直立起來。但現在已知道人類祖先直立的時間先於工具和武器的出現的時間。目前已找到人直立的最早證據是在坦尚尼亞的萊托利地區,距今370萬年的層面上發現有明顯屬於直立行走的腳印,而目前所能找到的最粗陋的工具(石器),還只有距今200萬年左右,所以許多學者否定直立行走是為了便於使用工具和投擲武器的看法。

那麼人為什麼會直立起來呢?有的專家認為,人類祖先當初由森林下來到開闊草地活動時,為了警戒猛獸的襲擊,它們不得不在高高的草叢裡站立起來,以便及時發現猛獸而躲避,久而久之,人就直立了起來(警戒說)。英國利物浦工學院脊椎動物心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