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編 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世界 第十九章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

11 世紀,維金人偶然發現了北美洲,在長達約100年的時間裡,他們試圖在那裡保持居留地,但沒有成功。15世紀,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但這次結果完全不同。隨發現而來的不是失敗和撤退,而是對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大規模的、勢不可擋的入侵。這一對比反映了這500年間歐洲努力和活力的增長程度。

歐洲人對美洲的迅速入侵和開發,與遲至幾個世紀後才得以侵入和開發非洲,構成了同樣引人注目的對比。一個原因是地理環境;美洲大陸在地理上更易接近,更吸引人。另一原因如亞當·史密所述,是印第安人「可憐、孤弱的」困境。雖然他們並沒有處於同一發展水平,但印第安文化的總的發展狀況是,不能進行有效的抵抗。如果說這一點符合美洲印第安人的情況的話,那麼,對仍處於食物採集階段的澳大利亞土著來說,就更是如此。本章將敘述哥倫布登上西印度群島和詹姆斯·庫克船長登上新南威爾士之後請重大發展的自然環境和文化背景。

一、大陸和民族

同非洲相反,美洲向歐洲移民徹底開放。這裡沒有阻礙接近海岸的沙洲;美洲鋸齒形海岸線上的港口,常常比非洲平直海岸線上的港口更易進入。此外,美洲擁有發達的、相對來說沒有什麼障礙的內河航道,為進入內地提供了便利的通路。亞馬孫河、拉普拉塔河、密西西比河和聖勞倫斯河氣勢雄偉。水流平緩,這樣的河流是非洲所沒有的。探險者們不久就學會了使用當地樺木獨木舟。他們發現只需攜帶少量物品,便能划船從大西洋順聖勞倫斯河進入五大湖;由此南下,沿密西西比河到墨西哥灣,或者北上,沿馬更些河到北冰洋,或者西進,沿哥倫比亞河或弗雷澤河到太平洋。

一般說來,美洲的氣候也比非洲的氣候更有吸引力。確實,亞馬孫河流域氣候炎熱、空氣潮濕;南北美洲兩極地區氣候非常寒冷。但英、法移民在其殖民地格蘭德河北部地區卻很興盛。同樣,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和秘魯也感到安適;墨西哥和秘魯是他們的兩大中心,那裡的氣候同西班牙的氣候相差無幾,無疑與氣候悶熱、流行疫病的黃金海岸和象牙海岸形成可喜的對照。

幾乎美洲所有的本土民族都是從西伯利亞東北部渡白令海而來的移民的後裔。這句話必須用「幾乎」一詞加以修飾,因為還有少數民族是在白令海移民到達之後從南太平洋諸島抵達南美西岸的。這些南太平洋的亞爾古英雄「發現」過南美洲多少次雖無人知曉,但僅從所培植的植物這一證據,足以確定他們橫渡大海遠征美洲的事實。當在太平洋兩岸發現相同的、高度馴化的、離開人的培植就無法生存的植物時,它們的分布只能由人類的遷移這一點來解釋。

不過,有一點確鑿無疑:歐洲人在美洲發現的印第安人,至少有99%是渡白令海而來的種族的後裔。在近代之前,人們認為印第安人首次渡海來到美洲大陸是在約10000年以前。考古新發現和碳14年代測定法的使用,徹底修正了這一估計。現在普遍同意,人類肯定在20000年以前,很可能在2000O年或更早些時候就已生活在美洲大陸。印第安人最後一次大遷移大約發生在 3000年以前。接著來的是愛斯基摩人,他們不停地往返于海峽兩端,直到現代政治環境迫使他們留在海峽的這一邊或另一邊為止。總之,在離亞洲最近的美洲地區,這時的人口已十分稠密,從而阻止了進一步的遷移。

對這些早期的移民來說,過海到美洲大陸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困難。冰河時代末期,封凍了大量的海水,海面下降了460 英尺,於是露出了一座寬1300英里、連接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陸橋。如此大的「橋」實際上是一塊大而新的次大陸,為當時動植物的廣泛傳播提供了廣闊的範圍。而且,這一地區由於猛然低落下去,不是被冰覆蓋著,而是被湖泊、沼澤、草地和凍土帶的各類灌木所覆蓋;這些植物為當時的大型哺乳動物如乳齒象、猛獁、麝牛、騣犎、駝鹿、麋山羊和羚羊、駱駝、狐狸、熊、狼和馬提供了牧場。由於這些動物越過陸橋來到美洲大陸,因此,隨之而來的便是以捕捉它們為生的獵人。

即使在氣溫的回升使海面增高、淹沒了這塊連接地之後,最終形成的海峽也很狹窄,可以在看到對岸的情況下乘粗製小船毫不費力地渡過。後來的更先進的移民可能是乘船從亞洲來到美洲,然後沿西北海岸繼續航行,直到最後在今日所謂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登陸和定居。

渡海來到阿拉斯加的大多數移民,越過育空高原中部冰封的山峽,繼續進入北美內地。他們被促使他們移居美洲大陸的同樣的力量——尋找新的狩獵場地的動力和後方部落不斷向前挺進的壓力——推動著向前遷移。這樣,分散的狩獵部落不久便布滿南、北美洲兩塊大陸。人們發現,有明確的跡象表明,到11000年以前,亞洲移民已到達南美洲的南端。

關於種族特性,所有印第安人都屬於蒙古種人。他們以顴骨高凸、頭髮硬直粗黑、臉上和身上汗毛稀疏、小時候脊骨背後帶有蒙古種人的斑點為特徵。不過,不同的部落變異甚大;美洲最早的印第安人比後來的印第安人更不象蒙古種人,因為在今天所謂的蒙古種人完全進化之前,他們就已離開了亞洲。移民以近親繁殖的小集團散居各地帶,也說明了諸獨特生理類型存在的原因。

二、文化

遷居美洲大陸的移民幾乎沒帶來什麼文化,因為他們來自歐亞大陸最落後的地區之———西伯利亞東北部。當然,他們都是組成小集團的獵人,僅擁有粗糙的石器,沒有陶器,可能除狗外,也沒有其他已養馴的動物。由於他們進入一塊無人居住的大陸,因此,能毫無約束地形成自己的風俗,而沒有雅利安人遷移印度河流域或亞該亞人和多里安人移居希臘時所受到的當地居民的影響。

在以後幾千年中,美洲印第安人的確發展了豐富多彩的種種文化。他們不僅適應了所面臨的範圍廣闊的自然環境,而且他們彼此間也已相適應。有些印第安人仍停留在狩獵集團的階段,而另一些印第安人則發展起王國和帝國。他們的宗教信仰包括所有已知的種類,其中還有一神教。他們使用約2000 種截然不同的語言;有些語言相互間的差異就象漢語和英語間的差別一樣。這表明在這裡如同在整個東半球一樣,語言的變化極為豐富;據悉,1500年,存在於東半球的語言約30O0種。這些語言不論在辭彙,還是在其他方面都並不原始。莎士比亞使用了大約24000個詞,欽譯《聖經》使用了約7000個詞;而墨西哥的那瓦特語使用了2700O個詞,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落後的民族之一的火地島上的雅甘人至少也擁有30000個詞。

鑒於各類制度和習俗,人類學者將美洲大陸分成大平原地區、東部森林地區、西北沿海地區等現個文化區。一種更簡單的分類法是以獲得食物的方式為標準,將其分成三類:漁獵採集文化、中級農業文化和高級農業文化。這種分類不僅更加簡單,而且從世界歷史的觀點看,也更富有意義,因為它有助於解釋印第安人對歐洲人入侵的各種反應。

高級農業文化存在於中美洲(墨西哥中部和南部、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和安第斯高原地區(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和智利北部);中級農業文化一般位於高級農業文化的鄰近地區;而食物採集文化則位於更遙遠的地區——南美洲南部和北美洲西部和北部。

這種文化上的地理分布,強調了這樣一個事實:同非洲相反,美洲最先進的地區並不位於離歐亞大陸最近的地方。一個原因是,與對非洲人起重大作用的中東地區和地中海盆地不同,西伯利亞東北部不是偉大的文明中心。另外,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極區的氣候條件,與蘇丹草原地區的氣候條件也不相同,明顯無助於文化的迅速發展。因而,美洲的發展速度並不取決於離歐亞大陸的遠近,而取決於適合農業發展的程度。因此,農業首先在美洲那些與歐亞大陸的農業發源地中東極為相似的地區,即高原地區發展起來,是有重大意義的。在高原地區,無需為準備農田而大面積地砍伐森林,那裡有足夠的降雨量使各種作物得以生長,而且還擁有大量可培植的、具有潛在高產特性的土生植物。

第三章第一節敘述了約公元前7000 年中美洲地區的農業的起源,以及至公元前1500年,即食物種植最終成為社會決定性因素之前的漫長的「早期農業」階段。印第安人培植了100多種植物,與整個歐亞大陸所培植的植物一樣多,這確是一個非凡的成就。如今,美國50%以上的農產品都來自由印第安人馴化的各種作物。

玉米幾乎是所有地區的主要產品,最初只是一種雜草,其穗還沒有一個人的拇指甲大。印第安人將它培育成一種長棒子上長滿一排排種子的作物。他們徹底培植了玉米,使它變得只有依靠人類才能生存;如果人們不種它,它就會滅絕,因為培植後的玉米已不能散播自己的種子——玉米粒。印第安人利用大量有毒植物的技術,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中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