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歐亞大陸的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第八章 希臘和羅馬的文明(下)

四、希臘化時代,公元前336-31年

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以後,古典希臘文化普及整個中東,形成一個新文明;希臘化時代一詞就來源於這一新文明(見第七章第三節)。公元前336 年,亞歷山大繼承其父親腓力二世的王位後,首先嚴厲地鎮壓了底比斯的反抗,使其他希臘城邦只好默認他的統治;接著,於公元前334年,他率領馬其頓士兵向東方的波斯人發動進攻。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後,首先侵佔小亞細亞,然後攻佔敘利亞、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公元前330年,佔領大流士的國都波斯波利斯,征服整個波斯。第二年,征服者繼續東進至興都庫什山和大夏,再從那裡向印度進發,深入旁遮普。只是由於士兵們拒絕再前進,亞歷山大才不得不從印度退回巴比倫;公元前323年思惡性虐疾病逝,終年33歲。

亞歷山大病逝後,他的部將為爭奪對大帝國的控制權而長期彼此征戰;到公元前3 世紀初,形成三個王國。一是馬其頓王國,它回覆原狀,成為一個疆域不大、希臘化的民族王國,雖未能直接統治其南面的希臘諸城邦,但基本上控制了這些地區。另外一個是托勒密王朝統治下的埃及王國,它自然資源豐富,又有大海和沙漠作堅固的屏障,是三個王國中維持最久的一個。最後一個是塞琉四王朝統治下的王國,它由帝國的亞洲諸行省組成,是三個王國中疆域最廣的一個。正因為這些王國擁有大量土地物產,它們只得跟周圍許多敵人進行連續不斷、難以取勝的戰爭。它們先把在印度的行省割讓給印度國王旃陀羅笈多(見第九章第三節),接著又將小亞細亞割與凱爾特族入侵者,將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割與帕提亞人。最後,公元前1世紀,羅馬征服了地中海沿岸舊帝國遺留下來的行省,征服了馬其頓和埃及,從而結束了希臘化時代。開始了羅馬時代。

雖然亞歷山大的帝國是短暫的,但繼其而起的諸王國卻完整程度不等地生存了三個世紀;在這期間,中東也希臘化了。埃及和亞洲諸行省土地富饒,提供了種種前所未有的機會;成千上萬的希臘商人、行政官員、教師、專門職業者和僱傭兵受這些機會的吸引,從各自的城邦移居那裡。從而,為新的希臘化文明——一個實際上各方面都與其前身古典文明不同的混合創造物——奠定了基礎。

由於城邦遭到破壞,日漸衰微,所以政治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希臘城邦為了生存下去,試行建立同盟。亞該亞同盟包括除斯巴達以外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各城邦,埃托利亞同盟包括除雅典以外幾乎整個希臘中部。雖然它們常給描繪成聯邦組織,但實際上只是些中心權力機關沒什麼權力的同盟。它們過於軟弱,建立得也太晚,使諸城邦在羅馬軍團到來之前,只能在鄰近一個或另一個帝國的勢力範圍內活動。

就後起諸王國的城市來說,它們與古典時代的城邦完全不同。它們內部由於希臘移民和土著民族間的區別而分裂。而且,它什總是完全從屬於一個或另一個帝國。如果城市居民由於暴虐的國君,或者更壞,由於懦弱的國君而遭難,城市無能為力。實際決定不是由公民大會作出的,而是在法庭或戰場上作出的。因而,可以理解,城市居民都全力以赴地積聚財富,貪圖享受,讓貧民和奴隸自己設法謀生。於是,舊城邦的公民精神和社會內聚力為自私自利和階級鬥爭所取代。

經濟狀況和經濟制度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希臘本土不僅政治晦暗,而且經濟衰落。過去,它依靠出口酒、油和各種製造品來換取海外殖民地的各種糧食和原材料。但是,到公元前全世紀時,這些殖民地已紮根下來,發展了自己的工業、葡萄園和橄欖園。如前所述,這些母邦曾與19世紀的歐洲相似,經歷過早期的繁榮;而現在,它們的發展已受到它們從前殖民地的阻礙,正象19世紀以後,歐洲的發展受到美國和蘇聯的阻礙一樣;而且,這兩種情形實質上都起於同一原因。

雖然希臘本土經濟衰微,但許多希臘人卻因移居如今向他們開放的中東而致富。他們以冒險精神和先進的商業、金融方法作出許多貢獻。他們發現了波斯王朝積蓄的大量金銀財寶,使之流通;採用或更廣泛地使用諸如空吸式活塞泵、水車、螺絲鑽子和水壓機等技術發明。希臘人還掌握大規模的公共工程和國營企業,包括灌溉系統、礦山、採石場、鹽田、「皇田」和製造華美織物和陶器的工場。結果,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地區貿易和生產率獲得相應增長。不過,收入的分配極為不當。雖然投機商利用收益的增長大發其財,但奴隸數目增加,自由勞動者的地位下降。總之,這是一個不僅生產率不斷提高,而且經濟不平等和社會衝突日漸加劇的時期。伊索克拉底寫道:「那些佔有財產的人寧可將財產拋入大海,也不願資助窮人。那往最貧窮的人不滿足於奪取富人的財產,而要剝奪他們的全部財富。」

希臘化時代的普通人不僅在經濟上,而且在心理上受到衝擊。隨著許許多多的人被逐出傳統的環境,他們在新的大城市感到不知所措。過去,在舊城郊,生活比較簡單。法律、道德、宗教和義務全有明確規定,為大家所普遍接受。而現在,所有這一切都消失了,城市居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無定形的世界之中,尤其是在希臘化城市常因種族、文化以及階級的分裂而陷於四分五裂的境地以後。統治者採用諸如救世主和保護人一類的稱號,努力培養個人效忠的神秘氣氛。但是,這種手段並不能持久地解決問題。每個人都仍然面臨著面對當時壓倒一切的非人力量該如何處世立身的問題。

大流士的都城波斯波利斯一堵牆上的雕像——持長矛者。

知識分子的反應傾向於擺脫俗務,由理性轉向神秘主義。這反映在當時頗為風行的傳奇式的冒險活動和烏托邦的文學中。作者們描述理想社會時,描繪的不是希臘多石地面上的城邦,而是世界盡頭五彩繽紛的仙境。這一時代的小說中,描寫印度洋島上的烏托邦社會的小說特別受歡迎。這些烏托邦社會有幸享有能滿足一切物質需要的天然財富,居住在島上的人過著「簡單而有節制的生活……沒有妒嫉和鬥爭」。這種逃避現實的傾向也反映在當時諸如犬儒主義、懷疑主義、享樂主義和禁欲主義一類哲學中。這些哲學雖然有許多方面殊為不同,但通常關心的都是追求個人幸福,而不是社會福利。它們的主要目的是要使政治上軟弱無力的人能順從這個經濟不穩定、充滿戰爭的世界中的變化無常的生活。

波斯波利斯遺址

如果說哲學是有教養的上流社會的宗教,那麼下等社會的宗教則很不相同。下等社會信奉源自東方的宗教——密特拉教、諾斯替教、埃及的母親神伊希斯和加勒底人的星界宗教。所有這些宗教都允諾來世的靈魂得救;都令人寬慰地保證天國的到來,以滿足遭蹂躪的群眾的感情上的需要。因而,古典希臘的現世主義和理性主義現在讓位於神秘主義和修來世。 考慮到哲學和宗教的這些趨向,會使人吃驚地注意到希臘化時代在科學方面取得的進步超過了17世紀以前任何別的時期。這部分地是由於亞歷山大征服提供了經濟良機。大大擴展的市場激發人們改進技術、增加產量。後起諸王國間以及它們與外部強國間連繼不斷的戰爭產生了對較複雜的武器的需要。希臘科學與中東科學(不僅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科學,在一定程度上還包括印度科學)間的直接交流也同樣起了促進的作用。最後,希臘化國家的馬其頓統治者是在希臘學問享有盛譽的氣氛中成長起來的,他們慷慨地支持科學研究。埃及的情況尤其如此。埃及的亞歷山大圖書博物館實際上是歷史上最早由國家供養的研究院。它包括天文台、實驗室、解剖室、植物園、動物園和一個藏書達50萬至70萬冊的圖書館。當時,曾發生早級「人材流失」的現象,整個地中海世界的哲學家、數學家、醫生、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天文學家、語言學家、地理學家、藝術家和詩人,由於受適意且激勵人的氣氛、極好的設備、免費的膳宿和令人羨慕的薪水的吸引,紛紛來到埃及。

數學方面的傑出人物是歐幾里得。他的《幾何原本》從公理和公設出發,用演繹法敘述平面幾何學,使大部分數學知識系統化。在天文學方面,希帕恰斯發明了一直使用到近代的大部分儀器,並編製了最早的星座圖表。托勒密根據希臘化時代的天文學知識編輯而成的書,是文藝復興時期以前最有名的一部權威性著作。最有獨到見解的是阿利斯塔克,他第一個了解到宇宙的宏大規模,認為居於宇宙之中心的是太陽而不是地球。他的觀點,支持的人寥寥無幾,被看作與日常經驗相違,是邪惡的。因而,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在整個中世紀時代仍為人們所普遍接受。天文學的進步促進了科學地理學的發展。主持亞歷山大博物館的埃拉托斯特尼計算地球的周長,得出地球圓周為24700哩;這距實際數值僅相差250哩,直到18世紀才得到訂正。他還畫了一張標明緯度的世界人口居住圖,根據大西洋和印度洋潮水的漲落推斷出諸海相連,歐洲、亞洲和非洲組成一個巨大的島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