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歷史上之考試製度-4

五代十國,是中國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那時則幾乎只有驕兵悍卒,跋扈的將帥。連輕薄的進士,也如鳳毛麟角。天地閉,賢人隱。那時急得在和尚寺里出家的高僧們,也回頭推崇韓昌黎,改心翻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經典,社會私家書院也在唐末五代時興起。宋初開國,一面是杯酒釋兵權,解除軍人干政惡習。一面極端獎勵考試製度,重用文臣,提倡學風。那時進士登第,即便釋褐,立得美仕。狀元及第,榮極一時。經由國家之提倡,五六十年之後,社會學術重興,才始有像胡安定、範文正一輩人出世。範文正、胡安定都是在和尚寺道士院中苦學出身。范從事政治,胡專心教育,蘇州湖州的講學制度,後來由政府採納,變成太學規制。範文正為副宰相,頗想徹底改革時政。一面是提倡興建學校,從基本上培植人才。一面是嚴厲革除任蔭法,好重新建立銓敘升黜之客觀標準。一到王荊公當政,遂又進一步計畫考試製度之改進。

科舉規制之日趨嚴密,其事始於宋代。公捲風氣已不復見,又有糊名法,杜絕請託,嚴防舞弊。於是尚法的意義,勝於求賢,此亦風氣所趨,不得不然。然考試製度之主要目的,本在求賢。究竟政府該如何從考試製度中獲取真才呢?王荊公對此問題,主張改革考試內容,廢去明經,專考進士。而進士科則廢去詩賦,改考經義。在荊公之意,政治取人當重經術,不重文藝,自是正論。然當時反對派意見,亦有立場。大致謂詩賦經義,均是以言取人,賢否邪正,同難遽辨,而詩賦工拙易見,經義難判高下。況以經術應舉,反教天下以為,欲尊經而轉卑之。王荊公又自造《三經新義》為取士標準,此層更受人反對,謂其不當以一家私學掩蓋先儒。大體中國傳統意見,只能由在野的學術界來指導政治,不當由在朝的政府來支配學術。經術雖當尊,然定為官學,反滋流弊。漢代五經博士,漸成章句利祿之途,此乃前車之鑒。南北朝、隋、唐學術分裂,社會尊信的是佛學,門第傳襲的是禮教與政事。一到宋代,門第已衰,佛學亦轉微,私家講學代之而興,王荊公主張復古制,興學校,此似最為正見。然當時依然是私學盛,官學微。學校由政府主持,總之利不勝害。王安石當政,人人言經學。司馬光當政,又人人言史學。學術可以與政治相合,卻不當與利祿相合。政府當為學校之護法,卻不當為學校之教主。荊公自信太深,昧於人情。至後蔡京當國,太學分舍,顯然以利祿牢籠,於是范仲淹、王安石興學精神,到此終於一敗塗地。幸有私人講學,在社會下層主持正氣,然朝廷則視之為偽學,加以抑制驅散。教育制度不能確立,則考試製度終是單槍匹馬,功效有限。何況經義取士,亦未見必較詩賦為勝。即荊公亦自侮,謂:「本欲變學究為秀才,卻不料轉使秀才成學究。」學術敗壞,人才衰竭,而北宋亦終於覆亡。

到南宋,考試製度,一仍舊貫。朱子曾慨言:「朝廷若要恢複中原,須罷科舉三十年。」然科舉乃中國自唐以來政治制度中一條主要骨幹,若無科舉,政府用人憑何標準?朱子理論終難見之實際。卻不料到元代,遂專以朱子《四書》義取士,此下明、清兩代,相沿不改。直到清末,前後七百年,朱子《四書集注》,遂為中國家誦戶習人人必讀之書。其實朱子《四書》義,亦如王荊公《三經新義》,不外要重明經術。只荊公是當朝宰相,懸其學說為取士標準,遂為學術界所反對。朱子是一家私學,元、明以來,只是崇敬先儒,此與荊公親以宰相頒其手著之《三經新義》情勢不同。此刻姑不論王朱兩家經義內容,只就政治學術分合利弊而言,則荊公《三經新義》,勢不可久。而朱子《四書》義則懸為政府功令垂七百年,此亦治國史者,所當注意之一大節目。一制度之確立,亦必體察人情。以學術與利祿相合,在人情上易於有弊。荊公本人亦是一大賢,只為不察此層,遂招當時之反對,並滋後世人之遺議。至考試內容,不當以經義為準,此層亦到明代而大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