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1914年以來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第二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上)

下一次世界大戰將用石頭打仗。

愛因斯坦

在與斯大林簽訂條約時,希特勒的目標是要在他消滅波蘭期間確保蘇聯的中立。然後,他能調集部隊進攻英國和法國,他的確也是這麼做的。當時,他私下宣布:「讓我們把這一條約看作是確保我們後方的東西吧。」至於蘇聯,這個國家也被列在他將來的犧牲者的名單上。「目前蘇聯並不危險」,他說道,「只有當我們在西歐的行動自由時,我們才能反對蘇聯。在以後的一、兩年中,目前的局面將繼續存在」。因此,希特勒從一開始就已制訂出他的征服計畫:首先是波蘭,其次是西歐,最後才是蘇聯。他按照這一計畫行事,並由此決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直到蘇聯和西歐變得十分強大,足以掌握主動權為止。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是作為由東歐少數民族爭端挑起的歐洲各國間的衝突開始的。在最初的兩年中,諸戰役只在歐洲戰場上進行。然後,日本於1941 年襲擊了珍珠港,從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戰變成了全球性的戰爭,正如美國1917年的參戰改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一樣。但此時,兩次世界大戰間的相似處已不存在。隨著日本閃電般地佔領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第二次世界大戰包括的地區比前一次世界大戰多得多。兩次大戰在所運用的戰略和武器上也根本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戰壕和機槍群為基礎的防守證明優於進攻;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坦克和飛機為基礎的進攻證明強於防守。這一點解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所特有的戰線的極大的流動性。整個整個的國家乃至整塊整塊的大陸來回易主,這與1914年至1918年間西部戰線流血的僵持局面形成了鮮明對照。

一、戰爭的歐洲階段

對波蘭的瓜分

在波蘭,德國人第一次顯示了其新式的「閃電戰」的致命效力。首先,一批批俯衝轟炸機轟炸通訊線路,擴大恐怖氣氛和混亂局面。然後,裝甲師在敵人的防線上打開一個個缺口,深深地侵入後方,摧毀運輸和通訊設施,將抵抗的部隊切割成碎片。最後是較輕便的摩托化師和步兵師出擊,必要時在飛機和大炮的援助下,「肅清」 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敵軍。

不幸的波蘭正好是一個適合這種戰爭的「機構」。這個國家差不多全是大平原區,幾乎沒有能阻擋坦克前進的自然障礙物。波蘭軍隊已毫無希望地成為過時的了,它雖擁有12 個用馬匹、長筒靴和踢馬剌裝備起來的騎兵旅,但只有一個裝甲旅。此外,波蘭最高指揮部已將部隊稀稀拉拉地分布在整個邊界線上,妄想守衛全國的領土。德國裝甲師幾乎沒費力就突破了選定的目標,切斷了補給線,包圍了波蘭的步兵師,而德國空軍轟炸目標時僅遇到了波蘭小規模空軍軟弱無效的抵抗。由此造成的混亂使波蘭170萬軍隊中只有三分之二的部隊被動員起來,而這些部隊中只有不到半數的軍人能到達他們的集中地。

10 天內,這場戰役的勝負實際上已被決定。德國的坦克飛機大隊迎著日漸衰弱的抵抗迅速通過波蘭農村。德軍推進的速度迫使斯大林採取行動,以便接管他在與希特勒簽訂條約時所堅持要求的領土。9月17日,蘇聯紅軍穿過邊界進入東波蘭,兩天後,與得勝的德國人建立了聯繫。9月27日,華沙淪陷,波蘭政府領導人逃到羅馬尼亞,然後從那裡逃往法國。兩天後,他們的國家被瓜分,德國人佔領了擁有2,200萬人口的37,000平方哩土地,蘇聯人佔領了擁有1,300萬人口的77,000平方哩土地。不到一個月,歐洲最大的國家之一就已完全地從地圖上消失。

蘇聯政府這時利用《莫斯科條約》中的秘密議定書來加強它在波羅的海地區的戰略地位。1939 年9月和10月,它強迫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同意在它們的領土上建立蘇聯軍事基地。作為補償,立陶宛得到了長期渴望的、以往一向是波蘭之一部分的維爾紐斯城及其周圍地區。然後,蘇聯人向芬蘭提出了在卡累利阿地峽和北冰洋沿岸的佩薩莫周圍割讓某些領土的要求。儘管蘇聯人在別處提供了大量的領土作為補償,但芬蘭人還是拒絕了,因為那將意味著失去他們在卡累利阿地區的一個堅固的防禦工事體系——曼納林防線。由於這些防禦工事在列寧格勒的大炮射程之內,因此,蘇聯人堅持他們的要求,最後,蘇聯紅軍於11月30日向芬蘭發動了進攻。

芬蘭向國際聯盟發出呼籲,於是國際聯盟將蘇聯開除出國聯,可以說,蘇聯是遭到如此待遇的唯一國家。芬蘭人對蘇聯人猛攻的抵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他們在曼納林防線擊退了蘇聯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西方輿論也一邊倒地支持芬蘭。自願軍,尤其是瑞典的自願軍,加入了作好戰鬥準備的芬蘭人,到1940 年2月時,英法兩國政府也在認真考慮派遠征隊去援助芬蘭。但這時,曾嚴重低估了芬蘭力量的蘇聯人正在以正規軍而不是以地方部隊向芬蘭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他們用大炮猛轟,摧毀了曼納林防線,到3月中旬對,已迫使芬蘭人求和。隨後產生的條約使蘇聯人獲得的領土比他們原先要求的還多些,包括佩薩莫地區、維堡港口、芬蘭灣中的幾座島嶼和漢科海軍基地。

蘇聯人對芬蘭和波羅的海其他國家的這些行動的主要意義,也許在於它們反映了在蘇-德合作的幌子背後存在的競爭和不信任。波羅的海地區的日耳曼人數世紀以來一直在梅梅爾和里加這樣的城市中心居支配地位,但由於蘇聯的堅決要求,他們撤退到德國——這一情況也充分表明了上述這一點。

對丹麥和挪威的征服

當時,西方戰線處於令人不安的平靜中。波蘭被瓜分時,英國和法國無能為力地站在一套。他們不能進入德國人已嚴密封鎖的波羅的海;他們的空軍無法飛越德國領空;他們的陸軍則遇到了希特勒自1936年佔領萊茵蘭後所精心修築的防禦工事的阻擋。因此,法國人只得牢牢地守在馬其諾防線上,而在齊格菲防線那邊的德國人也沒採取任動行動。希特勒趁這種僵持局面,向西方列強作出願意和平的表示。他立即遭到了拒絕,但僵持局面仍在繼續,於是這種衝突被通俗地稱為「空頭」戰爭、奇怪的戰爭、膠著戰。

這種表面的平靜證明是靠不住的。1940 年4月9日,德國軍隊突然採取行動,橫掃了丹麥,並登上挪威海岸。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要控制挪威海岸的峽灣,這些峽灣能為德國潛艇提供非常寶貴的基地,還能保護船隻將瑞典的鐵礦石沿海岸運到德國。丹麥人沒能抵抗,但挪威人因有英國的支持而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後,德國人對天空的控制證明是決定性的。到4月底時,同盟國不得不撤離挪威的南部和中都。在北部,在納爾維克港的周圍,抵抗又持續了一個月。但到6月初時,法國本身也處在生死攸關的危險之中,於是,同盟國遠征軍駛離挪威,挪威政府也相隨而去,去倫敦避難。德國人在挪威建立了由賣國賊吉斯林領導的他們自己的政府;吉斯林的名宇成為追求私利的賣國賊的同義詞。

法國和低地國的淪陷

同盟國在挪威的挫折不久就因在7周內便橫掃法國和低地國家的驚人的閃電戰而相形見絀。5月10日,德國人進攻荷蘭和比利時,兩天後又進攻法國。荷蘭人的防守 5天內使土崩瓦解。比利時人堅持得稍久些,但到5月28日時,國王利奧波德宣布投降,比利時軍隊停止抵抗。其時,德國人已繞過馬其諾防線的最北端——這條防線從來沒有伸展到海洋——並穿過阿登森林,在色當把法國人的防線打開了一個50哩長的缺口。裝甲師這時向西迅速穿過亞眠朝英吉利海峽沿岸的阿布維爾城挺進,5月21日到達該城。

德國人的突破性進展使法國北部的英國、法國和比利時軍隊與法國主力部隊的聯繫被切斷。法國最高指揮部試圖進行反擊,切斷德國坦克橫穿法國北部時形成的帶狀突出部。但是,普遍的混亂和麻木狀態妨礙了有效的行動,德國機械化部隊繼續沿英吉利海峽的海岸呈扇形展開。佛蘭德的同盟國軍隊,主要是英國軍隊,退縮到了敦刻爾克這個唯一仍無敵軍的港口。由於港口的一半已被毀壞、只剩下幾哩長的空曠海灘,撤退的前景似乎令人絕望。人們希望也許能使45000 人得救;事實上,有336000人乘船渡過了英吉利海峽,撤回到英國。這一「敦刻爾克奇蹟」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希特勒的決定——希特勒當時決定重編軍隊、向南對法國進行決定性的戰爭,而不是力求取得一個已成為外圍作戰的戰役的完全勝利。同樣重要的是英國海軍部的勇氣,它調集了850艘包括河裡的拖船、摩托艇、漁船和海邊的明輪船在內的、屬於各個製造時期和不同種類的船隻,組成了一文混雜的援救船隊。皇家空軍掩護了這次撤退,取得了它對納粹德國空軍的首次勝利。不過,英國人除13,000人死亡、40000人被俘外,還被迫丟棄了所有貴重的裝備。

隨著6 月4日敦刻爾克撤退的完成,法國的苦難開始了。第二天,德國軍隊繼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