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1914年以來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第二十二章 1929年以前歐洲的革命與和解

我們未能將布爾什維主義扼殺在萌芽狀態中,未能通過一種或另一種手段將當初已屈服了的俄國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這一失敗如今成為我們的沉重負擔。

丘吉爾,1949年4月1日

在殖民地世界處於民族革命的痛苦中的同時,歐洲本身正充滿著社會革命。在整個歐洲大陸,舊秩序正受到懷疑,這一方面是因為世界大戰所帶來的創傷,一方面是因為偉大的俄國革命的影響。因此, 1929 年以前十年的歐洲歷史主要是革命勢力和反革命勢力之間進行鬥爭的歷史。在蘇俄,共產主義在經曆數年內戰和干涉之後正勝利地興起。在中歐,激進的革命力量遭到鎮壓,各種非共產主義政權,從德國的自由魏瑪共和國到匈牙利的右派霍爾蒂政府和義大利的法西斯墨索里尼國家,已相繼出現。西歐未遭到如此猛烈的騷擾,然而,即使在西歐,傳統的議會機構的權力也因經濟困難、大規模失業和內閣不穩定而被濫用。到20世紀20年代末期時,秩序似乎正在歐洲得到一定的恢複。繁榮程度在增長,失業人口在減少,各種國際問題似乎也因《道威斯計畫》、《洛迪諾公約》、《凱洛格一白里安公約》和蘇聯作出的進行五年計畫而不進行世界革命的保證而得到解決。在大蕭條促成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系列國內危機和國際危機以前,歐洲正在恢複到正常狀態,或者說著起來如此。

一、共產主義在俄國的勝利

反革命和外來干涉的起因

布爾什維克於1918年 3月 3 日簽訂了條件苛刻的《布列斯特一立陶夫斯克和約》(見第二十章第四節),希望他們終於能從戰爭轉到建立社會新秩序這一更合意的任務上來。但是,他們卻註定要再打三年多仗,以對付反革命和外來干涉。從某種程度上說,進行反革命的是有產階級的成員——軍官、政府官員、地主和商人;他們由於種種明顯的原因而希望擺脫布爾什維克。不過,非布爾什維克左派的各種成員也同樣熱中於反革命活動,他們中社會革命黨人人數最多。他們在需要進行社會革命的問題上同布爾什維克意見一致,但非常憎恨布爾什維克壟斷革命。他們視布爾什維克1917年11月7日的政變為十足的背叛,尤其是因為1917年11月25日選出的立憲會議中,布爾什維克只佔175席,而社會革命黨人佔370席,其他各黨派代表佔159席(見第二十章第四節)。因此,非布爾什維克左派帶頭組織地下反對活動,而右派分子則領導軍隊進行從哥薩克地區開始的公開叛亂。

這些反布爾什維克集團得到了西方列強的支持與援助,後者這樣做是出於各種原因—一如布爾作維克爭取世界革命的使人惱火的運動。在歐洲和殖民地地區,布爾什維克號召「勞苦大眾」「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西方許多領導人作出的反應自然是企圖在這些馬克思主義煽動者點燃遍及全世界的革命的導火線之前把他們消滅掉,另外,英法某些政治家錯誤地認為布爾什維克是德國總參謀部的工具,也希望除去他們,以便讓俄國重新回到戰爭中來。與此密切相關的是協約國以往大量貯存在俄國的軍用物資的處理問題,這些軍用物資有16萬多噸貯存在摩爾曼斯克,80萬噸貯存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西方列強擔心布爾什維克會情願或不情願地讓這些物資落入德國人手中。協約國干涉的背後還隱藏著經濟動機:布爾什維克將外國財產收歸國有和拒付外國債務的做法自然使有勢力的既得利益集團開始持敵對態度,這些既得利益集團利用他們的權勢來促成干涉。

內戰過程

在這些情況下,俄國邊境地區——阿爾漢格爾一摩爾曼斯克北部地區、波羅的海沿海諸省、烏克蘭、頓河地區、外高加索和西伯利亞——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約》簽訂後不久便成立了幾個反革命政府。這些政府除了在某些戰線得到軍事顧問和小股分遣部隊外,還得到了大量的資金和軍用物資。軍事行動開始後不久,西方的戰爭便結束了,於是提出了協約國的干涉是否應進一步進行的問題。原先有關讓俄國重新回到戰爭中來和阻止德國人奪得軍用物資的爭論這時已毫無意義。

在巴黎的會議上,協約國領導人討論了是否繼續進行干涉的問題。威爾遜總統和勞合·喬治首相都贊成立即停戰。但是,喬治·克列孟梭堅持認為,整個歐洲已受到革命的威脅,必須將布爾什維主義消滅在其發源地。為了在國內履行自己的政治職責,威爾遜和勞合·喬治不得不離開會議,因此,他們都未能堅持自己的意見。他們留下的代表、國務卿羅伯特·藍辛和陸軍大臣溫斯特·丘吉爾都持有與克列孟橫較接近的觀點。因而,達成了繼續進行干涉的決議;這一重大決擇將意味著三年多的戰爭和戰後數年國與國之間互不信任這種令人難以接受的遺產。

起先,布爾什維克遭到了一個又一個失敗,其原因僅在於舊的俄國軍隊已四分五裂,且沒有別的東西可代替。國防人民委員列甫·托洛茨基逐步建立起一支新的軍隊——紅軍,到1918年年底時,紅軍的人數約達50萬。當全國各地發生叛亂、協約國軍隊在沿海地區登陸時,這支軍隊時常不得不在24條不同的戰線上作戰。

1919 年,布爾什維克的主要對手是西伯利亞的高爾察克海軍將軍、克里米亞和烏克蘭的鄧尼金將軍和愛沙尼亞的尤登尼奇將軍。從他們發動的戰役中可看出一種共同的格局。他們首先從基地發動突然進攻;輕易地取得最初的勝利,進入距全面勝利不遠的階段,然後,他們被阻擋住了,漸漸被擊退,最後被擊潰和「肅清」,「肅清」 是布爾什維克最喜歡用的一個字眼。1919年3月,高爾察克攻佔了烏拉爾山脈西面的烏法城;8月,鄧尼金已向北推進到基輔;到10月時,尤登尼奇已深入到彼得格勒郊區。這時,列寧的政權被限制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地區,這一地區大約相當於15世紀的莫斯科大公國。然而,到1919年年底時,形勢已轉變:鄧尼金已被迫撤退到克里米亞,尤登尼奇被迫撤退到波羅的海地區,高爾察克不僅被迫退到烏拉爾山脈另一邊,而且被捕獲和處決。

1920 年初,這場嚴峻的考驗似乎終於結束了。但是,由於波蘭人的出現和法國人重新開始的大規模干涉,戰爭又進行了整整一年。波蘭人決心儘可能地向東擴展他們的邊界,於1920年4月趁俄國人混亂和疲憊之際侵入烏克蘭。前一年作戰的格局這時又再次出現。波蘭人快速推進,5月7日便佔領了基輔,但5個星期後他們就被趕出了這座城市;到7月中旬時,他們已後撤到自己的國土上。得勝的布爾什維克繼續向前推進,8月14日到達華沙郊外。但是,波蘭人得到了法國人的有力支持。阻止了俄國人的前進,並設法將他們趕了回去。這場戰役於10月中旬結束,1921年3月18日的《里夫條約》規定了一直存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波 -蘇邊界。

其時,弗蘭格爾將軍已取代鄧尼金,在法國人的慷慨援助下,佔領了俄國南部大部分地區。布爾什維克在結束了同波蘭人的戰爭之後,便將軍隊掉轉過來對付弗蘭格爾,向南把他趕到了克里米亞半島。這座半島從前是沙皇和大公的遊樂地,這時卻擠滿了大批混雜的難民——高級教士、沙皇的官員、貴族地主和白軍的殘存者。法國軍艦將儘可能多的人撤走,疏散到從君士坦丁堡至馬賽的各個港口,剩下的人只好聽憑得勝的紅軍任意擺布。

這時,唯一留在俄國國土上的外國軍隊是以符拉迪沃斯托克為基地進行軍事活動的日本人。原先,西伯利亞東部除日本的分遣隊外,還有美國和英國的分遣隊,但後兩者已於1920年撤走。日本人則繼續留下來,希望通過傀儡政權來控制這些幅員遼闊但人口稀少的地區。美國曾再三向日本人施加外交壓力,要他們離開,最後,在1922年召開的華盛頓海軍裁軍會議上,終於說服他們撤走。

布爾什維克獲勝的根源

隨著日本人的撤離,進行內戰和干涉的這一悲慘時期順利地漸近結束。列寧領導的共產黨這時控制了全國。1919年時,幾乎沒有人會預言這一結果,當時,受圍困的共產黨似乎註定要被得到協約國軍隊支持的反革命武裝力量所消滅。但事實是,與蘇聯歷史學家所斷言的相反,協約國從未將它們的注意力和財力集中到在俄國繼續進行的那場鬥爭上。除了某些擔任次要職務的、狂熱的反布爾什維克分子外,協約國領導人認為干涉只不過是枝節問題,因此,他們懷著各種相衝突的動機斷斷續續地支持干涉。他們的確為白軍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和軍用物資,但卻很少派遣軍隊。只是在俄國北部,這些協約國的分遣隊才有效地參加了實際的戰鬥。事實上,在西伯利亞東部,日本、美國和英國軍隊更經常參與的是互相爭鬥的陰謀,而不是反對紅軍的戰鬥。美國外交家和歷史學家喬治·凱南已斷言,干涉「在各地起了損害布爾什維克的敵人、加強共產黨人本身力量的作用。這一因素非常重要,因此我認為,如果西方政府沒有通過這種設想欠妥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