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年(上) 第十一章 工業革命(上)

我們發覺自己處於這樣一個世界中:在這世界裡,有著迅速的運動和不平穩的退卻;在這世界裡,前所未有地擠滿了人——人們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擠,人們不自在地隱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間內沉思或空想;在這世界裡,充滿了流線型汽車、有軌電車和飛機;這世界受到了來自傳聲筒的唱聲的干擾,遭到了新聞標題以及電影和電視中的不斷變化的鏡頭的攻擊。這世界是有史以來唯一的一種經濟統治——工業文明的統治——的一部分;它不但為西歐諸民族所分享,也為俄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國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約翰·尤·內夫

人類的物質文化在過去2O0 年中發生的變化遠甚於前50O0年。18世紀時,人類的生活方式實質上與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達米亞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人類仍在用同樣的材料建造房屋,用同樣的牲畜馱運自己和行李,用同樣的帆和槳推動船,用同樣的紡織品製作衣服,用同樣的蠟燭和火炬照明。然而今天,金屬和塑料補充了石塊和木頭,鐵路、汽車和飛機取代了牛、馬和驢,蒸汽機、內燃機和原子動力代替風和人力來推動船,大量合成纖維織物與傳統的棉布、毛織品和亞麻織物競爭,電使蠟燭黯然失色,並已成為只要按一下開關,便可做大量功的動力之源。

這一划時代的變化的起因一方面見於前章提到的科學革命,一方面見於所謂的工業革命。人們之所以要修飾以「所謂的」,是因為對使用工業革命一詞感到很不自在。我們已指出過,在某些方面,工業革命早在18世紀以前已開始進行,並由於各種實際的目的而繼續到現在。顯然,在一個突然地開始和結束的驚人變化的意義上說,這不是一場革命。

然而,事實仍舊是,18 世紀80年代間,生產力確有了驚人的進展,或者,如現在的經濟學家所認為的,生產力有了「一個進入自驅動的發展的起飛」。更明確地說,當時產生了一個機械化工廠體系,它以迅速降低的成本極大量地生產商品,以致它不再是依能原有的需妥,而是創造出其自己的需要。汽車製造業就是這種現在很普通但以往一向無前例的現象的一個例子。不是存在於本世紀初的對汽車的需求創造了今天巨大的汽車製造業,而是製造廉價的T型「福特」牌汽車的能力促進了現代對汽車的大量帶求。

工業革命對世界歷史來說具有頭等重要性,因為它不但為20世紀的不發達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標,而且為19世紀歐洲的世界霸權提供了經濟基礎和同事基礎。今天,每個新國家在政治上獨立生存的意義上功地「起飛」之後,又把朝相應的經濟上獨立生存的方向「起飛」作為自已的目標。

一、為什麼工業革命會在它實際開始的那個時間開始

考察工業革命時出現的第一個問題和其時間的選擇有關。為什麼工業革命是在18世紀後期而不是在1OO年或1,O00年時發生?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從海外大擴張之後歐洲驚人的經濟發展中找到,這一發展我們前面已提到過,是如此顯著,以致現在通常被稱為商業革命。

商業革命的首要特點在於世界貿易的商品起了變化。16 世紀以前,最重要的項目是由東方運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運的金銀。但漸漸地,新的海外產品成為歐洲的主要消費品,其商業價值增長。這些產品包括新的飲料(可可、茶和咖啡)、新的染料(靛藍、胭脂紅和巴西蘇水)、新的香料(多香果和香子蘭)和新的食物(珍珠雞、吐綬雞以及其供應量已大大增長的紐芬蘭的鱈)。商業革命的另一重要特點是貿易量顯著增長。1715至1787年間,法國從海外地區輸入的進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英國的貿易也有了幾乎同樣驚人的增長——從 1698 至1775年的這一時期中,進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長到500%至600%之間。歐洲的總的貿易在增長,但是,殖民地貿易正在其中佔一個愈來愈大的部分。例如,1698年,英國約15%的海運貿易是與其殖民地進行,但是,到1775年,這一數字已上升到33%。此外,由於殖民地商品的再出口,法、英兩園與歐洲其他國家的貿易也大大增長。

商業革命在好幾個重要方面有助於工業革命。首先,它為歐洲的工業、尤其是為製造紡織品、火器、金屬器具、船舶以及包括制材、繩索、帆、錨、滑輪和航海儀器在內的船舶附件的工業提供了很大的、不斷擴展的市場。英國偉大的工業中心伯明翰之所以變得重要,就因為它為殖民地提供了種種產品;「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戰斧,銷往古巴和巴西、適用於貧窮的奴隸的枷鎖、手銬和鐵頸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裡,伯明翰的斧子欣倒了古老的樹木;在澳大利亞放牛的牧場上,迴響著伯明翰的鈴擋的聲音;在東印度和西印度,人們用伯明翰的鋤頭照料甘蔗田。」

為了滿泛這些新市場的需宴,工業必須改善其組織和技術。英格蘭中部地區的釘子製造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為了適應殖民地對釘子的不斷增長的需要,研製出機械化的、提高了產量的軋制機和縱切機。它還發展起一種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生產釘子的鐵器商即鐵工廠老闆將一堆難針條分發給制釘工人,由他們在家裡加工,然後再運回去銷售。到1775年,釘子製造業每年用去10,000噸鐵,僱用約10,000名工人。當時有觀察者評論說,凡是「知道美洲對釘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沒見到過美洲極大量的用木頭建造的房屋,是會感到驚異的;然後,他又會對建造這麼許多木頭房屋所必需的釘子是在哪裡製成的這一點感到詫異。」

釘子製造業為使自己適應美洲市場而採取的步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它獲得了技術上的進步2 這些進步和其他工業所取得的進步一起,為工業革命提供了一個穩固的機械基礎。因而,工業革命的先驅者是在許多新研製出來的機械發明物的幫助下開始前進的;這些發明物包括印刷機。手搖織機、紡車、捻絲機、採礦設備、冶鐵爐、自動織帶機和織襪機。釘子製造業和其他工業所採用的那種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根本不同於傳統的手藝行會制度;在手藝行會中,同一個人生產一件商品,然後將它賣給消費者而獲取固定的利潤。現在,一個中間人即有資本的中間商介於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他用自己的資本購買原料,將原料「分發」給不是行會成員的工匠,由他們在計件工價的基礎上進行加工。然後,他撿起成品,賣給消費者,以獲取儘可能多的利潤。於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為新的中間商所分隔;中間商的目的——與行會的固定價格和固定利潤大不相同——是廉價買進,高價賣出,以獲取最大利潤。可以補充說一下,這種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有時也被稱為家庭包工制;其原因在於,工匠全然不同於在僱主的工場里幹活的行會會員,通常是在自己家裡做計件工作。

無論如何,這種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的意義是,它不受到無數的行會限制的約束,從而使工業產量的大幅度增長成為可能。有些中間商發現,如果將他們的工匠集合在一個屋頂下,向他們提供原料和工具,那麼既方便又有利可圖。有一首詩講到了紐伯里的傑克;他在16世紀初建造起自己的房屋,安裝上200多台織機,僱用了大約600個男子、婦女和兒童來進行操作。

在一個長長的大房間里,

豎放著二百台非常堅固的織機:

確實,有二百個男子,

在操作這些排成一長行的織機。

每台織機旁,坐著一個機靈的男孩,

正高高興興地把線繞在筒管上。

近旁的另一地方,

有一百個快樂的婦女,

坐在那裡放聲歌唱,

同時心情愉快地努力梳理棉花。

另外緊挨的一個房間里,

呆著二百個少女,

身穿鮮紅的粗毛布裙子,

頭扎乳白色的頭巾。……

那些漂亮的少女從不停歇,

整天在那裡紡紗。……

接著,人們又走進一個房間,

那裡有一些衣著破舊的孩子:

全都坐著揀羊毛,

從粗羊毛中挑選中最纖細的。……

在另一地方,

傑克正暗中監視著整整五十個規矩的男子,

這些人個個都是剪羊毛者。…

他們近旁,還有著

整整八十個正在努力於活的劃手。

那對,傑克己擁有一個染房,

在那裡,他僱用了整整四十個男子;

同祥,他還為自己的漂洗機

僱用了整整二十個人。

傑克和其他工業的中間商夥伴一起發展了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和工廠體系。只需要有節省勞力的動力機械,就可以發動工業革命了。

要為工業革命建造工廠和製造機器,就得籌措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