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藝腔」測不準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

關於「文藝腔」,有兩個方面:一是有問題的思維方式,二是把「文化」「軟力量」等放到了過高的位置上。

缺乏邏輯的「文藝腔」思維,首先我們來談談這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不講邏輯,缺乏對於事物的深入分析,只講辭藻的華麗、感情的激動,只訴諸人們的感官、人們的表層認識。為什麼把這種思維方式稱為「文藝腔」?坦率地說,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個人所接受的基礎訓練有關。接受過較為嚴格的理工科訓練的人犯這種思維毛病的比較少;但絕不是說,所有理工科出身的人就都沒有這個毛病,更不是說理工科的在所有問題上都不犯這個毛病——理工科的人在社科、人文問題上往往由於缺乏自信而特別容易受「文藝腔」誤導。一直接受文科訓練的人比較容易犯這個毛病,但有些文科出身的人邏輯思維一樣很強。按說文科生和理科生在思維上的差別不應這麼大,這裡反映了我們在教育上的失誤。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文藝腔」對等於文科生,理工科思維對等於理科生。

我在這裡可以舉某些「文藝腔」們的一些毛病。比如說網上有這麼一個帖子,說是諷刺「小右」的,其中很有一些恰恰是擊中了「小右」們的「文藝腔」思維,我在這裡引用幾條:

他說:「中國宋朝被蒙古打敗,因此文化有問題。」你問他:「西羅馬、拜占庭被野蠻民族攻滅,是不是文化的問題?」他說不知道!

他說:「中國古代有太監。」然後哈哈哈大聲嘲笑。你問他:「歐洲的太監,閹割的藝人,自廢的教徒呢?」他說不知道!

他說:「中國人裹小腳。」然後哈哈哈大聲嘲笑。你問他:「現在的隆胸呢?」他裝聽不見!

他說:「孔子流浪各國,不異於犬與雞。」你問他:「十二宗徒呢?」他不敢放個屁!

他說:「儒教黑暗,八股,封建宗法!」你問他:「歐洲的宗教裁判所呢?」他茫然不知!

他說:「儒教殺人太多,該被廢除!」你問他:「歐洲的天主教殺人更多,為什麼不廢除?」他耍太極。

他說:「孔子曰婦人難養,孔子壓迫婦女。」你告訴他:「聖經里稱婦女為淫婦!」他照樣和女朋友去過聖誕節!

他說:「中國有那麼多酷刑,野蠻啊!」你告訴他:「歐洲中世紀挖皮肉、鉤舌頭、灑石灰、淋鉛水!」他聞所未聞!

他說:「我咒罵古代人?我這叫勇而知恥!」你問他:「勇而知恥是反省自己,你為什麼不反省自己?為什麼把誹謗古人和反躬自省混淆?」他迷糊。

他說:「祖宗對不起我們,祖宗害了我們啊。」你問他:「中國古代領先,現代落後,你為什麼不向祖先請罪?」他說他沒錯。

他說:「唐玄宗納兒媳,那叫亂倫。」你問他:「查里二世把女兒許配給自己的叔叔,是不是亂倫?」他啞巴!

他說:「中國的古代建築還留著幹嗎?」你問他:「外國人保護古代建築。」他說那叫愛心!

他說:「項羽破壞文化,野蠻!」你問他:「阿拉力克(更正式的譯法是亞拉里克)焚燒羅馬,野蠻嗎?」他不曉得阿拉力克是哪國人!

他說:「新疆人、蒙古人吃肉半生不熟,有細菌。」你問他:「西餐的肉也半生不熟,怎麼講?」他說那叫保留營養。

他一會說:「中國人隨地吐痰、大聲喧嘩、沒有禮貌、不知道羞恥!」一會又大罵中國的文化:「禮義廉恥、仁義道德為虛偽!」悍然自扇耳光而不知!

別以為這樣思考問題的只是一些「小右」網民而已,當代中國無數的大「啟蒙思想家」們並沒有比這個水平高出多少。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們往往沒完沒了地嘲笑傳統中國在軍事方面的懦弱無能,但是,你只要一說「尚武精神」「加強國防建設」,他們就會立即跳出來破口大罵你是「法西斯」。那麼,究竟應該怎麼辦才好呢?他們絕對不會去想這個問題,反正是你左右都不行,他們罵痛快了就好。還有,你一講「強國」,他就說「長江都快變成第二條黃河了,還要什麼國!」他們就不想一想,要解決「長江將變成第二條黃河」的問題,就更需要強國。我在這裡要強調的是,「文藝腔」與一個人的意識形態並無直接關係:左派和民族主義者當中也有很多人是「文藝腔」思維,認識問題缺乏邏輯,更不能深入思考。左派中的一些人把改革開放前說得十分完美時,他就忘了,如果那時真的是如此完美,你又怎麼解釋我們是如何走上今天的道路的?左派和民族主義者中的一些人一方面對現實進行極為激烈的批評,把現實說得一無是處,另一方面卻又反對別人提出政治體制改革、對權力進行制衡等等主張。

這裡面有無知的因素,也有裝傻的因素,但無論是製造這些自扇耳光「啟蒙思想」的人,還是相信這些觀點的人,他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裝傻,是真相信,同時也不完全是因為信息缺乏,而是不具備處理複雜信息的能力。所以曉軍將「文藝腔」比喻為「286」,其實是很貼切的。「286」的中央處理器,你給它配上再好的內存和硬碟都不行,它就是處理不了這些信息。

「文藝腔」們一方面氣壯如牛,對於理工科思維不屑一顧。比如20多年前,我與「河殤」派辯論時,他們就說我是理工科出身的,所以沒有資格參加辯論。我曾碰到過一位非常著名的學者,他說:理工科的人不可能有「終極關懷」。我當時笑答:請你告訴我,「終極關懷」是什麼時候成為一門專業的?我也曾碰到過一位自己原本是理工科出身的企業家,聲稱:理工科出身的人沒有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文藝腔」們內心卻又往往相當自卑。我這裡可以舉王小波的神話這個例子。王小波的神話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有所謂的「理科思維」「歐美理性」。比如新浪博客上有一篇《理科生王小波》的博文就說:他是一個學理工的改行寫作,並且他的理科思維特點強烈地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帶有明顯的邏輯色彩。另有無數的文章吹噓他的「歐美理性」或「英美理性」。我估計這些文章的作者本身都是學文科的,至少是沒有真正養成理工科思維,也非常不了解王小波的歷史。因為他們不知道,王小波根本就不是一個理科生,他從來就沒有修習過任何真正的理科課程(最多也就是修了幾門計算機課程吧,還沒有拿到學位),坦率地說,他的思維特點在真正受過嚴格的理科訓練的人看來,恰恰相反,是非常缺乏邏輯,非常「文藝腔」的。這一點不單是我自己這麼看,有一個喜歡、同情王小波的網友說得也非常好:「我是學計算機的。在我看來,小波文章的邏輯,的確如你所說,比較弱。一方面是他的想像力太豐富;另一方面,他的理科知識大概全是自學的,支離破碎,對寫某些文章反而有害。」然而,王小波僅僅憑著自己擺出的一副所謂「理科思維」的架勢,就蒙住了無數的「文藝腔」——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比較嫩、還沒有真正形成理工科思維的理工科學生。這充分說明了「文藝腔」們自己在內心是認為自己的「文藝腔」思維遠遜於理工科思維的。

「文藝腔」的另一個大問題是他們把「文化」(看上去比「文藝」廣義一點),把「軟實力」放到了過高的位置。這些年來,我們不斷地看到思想界、學術界、主流媒體,乃至跟著鸚鵡學舌的政界、商界,沒完沒了地強調「文化」的重要性,強調「軟力量」的重要性,甚至強調僅憑所謂「中國傳統文化」就可以感化西方人,「為萬世開太平」。然而,強調了半天,中國的「軟力量」仍舊弱到幾乎是負數(當然這不僅僅是「文藝腔」的問題,還有中國的「軟力量」的其他軟肋,如民主等問題,因偏離了這裡的主題,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我的《天命所歸是大國》中的有關論述),投上去的資源除了解決了負責這一塊的個人腰包,沒有給中國增添分毫的力量。

我在這裡決不是說「文化」「軟力量」沒有重要性。「軟力量」確實很重要。拿我自己來說,我原來是學「硬力量」的,現在乾的卻是「軟力量」的工作,這就已經說明了「軟力量」的重要性。回顧當年,我在本科學的東西是與高端技術、國防工業相關的,我的那些沒改行的同學,不少至今仍在這些領域工作。我為什麼要改行呢?因為我當年已經認識到:國家發展的大方向就在我求學的那幾年裡掉頭了,我們的前途將大打折扣了。要把這個方向搬過來,需要的是披上「文藝腔」外衣的「軟力量」(雖然當年還沒有這個辭彙),所以我棄理從文,頗有魯迅先生當年棄醫從文的那種想法。記得有一次在烏有之鄉開會,曉軍說了一段話,大意是思想領域的爭論不重要,重要的是國防工業。當時,楊帆不同意,他說:如果思想領域打不贏,國防工業就不可能拿到錢去發展。這時站起來一位聽眾,自稱是屬於國防工業的,說楊帆這個觀點太對了。還拿計算機打比方,「文藝腔」是友好的界面,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友好的界面也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的問題是,這個友好的界面後面就什麼都沒有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