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臭味相投俱獨裁(意、日、西班牙法西斯化) 04.成了一個大包袱

在衣索比亞與義大利這場力量懸殊的較量中,衣索比亞人民表現出了英勇無畏的品質和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衣索比亞大部分地區水源短缺。牧民們就把水裝在皮袋裡,穿過乾旱的沙漠把水運到兵營,自己卻常常因乾渴而暈倒在路上。青年學生們走上街頭進行宣傳動員;婦女們組織了紅十字協會和婦女協會,運送傷員。一些封建莊園主也拿出錢來,向國外購買武器、彈藥和糧食,支援前線作戰。有段記載非常感人,有個埃軍的士兵身負重傷,他說:「我快要死了,鳥兒會把我的屍體吃掉,但我並不感到痛苦,因為那是衣索比亞的鳥呀!」由於衣索比亞軍民的頑強抵抗,墨索里尼速戰速決的計畫完全落空了。

相比於衣索比亞人的浴血奮戰,義大利士兵的表現則能讓人樂掉下巴。墨索里尼非常信任自己的士兵,首相不信任自己的士兵,這事兒還能辦嗎?可義大利軍隊未必能達到墨索里尼所期望的那種程度。意軍雖然裝備先進,人數眾多,但軍紀渙散,兵無鬥志。在義大利軍營里,士兵們每天雷打不動的事兒不是操練,而是喝下午茶,必須喝下午茶。即使在最艱苦的前線,士兵們正餐也要吃調料齊全的義大利面,吃不到義大利面,意軍就沒有戰鬥力。

據說,為了籌備這場戰爭,義大利人準備得最多最好的物資不是槍炮彈藥,而是紅茶和紅酒,義大利面不能幹吃,得就著紅酒吃。當然,也不能說意軍士兵上前線是為了享受,但戰場是玩命的地方,你要吃得這麼好,除非你有極其強大的運輸能力。

記得看過的1965年拍的電影《坦克大決戰》,表現的是阿登戰役。其中有一個鏡頭是這樣的,一位德國裝甲旅的上校繳獲了一輛美軍指揮車,他看到裡面有一塊生日蛋糕,一看日期是三天前洛杉磯生產的,那位上校就說,這場戰爭德國必敗。為什麼呢?因為人家連蛋糕都能運來,槍炮子彈顯然運得更多。但如果用這個思維來看義大利人,那你就錯了。你一看義大利人運蛋糕來了,趕緊打他們,滅了他們!為什麼?他們不運槍炮子彈,光運蛋糕。義大利運輸物資不靠卡車,靠騾車,還處在騾馬化時代,騾子拉炮彈多沉啊,還不如拉紅酒輕點。所以,意軍到那兒根本不是去打仗的,是到那兒去打撲克、煮咖啡的。

綜合以上種種情況,雖然義大利裝備上佔優,但仗打得並不順,打了近一年。不過,對於衣索比亞這種非洲部落國家,義大利畢竟顯得很強大,特別是英、法對這場戰爭還不干涉,這等於縱容法西斯。墨索里尼說,他最擔心的是英國關閉蘇伊士運河。如果運河被關閉,意軍就得繞道好望角才能增援前線,這樣時間會增加兩三個月,而通過蘇伊士運河,意軍隨時都可以撲向衣索比亞。

再一個就是沒有實行石油禁運。衣索比亞的戰馬不需要石油,可義大利的飛機、坦克、卡車都需要石油,如果英、美等西方大國對義大利實行石油禁運,義大利這些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就全動不了了。因此,在這場侵略戰爭中,墨索里尼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女婿齊亞諾 伯爵都送去當飛行員,當時他最小的兒子才17歲。墨索里尼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沒危險,你開著飛機隨便飛,絕不會掉下來,除非你自己飛到海里去,除此之外絕對不會被人打下來,所以他才敢讓自己的孩子們去作秀。

因此,衣索比亞人民儘管英勇善戰,艱苦卓絕,但西方大國搞綏靖政策,造成了他們的困難。美國更是宣布中立,不向交戰雙方出售武器。乍一看挺正義,比如一個國家爆發內戰,你不能向交戰的雙方出售武器,出售武器等於出售死亡,這是對的。可問題是戰爭總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在強弱不對等的情況下,你如果不向正義的一方出售武器,你就相當於援助了非正義一方。再說,義大利不用你賣它武器,它自己都能生產,就算質量差點,對付長矛弓箭總還管用。可衣索比亞急需武器援助,但卻得不到。所以衣索比亞很困難,困難到了什麼程度呢?據說,義大利的飛機超低空轟炸,因為不用擔心會遭到衣索比亞高射炮的反擊——衣索比亞沒高射炮這玩意兒。轟炸之後返航,飛機一落地,飛行員發現飛機翅膀上居然插著幾支箭。那會兒飛機也是木頭的,外麵包著層鋁皮或帆布,義大利人發現飛機上插著箭,這說明什麼呢?箭都能射到飛機,可見飛機飛得多低多慢。如果當時衣索比亞士兵手裡有步槍,就能把飛機揍下來。可他們連槍都很少,做不到人手一支。只是皇帝的衛隊有點炮,據說德國不知道出於什麼動機,援助給衣索比亞十多門PaK35反坦克炮,拿它打義大利那種薄皮大餡、跟公交車一樣的坦克,一打一個準,可惜太少。

由於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即便是遭遇義大利這樣的國家,衣索比亞最後還是淪陷了。為了這場戰爭,義大利人花費了相當於過去三年軍費總和的錢。為了確保這塊新殖民地,每天要從本國輸送大量補給以維持義大利在衣索比亞的駐軍。當時,這塊土地上的礦藏基本上還沒被發掘,義大利佔領這片土地的唯一用途,就是為以後衣索比亞人的反攻做準備。

義大利打這場仗純粹是墨索里尼犯二,腦子短路了。可墨索里尼不這麼看,他認為這是復興羅馬帝國的第一步。墨索里尼正做夢時,國聯的制裁來了,對墨索里尼最要命的制裁就是石油禁運。義大利不產半滴石油,你的坦克、飛機、卡車燒菜籽油不行,燒花生油也不行,就得燒汽油。墨索里尼沒有了汽油來源,這造成了他的海軍、陸軍缺乏訓練,特別是陸軍的機械化裝備沒法兒再用。

而且,衣索比亞被打下來之後的事兒就更有意思了,奪取殖民地的目的是什麼?要那兒的資源,要榨乾殖民地人民的每一滴血汗。義大利人在非洲奪了那麼大一塊地盤,趕緊上吧,往回弄東西吧。但衣索比亞人不甘心被義大利人統治,誰侵略我們,我們都能接受,就義大利人不行,為什麼呢?丟不起那人,你幾十年前就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現在爬到我們頭上作威作福,憑什麼啊?所以,天天就看衣索比亞人挑鐵道、拔電線杆、緊急毀壞火輪船。莊稼地我燒了,也不讓你拿走一粒糧食。義大利從國內移民到衣索比亞去開墾,去的沒有義大利貴族,都是義大利下崗的人。貴族在家吃香的喝辣的,到那兒幹嗎啊?這幫下崗的義大利人去了之後,天天被衣索比亞人襲擊,工作環境、生存環境都極其惡劣,幾乎無法立足。他們在那裡不光連機器設備、勞動工具保不住,甚至連性命都保不住。最後,不但義大利的勞動者紛紛離開衣索比亞,就連資本家都跑了。工廠也好、農莊也好,不要了,我得留條命,不能捨命不舍財。

這樣一來,墨索里尼的所有美好願景都落空了,不但得不到礦產,連糧食都得不到,衣索比亞成了義大利的一個大包袱,這次侵略得不償失。但墨索里尼不這麼認為,他又把手伸向了巴爾幹。1939年4月7日,墨索里尼為同英、法爭奪巴爾幹半島,一面命令4萬意軍向阿爾巴尼亞推進,一面逼迫阿爾巴尼亞國王索古簽署亡國「和約」。在談判中,索古企圖拖延時間,讓他即將分娩的妻子逃跑,最後他沒敢在「和約」上簽字,自己也逃了。墨索里尼遂控制了這個擁有100餘萬人口的小國。義大利總算露了一小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