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生死決戰,獻奇策屠滅陳友諒

1363年,朱元璋兵團去安豐城拯救小明王。據朱元璋自己說,小明王非救不可,如果不救,他徹夜難眠,就好像小明王是他親爹一樣。劉伯溫卻頭腦冷靜地說:「陳友諒必趁機來襲。」1363年陰曆四月,當朱元璋在遍地瓦礫的安豐城中昂首闊步時,劉伯溫再一次料事如神:陳友諒從武昌南下,直逼洪都(1362年,朱元璋改元朝龍興路為洪都府)。

據陳友諒說,近一年來,他寢食難安,心靈備受煎熬。所以受到這種不公正的心靈摧殘,全是因為一年前和朱元璋的那場戰爭。他說,那場戰爭毀了一切。他從前的乾綱獨斷蒙上了塵埃;他從前的意氣風發漸漸衰老;他從前的目空一切變得面目全非。但他又說,他終於在1363年春節時挺過來了。他性格中那股百折不撓的韌性突然衝出來拯救了他。他要復仇,他發誓,自己和朱元璋兩個人之間,只能活一個!

1363年前四個月,他以傾國之力大造戰艦。希圖在最短的時間裡恢複他無敵艦隊的榮耀。1363年陰曆四月,也就是朱元璋把小明王帶出安豐城到滁州時,陳友諒的無敵艦隊建造完成,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主力艦「鐵艦」。後來得勝的朱元璋打掃戰場時,對「鐵艦」印象極為深刻:「鐵艦」有三層,足有三層樓的高度,上有走馬棚,氣勢雄偉,巍峨壯觀,放到江里,如同一座小山。

當「鐵艦」從武昌沿長江東下,從江州進入鄱陽湖後,看到這種場景的朱元璋的士兵們嚇得癱軟在地。那根本不是艦隊,而是一塊會移動的喜馬拉雅山。當它進入鄱陽湖後,鄱陽湖為突然到來的龐然大物所驚,不斷翻滾著湖面。幸好,「鐵艦」很快進入贛江,一路南下,抵達洪都城下。

洪都城守軍遙遙望見一座山壓頂而來,魂飛魄散。幸好防禦部隊司令朱文正見過世面,只是驚慌了一會兒就恢複了常態,命令部隊有序地堅守城池,只要不出戰,陳友諒想要攻陷洪都城,還是要費些精力的。

朱文正有這樣的自信,並非純粹是精神的力量。洪都城被胡廷瑞拱手送給朱元璋後,曾被陳友諒奪回過。那次戰役,雙方記憶猶新。陳友諒是趁著漲水的工夫,讓他的海軍一直開到城下,士兵就在船上登城。朱元璋後來又奪回洪都,對陳友諒的海軍戰力刻骨銘心,所以就把沿江的舊城牆推倒,退後三十步重新建築城牆。陳友諒此次前來,已佔不了上次能佔到的便宜,所以只好讓士兵登陸攻城,他的海軍優勢蕩然無存。

但他的陸軍攻擊力也非同小可,朱文正的壓力越來越大。他曾派出多人到應天去通知朱元璋,全被陳友諒的巡邏隊活捉,在城下斬首。朱文正把希望寄託於運氣,他一天之內派出數十人,甚至上百人,希望菩薩保佑能有一條漏網之魚。

上天眷顧了他。終於有人把洪都城被陳友諒圍攻的消息帶到了應天。朱元璋聽了這個消息後,臉色只是微微一變,就問送信的人:「陳友諒兵勢如何?」來人回答:「陳友諒說他帶了六十萬人,我們朱將軍粗略數過,好像作戰部隊遠沒有這麼多,他可能把後勤部隊也算上了。雖然他的兵攻城很猛,可傷亡也很重,其部隊的士氣低落。如果我們派出救援部隊,馬上就能把他擊敗。」

朱元璋沉思片刻,對送信人說:「回去告訴朱文正,讓他再堅守一個月,我會有辦法滅了陳友諒,只要你能安然回到洪都城。」

朱元璋不知道送信人是否能安然回到洪都城,當時,他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辦法能消滅陳友諒。陳友諒可不是螞蟻,說消滅就能消滅的。他所以對送信人那樣說,只是想給自己一個充分的時間考慮消滅陳友諒的方法,其實也不是他自己考慮,他要找他的劉伯溫先生。他當時只有冥冥中鑽進腦海的感覺:陳友諒不攻應天,卻去攻洪都,這可能就是老天要陳友諒滅亡。

「先生您又猜中了!」他把劉伯溫請進密室,還未坐穩,就這樣說,然後又補充了一句,「陳友諒不趁我帶主力去救安豐的時候攻應天,卻去攻洪都,真是個蠢貨!」

劉伯溫對這種自以為是的「站在他人立場上」來想問題的方式很不欣賞。劉伯溫聰明絕頂,正是因為聰明絕頂,所以才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慧,當你看到別人做出一件愚蠢的事時,他本人卻並不覺得這是愚蠢,而且當事人還會認為,這是他智慧的結晶。你認為別人愚蠢,是因為你站在自己的智慧基石上來判斷的別人。智慧,其實是不分高低的,它受當事人的立場、情緒,甚至天時、地利的影響。

劉伯溫認為,陳友諒攻洪都而不攻應天,站在陳友諒的角度看,是最佳選擇。從武昌離南京沿長江攻應天,要先東去,然後北上,路過的沿江城市有安慶、銅陵、蕪湖、馬鞍山,最後到應天。這沿江的幾個重鎮都在朱元璋的控制下,也就是說,陳友諒不可能如他第一次進攻應天那樣,一路平安地到達應天。他必須要過關斬將,這段時間對他而言,耗費不起。因為一旦在路上被拖住,朱元璋的主力很快就能從安豐返回應天。

攻洪都,陳友諒艦隊可以順流而下,一路上不會遇到任何有質量的抵抗。如果能攻下洪都,朱元璋必會從應天救援,那麼,陳友諒就在鄱陽湖中等他,一決生死。如果攻不下洪都,陳友諒也會在鄱陽湖等朱元璋,因為陳友諒堅信,朱元璋必來。他不可能對洪都城見死不救。

陳友諒所以不選擇攻打應天,還有個心理因素。他兩年前在應天吃過大虧,雖然對於朱元璋,他的恐懼感早已蕩然無存,但對於應天,他還是心有餘悸。他打洪都,按劉伯溫的解釋,可能就是引蛇出洞。

朱元璋聽劉伯溫把陳友諒塑造成了一個並不愚蠢的聰明人,心上可就一緊。他見識過陳友諒海軍的戰力,那次應天城外的反攻,如果不是康茂才的誘敵計和劉伯溫的精打細算,他不可能打敗陳友諒。即使現在,每當他站在繳獲的陳友諒的戰艦面前仰望時,還會不由自主地打個激靈。

現在,他又打了個激靈,問劉伯溫:「那洪都城,是救還是不救?」

劉伯溫說:「當然要救,他既然約戰,我們沒理由不接受挑戰。」

朱元璋再問:「可有取勝的把握?」

劉伯溫說:「世間有哪件事是萬無一失的?只能走著看。雖然如此說,但提前的準備工作還是要做好。這就叫,盡人事,聽天命。」

朱元璋對這種回答很不滿意,他要的是個確切答案,而不是總拿老天來說事。雖然他不得不承認劉伯溫說的話很對。世間一切事,沒有一件事是萬無一失的,人生多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做好分內事,聽天命,這是我們凡人所能做的唯一的事。

劉伯溫注意到了朱元璋的內心世界,在那個很少有人可以摸透的內心世界,陳友諒的形象是猥瑣而無能的,誰要是讓陳友諒在那個世界裡成為聰明人,成為頂天立地的漢子,誰就是叛徒。

所以,劉伯溫提了一件事,這件事可能是劉伯溫胡編出來的,也可能真有其事。不過,朱元璋聽了這件事後,心情馬上就愉悅了。

據劉伯溫說,陳友諒其實是個半瓶子醋,他創下了這麼大的家業,全是因為有個賢內助。這個賢內助叫婁玉珍——也有人說她姓楊,原本是個官宦人家的小姐。如同黑暗舊社會的許多故事一樣,她的老爹被人誣陷死在獄中,她的家被抄。為了生計,她只好做了失足婦女。當她憑著如花的美貌和如海的柔情名揚南中國時,她就遇到了陳友諒。陳友諒用武器幫她贖身,從此,她就成了陳友諒的老婆。

劉伯溫說,這個婁女子不僅是陳友諒的老婆,還是陳友諒的軍師。我們兩年前讓康茂才採用陰謀詭計去騙陳友諒來應天,陳友諒喜出望外,可婁玉珍卻一眼就看穿了咱們的詭計,如果不是陳友諒剛愎自用,不能從諫如流,咱們不可能取得龍灣大捷。

劉伯溫還說,這個婁女子不但是陳友諒的軍師,還是陳友諒的科技總監。據可靠情報,此次陳友諒的主力艦「鐵艦」就是她的發明創造。

劉伯溫最後總結說,陳友諒和他的這位妻子,正是「假天子真娘娘」(友諒與內,假龍真鳳也)。

朱元璋很高興,說:「我們這次不僅要徹底斗敗陳友諒,而且還要斗臭他!」

洪都城在腥風血雨中堅持到第八十五天時,朱元璋的艦隊才進入鄱陽湖,離朱文正傳遞朱元璋消息已過去了接近兩個月。在近三個月的時間裡,朱文正的人生正在接受煉獄般的洗禮。陳友諒幾乎把當時所有能發明出來的攻城器械一股腦地傾瀉到洪都城上,他的攻城器械有拋石機、望樓、雲梯、衝車、牆車、壕橋、撞竿,還有弓弩、火箭,當然更多的是黑壓壓的攻城士兵。朱文正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的防禦武器是炮石、檑木、火箭,還有士兵手中的弓箭和刀槍。

洪都城自建城以來從未受到如此高的待遇,所以受寵若驚,它不停地左右晃動,彷彿經受不住敵人的攻擊而要撒腿逃跑一樣。在朱元璋即將到來的最後幾天里,朱文正坐在晃動的辦公室里主持會議。他滿臉血污,氣喘吁吁,朱元璋的援兵遲遲不到,他不知道自己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