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謀全局,首戰建奇功

1360年,50歲的劉伯溫見到了33歲的朱元璋。以他多年的人生閱歷來看朱元璋,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極為幽暗深邃,世俗所言,即是城府極深,非經多年的觀察和踐履不能看破。但劉伯溫不是凡人,他是一個從混亂世界中走過來的人,當然,他也從先天術數中學到了敏銳的洞察力,能透過別人的軀體,看到其靈魂。

就在朱元璋為他們準備的接風宴上,劉伯溫用犀利的眼神剝開朱元璋的皮囊,發現了他心靈最深處的秘密。朱元璋的心一直在毫無規律地跳動,焦躁不安,驚恐萬狀,只是沒有表現在臉上。劉伯溫知道,這個剛過而立之年的人想要掃滅天下群雄,甚至把元帝國都放進了自己的計畫中。但是,他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孔子說,一個人到了五十歲時就知道天命。所謂天命,其實就是知道你該做什麼和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就去做;能做什麼,就要快速地把它完成。劉伯溫發現了朱元璋心靈深處的秘密後,自然就知道該做什麼,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可以幫助朱元璋做到。

但就在那天朱元璋給他們準備的接風宴上,劉伯溫一句有價值的話都沒有說。他不是章溢那種人,張口就是一些假大空的話,更不是葉琛,欲言又止。當然也不是宋濂,因為宋濂的長處不在謀略。

劉伯溫對自己太了解,不深思熟慮,決不開口。但一開口,必然是行之有效。因為開口之前,他會把功課做足。

四人就在那次接風宴上被朱元璋授予了官職。劉伯溫得到一個並不太重要的軍事祭酒職務,就是高級軍事參謀,這個職務從名字上看離「軍事」只有一步之遙,但正如狗和熱狗一樣,可謂相差十萬八千里。

章溢和葉琛也被授予了官職,但劉伯溫從他們的臉上就看出來,他們並不滿意。至於宋濂,本來就是朱元璋的秘書,和他們早就拉開了距離。三人被安排到朱元璋特別交代的孔子廟,環境不錯,吃穿也不錯,但章溢和葉琛就是感覺少了點什麼。時光倒流十年,劉伯溫肯定也會有這樣的感覺,那是一種尊嚴受到輕微貶損後的情緒波動。不過現在,已經五十歲的劉伯溫,內心平靜得如古井之水,不起一絲波瀾。

劉伯溫整五十歲那年,被朱元璋請到他的根據地應天做高級軍事參謀,這不是一個讓人興奮的職務,僅從這點來看,劉伯溫和朱元璋初次相逢時並未受到後者的重視。

關於這一點,有兩件事可以證明。

第一件事是這樣的:劉伯溫第一次見朱元璋時,是被單獨面見的。朱元璋沒有為劉伯溫準備什麼酒菜,而是自己在大吃大喝。劉伯溫在他飯桌前站了好久,朱元璋才抬起腦袋來,問劉伯溫:「聽說你是進士,能即興寫詩否?」

劉伯溫內心冷笑,說:「讀書人的基本功,怎麼不能?」

朱元璋舉著筷子在空中晃了兩下:「以這個為題!」

劉伯溫脫口而出:「一對湘江玉並看,二妃曾灑淚痕斑。」

朱元璋冷笑道:「秀才氣味。」

劉伯溫說:「還沒完呢。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留侯一借間。」

這四句詩需要作個簡單的解釋,前兩句是說朱元璋用的筷子,那筷子是湘妃竹製成,如同晶瑩綠玉。湘妃竹的典故是這樣的:聖人舜娶了兩個老婆娥皇、女英,三人恩愛無比,後來舜去世,兩人趕往舜去世的所在,一路哭泣,把眼淚灑在了路邊的竹子上,形成了斑紋。所以,有斑紋的竹子就叫湘妃竹。

後二句也用了個典故: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處於膠著時,劉邦手下有個儒生給他出主意,說封那些正在作壁上觀的六國的後代為諸侯,他們得了這樣的好處,肯定會幫您對付項羽。劉邦舉棋不定,趁和謀士張良吃飯時把這事說了出來,張良馬上反對,從劉邦的餐桌上抓過一把筷子說:「請讓我以這把筷子來為大王籌劃。」然後就一、二、三、四地分析這樣做的壞處,每說一條,就放一根筷子在桌上。這就是「藉箸代籌」成語的由來。劉邦聽從了張良的意見,才避免了分裂割據現象的出現,讓兩漢活了四百年。

朱元璋聽了劉伯溫的這首即興詩,大吃一驚,扔了筷子,彈起來握住劉伯溫的手,說:「咱們真是相見恨晚啊!」

第二件事是這樣的:朱元璋把劉伯溫等人安頓妥善後,就問秘書陶安:「這四人到底怎麼樣?」朱元璋所以問陶安,當然有他問的理由。陶安博覽群書,過目不忘,智謀百出,曾要朱元璋取應天(當時稱集慶),只要擁有應天,就能依其地勢君臨四方。朱元璋後來得了應天后,就把陶安隨身帶在身邊,一遇有事,必然詢問。

陶安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而且在朱元璋等人來時,也多方觀察做足了功課,再加上一些道聽途說,就下了判斷說:「論管理,我無法和章溢、葉琛相比;論學問,宋濂甩了我幾條街;論謀略,劉伯溫如果自稱第二,天下沒有人敢稱第一,何況是我!」朱元璋自此下定決心,重用劉伯溫。

這兩事透露出一個信息:結果雖然圓滿,劉伯溫的謀略最終被朱元璋認可,但開頭並不美好,朱元璋對劉伯溫的能力還處於懷疑中。

多年以後,清朝人王士禎說,明代時浙江盛產魁首。劉伯溫是謀臣之首;宋濂是文臣之首;方孝孺是忠臣之首;于謙是功臣之首。

方孝孺是明朝第二任帝朱允炆的大臣,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陷南京,方孝孺寧死不屈,被朱棣誅了十族。于謙是明朝第六任帝朱祁鎮時的文臣,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鎮被蒙古人也先俘虜,押著他一直來到明朝當時的首都北京,于謙頑強抵抗,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這四位頂級大佬中,劉伯溫最為光芒奪目。因為沒有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可能性會降低,後來的方孝孺和于謙出現的幾率就很小了。

但在1360年的應天城中,初來乍到的劉伯溫還遠未受到朱元璋的重視。然而他並不急,多年來,他已經養成了「自然而然」的心靈勵志法則。每天早上,他都會趁薄霧未散時,走出孔子廟,走在被霧水打濕的青石板上。那個時候,鳥兒還沒有起床,整個天空一片青灰色,偶爾有幾家的煙囪冒出青煙,但很快就被青灰色的空氣融化了。他轉了半個內城,然後悠閑地走回孔子廟,吃了點早餐,攤開紙,把筆蘸飽了墨,寫下了六個大字:擬時務十八策。

在他書桌的左邊,有一張潦草的地圖,這是一張江南群雄圖。從這張圖上,劉伯溫看到了朱元璋的戰略構想:地圖上畫的那條「北起江陰,沿太湖南到長興」的一條直線是朱元璋的重要防線,防禦的目標是東面的張士誠;南面的徽州屯聚著朱元璋的主力,隨時準備進入浙東;西面則和天完帝國短兵相接,只守不攻;北面根本不用操心,因為韓宋帝國正在那裡牽制著朱元璋的勁敵、那位最有可能成為元朝齊桓公的察罕帖木兒。

劉伯溫對著地圖點了點頭,提筆寫道:「您因天下大亂,從底層一躍而起,手無寸鐵,無所依憑,全是以德服人,如今擁有江南大部,百姓順應,這可稱得上是王師也。」這是書生寫文章的亮手勢,有如黃飛鴻搏擊前那個招牌動作一樣,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下面的才是乾貨。

第一策: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今元王朝失德,中華大地如一鍋沸水。百姓盼望有德之人如大旱盼甘露。如您能效仿商湯、周武弔民伐罪,就可順應民意,取而代之。

第二策:元王朝已如強弩之末,又因為劉福通的斬首行動,使其滿臉血污、精疲力竭,根本無暇顧及南中國,我們應先定東南,然後北伐,大事可成。

第三策:秦朝末年陳勝第一個革命,第一個稱王,這種事不要干。所謂槍打出頭鳥,我們現在更應該打著韓宋帝國的旗號開疆拓土,外人看上去,認為是韓宋帝國在開疆拓土。這是朱升的「緩稱王」的來源。

第四策:應天為六朝故都,西臨荊楚,東有江浙,依山傍水,能守能攻,實在是個定鼎之寶地,將來統一天下,也應該在此建都。

第五策:我們有兩個敵人,西邊的陳友諒,東邊的張士誠。陳友諒佔據荊、襄全部土地,窺伺江東,天下已被其佔去大半。而張士誠僅有邊海地,南到會稽,北不到淮揚,雖有大志,卻不能知行合一。陳友諒則彪悍異常,又有用兵之謀,所以,我們第一個敵人應該是陳友諒。獵人們常說,打一群猛獸時,挑最狠的打。古人說,擒賊先擒強的。強的一敗,弱的就會束手來降。我們如果得到陳友諒的地盤,天下之勢也就定了。第二策「先南後北」的基礎便是本策的「先陳後張」。

第六策: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想要得民心,就要修德省刑,輕徭薄賦。在我們面前就有個絕佳的反面教材——元王朝。我們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就能得民心。

第七策:大力招攬天下俊傑。人才比黃金還寶貴,沒有人才,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第八策:耕不忘戰,戰不忘耕,以耕備戰,以戰護耕。劉伯溫後來創建的衛所制,源頭就在此處。

遺憾的是,我們只能寫到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