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美人一笑大周亡春秋

距今兩千六七百年的時代,叫做「春秋」。

這個時代往往讓我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說它熟悉,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很多人、很多故事,都被編進了教科書,我們耳熟能詳。春秋也是很多成語故事的發源地,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成語都來自這個時代。誰在說話寫文章的時候用不著一句半句的成語呢?所以,儘管年代久遠,但我們現代人與這個時代還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說它陌生,則是因為這個時代太過於久遠,而且偏偏又是諸侯國林立、戰爭不斷,要想把這些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弄明白,都得費不少工夫。這個時代的人,也會讓我們一頭霧水。我們會覺得這個時代的人都比較「愣」,殺人和自殺都是常事,而理由則往往很奇怪。他們的名字也很奇怪:有時候,一個人有好幾個名字或稱號,讓人眼花繚亂;有時候,父子兩個的名字卻看不出有什麼親緣關係。

總之,這個時代雖然稱得上人盡皆知,但是卻有很多我們現代人難以理解的東西。而且,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忽視這個時代對今天的影響。

今天的中國人,關於是非善惡的基本判斷標準,就繼承自春秋時代。春秋時代,有著中國人最為可貴的人文精神。但是,這個時代的很多優良傳統,卻遺憾地在此後的歲月中逐漸褪色。

在春秋時代,人們重視尊嚴、人格和榮譽甚於生命,人們重承諾、守信用,為了道義輕生死。人們在爭取自己權利的同時,絕不會逃避自己的責任。這個時代的人們敢說敢做,敢作敢當。

這是中華民族最有血性的時代,這是充滿尚武精神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沒有明確的文臣武將之分,人人都能拿起武器走上戰場。在這個時代,即使戰場上實力相差懸殊,也不會有人不戰先逃。在這個時代,一個反對戰爭、反對武力的人絕不膽怯,在戰場上,他仍然是勇敢的戰士。在這個時代,軍隊的凝聚力靠的是軍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在這個時代,軍人都有堪比後世大俠的精神境界,他們不僅尊重自己,也會尊重對手。在這個時代,軍人能得到足夠的尊重,被稱為「赳赳武夫,國之干城」。

當然,這個時代也並不是一個理想化的時代。這個時代,仍有一些殘留的野蠻風俗。這個時代,人們要忍受長期戰亂的痛苦。這個時代,生產力水平不高,人們(尤其是社會底層的人們)的生活絕不會有多麼舒適。這個時代,列國諸侯的宮廷中,充斥著各種醜聞。

我們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待春秋時代,自然會覺得那個時代有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忽視春秋時期可貴的人文精神。而這些精神,對於今天的我們,依然有著重要的價值。我們需要春秋時代重信守諾的社會風氣,需要春秋時代人們對人格、尊嚴和榮譽的追求,需要春秋時代人們的責任感,需要春秋時代的民族尚武精神。

所以,我們希望用這本書來詳細地解讀春秋時代,把這個時代完整地展現在大家面前,讓每一個讀者都能讀懂春秋。

文如其名,《笑看春秋三百年》這套書就是對春秋時代進行詳細解讀的歷史通俗讀物。整套書共分為三卷,本卷著重描寫了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到公元前637年宋襄公爭霸慘敗而死,這100多年間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從時間段上說,這個時期屬於春秋早期,是周天子威信逐漸喪失,列國諸侯紛紛登場謀求霸權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雖然有齊桓公的輝煌霸業,但總體上,列國諸侯的實力還較為平均,沒有出現實力超強的諸侯國。所以,在晉、楚兩個超級大國崛起之前的這段時期,可以稱為春秋時代的「前超級大國時期」。

春秋前期,最不乏精彩的歷史故事。其中,有的讓人欷歔感慨,有的讓人忍俊不禁。本書將會以儘可能輕鬆愉悅的筆調,領著諸位讀者,走進那個金戈鐵馬的時代,去結識那些雄才偉略的歷史人物,去領略那個時代古樸而豪邁的社會風情。

烽煙已經燃起,戰鼓已經擊響。讓我們揭開厚重的歷史幕布,去觀看那一場場發生在春秋舞台上的歷史活劇吧!

這樣一個時代,是從何時開始的?我們為什麼把這樣一個時代叫做「春秋」呢?這就要從一個故事說起。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最為古老的三個朝代,是夏、商、周三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伐紂,取代商朝的末代君王紂王,成了天下共主,也就是天子,建立了周王朝。在民間極有影響力的小說《封神演義》,就是在武王伐紂故事的基礎上,增添了很多神仙作料所寫成的一部神怪小說。

周武王把國都定在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在滅商後的第二年就病死了。他死後,兒子周成王繼位。繼位的時候,周成王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兒。朝政就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來主持。周公旦消滅了一些叛亂勢力,鞏固了周朝的統治,還在鎬京的東邊新建了一個統治中心,叫做「洛邑」(即古都洛陽)。這樣,從陝西東南部到河南西部,方圓一千里左右,就是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盤。

在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盤之外,是眾多的諸侯國。諸侯大部分是由周武王和周公旦分封的,有的是前朝國君的後代,有的是和周天子同姓的兄弟親戚,還有一些是滅商時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功臣。分封諸侯的目的,一個是對身份尊貴的或者為周王朝立下大功的人給予獎勵,另一個則是依靠他們來控制邊遠地區,鞏固周王朝的統治。每個諸侯國都是一個獨立的小國,除了對周天子要盡一些義務(比如,每年都要朝貢,遇到戰爭要派兵支援天子作戰,等等)之外,一切大小事務,都由該國的諸侯自己做主。諸侯死了,其位置就由兒子來繼承。

一個個諸侯國都是儼然獨立的小國,周朝有點像一個邦聯制的國家。這與我們現在看到的統一的國家形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你想,那個時候天下蠻荒一片,別說沒有手機、電話、E-mail,有些地方連路都沒有,那些邊遠地區,周天子就是想管,他也沒本事去管。天子管不了怎麼辦?那就分封給別人,你隨便愛怎麼管就怎麼管,但是得承認我這個天子是你們的頭兒。

而且,那個時代人們還沒有統一帝國的概念,在他們看來,分封土地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現在的政府官員是從國家領工資,那個時候沒有這樣的制度,大家本能地覺得,你給我塊地盤,我吃的用的都從這裡出就行了,幹嗎還要從你那領工資啊!

這就是分封制時代的中國。

周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一個朝代,足足有八百多年。不要以為延續的時間長就是什麼好事,周朝的天子們,其實只過了不到300年的好日子,那另外的500多年,則淪落到了人見人欺的地步。

分界線就是公元前770年。

在這一年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71年,周王朝的第十二任天子(從周武王算起)周幽王,因為演出了一幕古代政治版的「狼來了」的故事,悲慘地丟掉了性命,也丟掉了自己的江山社稷。

故事要從一個美女說起。

這個美女名叫褒姒,是某個少數民族部落送給周幽王做妃子的。據說這個褒姒長得那叫一個漂亮,什麼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傾國傾城等形容詞,用到她身上都不過分。

女人長得漂亮是好事,哪個男人不喜歡看漂亮的女人呢?周幽王也不例外。他非常寵愛褒姒,想盡一切辦法讓褒姒開心。可是褒姒呢?她本人是被族人送到周朝來和親的,也就是一個政治犧牲品的角色。被這樣悲慘的命運折磨著,她自然是很難開心起來的,於是整天悶悶不樂。

周幽王一看,美人不高興,這哪行啊?哪位大臣給我出個主意,能讓褒姒笑了,我重重有賞。

有個輔政大臣叫虢公石父。「虢」是封地的名稱,意思是這個人是虢國的國君(虢國的具體情況,以後會講到)。「公」表示他的身份十分尊貴,周朝冊封的諸侯,由高到低分為五個等級,就是公、侯、伯、子、男,公是最高的一級。「石父」才是這個人真正的名字。虢公石父給周幽王出了一個很沒大腦的主意,就是點燃烽火,召集諸侯進京,來博得褒姒一笑。那烽火又是一個什麼東西呢?

去過長城旅遊的人,都會對那一座座烽火台印象深刻。這些烽火台,是古代前線傳遞軍事情報的工具。如果某一座烽火台的士兵發現敵人入侵,就點燃篝火,讓附近的烽火台也能看到。附近的烽火台看到了,也點燃篝火。這樣一級一級地傳遞下去,後方很快就能得到消息了。這種篝火,就叫做烽火。

用烽火來傳遞消息,速度自然比不上電話手機,不過在通信不發達的古代,這已經是相當高效的信息傳輸方式了。所以,烽火是緊急求救信號,哪個諸侯看到了從鎬京傳過來的烽火,就要馬上派兵去救援王室。

周幽王按照虢公石父的話去做,讓人點燃烽火。各路諸侯一看王室那邊傳來緊急求救信號,不敢怠慢,都帶著自己的士兵一路兼程,趕到鎬京。可是到了鎬京一看,一切平靜如常,一點敵人的影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