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一個人的烏托邦

南北朝北魏尚書令古弼的族子古元之,小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古弼收養了他。古元之有個酗酒的習慣,一次喝得大醉,竟死去了。古弼很傷心,入殮後,忍不住想再看古元之最後一眼,就叫人把棺材劈開,這時奇蹟出現了:古元之竟從棺材裡坐起來。不要以為這是一則殭屍故事,所以還是聽聽古元之的訴說吧:

那天我喝得大醉,不省人事,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稍微有了一些意識,又似在夢幻中,感到有冷水澆身,睜眼一看,見一裝束威嚴的人站在我面前,說:「我叫古說,是你的遠祖。正要去和神國,但沒人給我拿行李,故找到你。」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古說已叫我背起一個重有一鈞多的行囊,又給了我一根一丈多長的竹杖。我不知道什麼意思,問:「這竹杖是做什麼用的?」

古說笑道:「你騎上試一下。」

我側身跨在竹杖上,竹杖猛地騰空而起,載著我飛行起來,速度甚快。就這樣,我跟著古說,於天空中向西南方向一路而去,不知飛了多少里,唯見下面山河逾遠。又飛了一陣,才慢慢落地,按古說的說法,我們已到了和神國啦!

和神國,多平原,境內無高山,最高的也不過幾十丈,山上都是美玉一般的綠石,晶瑩剔透,自生光芒。玉石之間,是五顏六色的植物,奇花異草,百果飄香,各種禽鳥,鳴叫、盤旋其上。山頂一如平原,更有清泉飛流至於山下,達數百道之多。原野上,沒中原常見的楊柳,而都是相思樹、石榴樹等珍貴之樹。每棵果樹,花卉齊發,果實紅艷,映於青翠的枝葉與花叢間,有風吹來,滿樹搖曳,一如仙境。

我的這位先人古說,為我介紹了和神國。他說:

這些果實四季不失,新果換舊果時,人們不易發現。這裡的田地,生長的都是巨大的葫蘆,裡面有五穀,味道甘美,不是中原的稻粱可比的。這裡人人豐衣足食,不用耕種。這裡的原野,滋潤肥沃,不生雜草。每一年,這裡的樹木上都會長出五色絲線,人們喜歡哪種就取下哪種,任意紡織成綢緞綾羅,而不需要養蠶。這裡的四季,微風和煦,一如中原的春天。和神國沒有蚊子、蒼蠅、蛤蟆、螞蟻、虱子、黃蜂、蠍子、毒蛇、蜥蜴、壁虎、蜈蚣、蜘蛛,也沒有梟、鳶、烏鴉、鷂子、鸚鵡、蝙蝠等鳥,更沒有虎、狼、豺、豹、狐、驀駁等野獸,沒有貓、鼠、豬、狗。這裡的國民,高矮丑俊一樣,沒有差別,也沒有愛恨情仇以及各種慾望。每個人都生二男二女,鄰居之間世代通婚。少女成年就嫁,男子到二十歲就娶,每人都能活一百二十歲,不會有夭折、疾病、聾啞、跛腳之病。一百歲以下的,知道具體多少歲;一百歲以上的,就不知道了。這裡的國民死時,一下子就會消失,也不知道去了哪裡,家人會馬上忘記死去之人,所以不存在悲傷的問題。這裡的人們每天只在中午時吃一頓飯,此外只是吃水果,喝美酒。吃下去的東西,不知道消化到哪裡去了,人們不需要方便,所以這個國家沒廁所。在和神國,人們不用儲存糧食,糧食都在葫蘆里裝著,需要了就隨意去取。人們也不需要種植蔬菜,想吃蔬菜了就去地里挖。每十畝地,配有一眼泉,其味如酒,醇香甘美。和神國的居民喜歡漫遊,終日踏青歌詠,樂在其中,天黑方散,但他們從不酗酒。這裡每家都有僕人,他們和順謹慎,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用主人指使與催促,自己就會把活幹得很好。這裡房屋華美,家畜只有駿馬,但它們不吃飼料,只食野草,平時不待在馬廄里,而是在野外放著,若需要騎乘了,就拉過來騎乘,用完了依舊放於野外,不用人看管。和神國和其他國家一樣,也有大小官員,但他們似乎不知道自己是官員,而是跟百姓混在一起,因為他們即使在官府里也沒什麼事需要處理。這裡也有國王,但國王也沒有當國王的意思,而是跟官員們混在一起,因為他不需要處理朝廷及官員升遷降貶等事務。這裡沒有暴風,沒有雷電,只有和風送暖,吹拂萬物生長。這裡每十天下一次雨,時間固定在晚上,河流湖泊通順,不會有水災。這裡的國民,互相親近,如同一家,互相幫助,恩惠彼此。這裡沒有市場和商販,因為這裡的人們在生活中根本不需要什麼利益。

最後,古說總結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和神國!雖非仙境,但風俗醇美。你回去後,應該向世人宣傳一下。我現在到了這裡,如果需要,會找別人給我拿行囊,就不用你了。」隨後,他請古元之喝泉眼裡的美酒,古元之飲之,漸漸沉醉,再後來,就醒了,於是看到趴在棺材上獃獃地望著他的古弼。

後魏尚書令古弼族子元之,少養於弼,因飲酒而卒。弼憐之特甚,三日殮畢,追思,欲與再別,因命斫棺,開已卻生矣。元之云:當昏醉時,忽然如夢。有人沃冷水於體,仰視,乃見一神人衣冠絳裳霓帔,儀貌甚偉,顧元之曰:「吾乃古說也,是汝遠祖,適欲至和神國中,無人擔囊侍從,因來取汝。」即令負一大囊,可重一鈞。又與一竹杖,長丈二餘,令元之乘騎隨後,飛舉甚速,常在半天,西南行,不知里數,山河逾遠,欻然下地,已至和神國。其國無大山,高者不過數十丈,皆積碧珉。石際生青彩簵筱,異花珍果。軟草香媚,好禽嘲哳。山頂皆平正如砥,清泉迸下者三二百道。原野無凡樹,悉生百果及相思、石榴之輩。每果樹花卉俱發,實色鮮紅,映翠葉於香叢之上,紛錯滿樹,四時不改,唯一歲一度暗換花實,更生新嫩,人不知覺。田疇盡長大瓠,瓠中實以五穀,甘香珍美,非中國稻粱可比,人得足食,不假耕種。原隰滋茂,蕕穢不生,一年一度,樹木枝幹間悉生五色絲纊,人得隨色收取,任意紝織,異錦纖羅,不假蠶杼。四時之氣,常熙熙和淑,如中國二三月。無蚊、虻、蟆、蟻、虱、蜂、蠍、蛇、虺、守宮、蜈蚣、蛛蠓之蟲,又無梟、鴟、鴉、鷂、鴝、鵒、蝙蝠之屬,及無虎、狼、豺、豹、狐狸、驀駁之獸,又無貓、鼠、豬、犬擾害之類。其人長短妍蚩皆等,無有嗜欲愛憎之者。人生二男二女,為鄰則世世為婚姻,笄年而嫁,二十而娶。人壽一百二十,中無夭折、疾病、瘖聾、跛躄之患,百歲已下皆自記憶,百歲已外不知其壽幾何。壽盡則欻然失其所在,雖親族子孫皆忘其人,故常無憂戚。每日午時一餐,中間唯食酒漿果實耳。餐亦不知所化,不置溷所。人無私積囷倉,餘糧棲畝,要者取之。無灌園鬻蔬,野菜皆足人食。十畝有一酒泉,味甘而香。國人日相攜遊覽歌詠,陶陶然,暮夜而散,未嘗昏醉。人人有俾仆,皆自然謹慎,知人所要,不煩促使。隨意屋室,靡不壯麗。其國六畜唯有馬,馴極而駿,不用芻秣,自食野草,不近積聚。人要乘則乘,乘訖而卻放,亦無主守。其國千官皆足,而仕官不自知身之在仕,雜於下人,以無職事操斷也。雖有君主,而君不自知為君,雜於千官,以無職事升貶故也。又無迅雷風雨,其風常微輕如煦,襲萬物不至於搖落。其雨十日一降,降必以夜,津潤條暢,不至地有淹流。一國之人,皆自相親,有如戚屬,人各相惠多與。無市易商販之事,以不求利故也。古說既至其國,顧謂元之曰:「此和神國也。雖非神仙,風俗不惡。汝回,當為世人說之。吾既至此,回即別求人負囊,不用汝矣。」因以酒令元之飲,飲滿數巡,不覺沉醉,既而復醒,身已活矣。自是元之疏逸人事,都忘宦情,遊行山水,自號知和子,後竟不知其所終也。(《玄怪錄》)

後面的故事是:

漫遊了和神國的古元之,對紅塵之事再無興趣,而是遊山玩水,給自己起了個法號「知和子」,後來大家再也沒見到他,不知去了哪裡;或者說,他真的去尋找那個和神國去了。關於烏托邦,在唐人的腦海里主要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類似於「桃花源」的類型,如晚唐盧肇所著的《逸史》記載:信州李虞與秀才楊棱游華山,至幽谷,發現一小洞,鑽進去後,行了幾里,又至一洞口,穿越之後,豁然開朗,川岩草樹,不似人間,亦有耕種的人點綴眼前。耕者見二人後甚驚異,通報洞主。在交談中得知,洞主叫杜子華,逃避魏晉亂世,居住於此,已數百年,而不知有隋唐。

第二種描述的則是純粹的仙境了,如晚唐穀神子所著的《博異志》中著名的《陰隱客》一篇,主人公意外地進入到地心世界:唐中宗神龍元年,房州竹山縣百姓陰隱客,在其莊園打井已有兩年,深挖了一千餘尺,依舊不見有水。陰隱客不放棄,叫工人繼續穿鑿。工人挖著挖著,忽聞地下有雞犬之聲,又鑿數尺見一石穴,工人鑽進去後,「初數十步無所見,但捫壁傍行,俄轉有如日月之光,遂下,其穴下連一山峰,工人乃下山,正立而視,則別一天地日月世界……」也就是說,工人意外地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千岩萬壑,石如碧玉,每處岩壑中,都有放射光芒的宮闕,四周有大樹,樹榦如竹,一節一節,葉似芭蕉,花呈紫色,有五色蝶,翅大如扇,飛舞其間;更有五色鳥,身長如鶴,翱翔其上……井底異境被發現在房州竹山即現在的湖北十堰市竹山縣。按故事中的描述,這個異境叫「梯仙國」,當那個工人尋路回到人間時,發現自己置身於房州北三十里孤星山頂洞中。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