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瘋狂的石頭

唐朝中期,在一次戰鬥中,有這樣一個細節發生:

唐滄景節度李同捷叛,王智興帥徐泗兵討於棣州。時同捷遣一能言者,披短褐,坐於城上戰棚罵智興,軍吏恥之,智興蒙衣掩耳,不忍聞。有一卒曰:「此可用拋石擊去其首。」智興喜曰:「若中,賞汝千萬金!」乃具拋發一石,正中其首,隨石迸落。軍中歡叫,城上飛動。 (《獨異志》)

正如我們所知,安史之亂後,進入藩鎮割據的中唐時期。作為地方軍政首腦,一些地區的節度使擁兵自重,對抗朝廷,成為時局最顯著的標誌。本故事中的李同捷之變,即發生在這一時期。李同捷是橫海節度使李全略之子,全略於唐敬宗寶曆二年(公元826年)死去,李同捷跟那個時代的地方大員之子一樣,越過朝廷,擅自接班,自己任命自己為節度使。但朝廷一直未承認。到了唐文宗大和元年(公元827年),朝廷為消除此患,欲調李同捷為兗海節度使,伺機收拾。李同捷拒絕。入夏後,朝廷有所行動,以武寧節度使王智興為主帥,領軍三萬,攻擊李同捷。大和二年春(公元828年),王智興率軍攻至棣州(今山東惠民)。本條所載之事正發生在這一背景下。

王智興是當時第一流名將,此次進攻叛軍,是他主動向朝廷提出的,朝廷很愉快地批准,因為在當時這樣的情況是不多見的。在棣州合戰中,雙方拼得甚是激烈,城上飛箭如雨,雷石如雹,城下士兵銜刀而進,攀爬雲梯,向城樓衝擊。交戰中,棣州有三座城門被攻城士兵焚毀。李同捷見此城難保,乃出一計,叫一能言者,坐於城頭的戰棚中,對著城下的王智興大罵,具體罵了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按照記載:「軍吏恥之,智興蒙衣掩耳不忍聞。」由此可見,所罵之語當是令人極為惱怒的。面對辱罵,一時又沒什麼辦法,正在王智興鬱悶時,身邊有名士兵給他出了個主意:「何不用拋石車把城頭上那個傢伙幹掉?」

「拋石車?」王智興大喜,說,「若擊中,我必有重賞!」

隨後,一輛拋石車被運到城下。拋石車,古代攻城時最常用的武器。唐朝時,拋石車分大型和小型兩種。大型的拋石車,需要上百人操作,每次拋出的石塊多且重,目標是城頭上的士兵;小型的,大約十幾人操作,一般攻擊目標比較明確,多為城上敵軍首領。在本故事中,被推來的拋石車當為小型的。在士兵的操作下,一塊石頭猛然拋出,飛向城樓,那個正在謾罵的敵軍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已被擊中,掉下城樓。王智興的士兵歡呼雀躍,攻城更急,遂下此城。

但李同捷跑了。或者說,他當時根本就沒在棣州城裡。進軍之初,王智興命令士兵自行攜帶五個月的糧食,意欲在秋天到來之前結束戰鬥。但沒想到戰事進行得頗為艱難。後來,朝廷又陸續派出人馬,這些大軍會集於山東平陰,兵力迫近六萬,隨後平叛工作才得以深入。轉年春,李同捷的老巢滄州失陷,同捷投降。李投降後,被朝廷派來的官員押赴長安。路途中,官員擔心犯人被劫,又欲保頭功,遂將李秘密處決。

在平息李同捷的叛亂中,王智興功勛顯赫,尤其在前期,向朝廷自請率軍平叛,堅定了長安方面的決心。在此之前,他還參與了平息平盧節度使李師道的叛亂。不過,最後的結局令人唏噓:這樣一個平叛功臣,到了晚年時,也不再聽從來自長安的命令了。事實上,在唐穆宗長慶年間,他有過一次妄自行動了。當時,朝廷以其勇於作戰,命他帶徐州兵去平息幽州之亂,當時他的職位是武寧軍節度副使。這時的武寧軍節度使是憲宗時的宰相崔群,崔群向朝廷密報王有尾大不掉的危險,被王智興得知,奔回徐州,將崔群驅逐,並斬殺多人。長安方面沒辦法,而且在當時,於武功方面,也確實沒人能降伏智興,所以最後被迫授其武寧軍節度使的官職。

在棣州,一塊石頭砸向城頭;而整個大唐王朝,在那個時期的場景是:無數石頭瘋狂地砸向長安。長安,在割據的軍人眼裡只是個紙架子,聽其命令,是給面子;不聽,又奈我何?於是,可以做這樣的設想:若太宗世民皇帝穿越時空,來到中唐,各地那些驕縱的傢伙們還敢如此蠻橫么?有時候,或者說更多時候,王朝的魅力其實就是君王個人的魅力,王朝的威嚴就是君王個人的威嚴。

上面記述的故事發生在唐文宗大和二年。其實,早在四年前的唐穆宗長慶三年,就有人奇異地發現有一股軍隊行進在前去平叛的途中了。怎可能?!難道他們行進在時光隧道里嗎?但唐人薛用弱在《集異記》中告訴我們,確實有人發現了那支奇異的軍隊,按照作者的判斷,那支軍隊有可能是陰兵:「陰北把關,南御並山濱濟,空闊百里,無人居。地勢險厄,用兵者,先據此為勝。迄今天陰日暮,鬼怪往往而出。長慶三年春,平盧節度使薛蘋遣衙門將劉惟清使於東平,途出於此。時日已落,忽於野次,遙見幕幄營伍,旌旗人馬甚眾,煙火極遠……」說的是該年平盧節度使薛蘋派部將劉惟清去山東東平公幹,當他進入平陰地界時,意外地看到前方荒野中行進著一隊大軍。劉惟清以多年的軍中經驗進行推算,這隊人馬大約有五六萬人。在當時,各地藩鎮雖然強勢,但一個地方的總兵力也不會達到這個數字。他很奇怪,正欲看個究竟,恍惚中感到一個身著喪服的人來搶劉惟清的馬。他全力與那人搏鬥,後來那人消失不見,荒野中的五六萬大軍也奇異地沒了蹤跡。四年後,李同捷發動叛亂,朝廷組織各路兵馬去平叛。令人驚悚的是,彙集在一起的大軍五六萬人,正是經平陰深入李同捷的地盤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