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浮現的臉

《全唐詩》第二七九卷,載有一首《河中府崇福寺看花》,作者是詩人盧綸,他也是中唐時期著名的「大曆十才子」之一。詩是這樣寫的:「聞道山花如火紅,平明登寺已經風。老僧無見亦無說,應與看人心不同。」本故事即發生在崇福寺附近。崇福寺在山西河中府的治所蒲州。但故事跟如火的山花沒什麼關係。

唐文宗開成年間,蒲州有小吏於晚上巡夜。

是夜天晴,月朗星稀,小吏提燈巡夜,唯有長街漫漫,靜謐無人。行至景福寺前街,小吏忽見一人,盤坐在寺牆之下,低著頭,雙臂抱膝,寂然不動。

小吏甚懼,他看到那人全身甚黑。

雖開始驚懼不已,但畢竟乾的就是巡夜的差事,於是低聲問道:「誰?!」

黑衣人一點反應也沒有。

小吏再次呵斥,仍不作答,乃逼近。那人忽地抬起頭來,直視小吏。後者一哆嗦,見黑衣人面貌極為怪異,臉足有數尺長,瘦削白皙,與身上之黑形成強烈對比。由於黑色的身體融於夜色中,而使得那張白臉彷彿孤自懸浮在空中一般。

這樣一張可怖的臉,在黑夜中慢慢抿起了嘴角……

小吏大叫一聲,昏倒在地。過了很長時間,他才慢慢醒來,四周觀望,那怪人早已沒了蹤影。小吏更懼,再無心思巡夜,飛奔而去。黑夜中的唐朝蒲州,長長的大街上,留下小吏飛奔而過的驚懼的足音,一直傳至現在。

開成中,河東郡有吏,嘗中夜巡驚街路。一夕,天晴月朗,乃至崇福寺前,見一人挽而坐交,臂擁膝,身盡黑,居然不動。吏懼,因叱之,其人挽而不顧。叱且久,即撲其首,忽舉視,其面貌極異,長數尺,色白而瘦,狀甚可懼。吏初驚仆於地,久之,稍能起,因視之,已亡見矣。吏由是懼益甚,即馳歸,具語於人。其後因重構景福寺門,發地,得一漆桶,凡深數尺,上有白泥合其首,果街吏所見。 (《宣室志》)

結果很是意外:後來有一年,重修崇福寺寺門,挖地基時,在深處發現一隻油漆桶,桶口被白泥所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