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鬼肉

太原人王方平,以孝著稱,其父病危,他侍奉床前,一個多月沒睡個踏實覺。此日實在疲倦,坐在父親床邊睡著了,忽夢二鬼,聽到這樣的對話:

鬼一:「可入其父腹中,奪其性命。」

鬼二:「怎麼進?」

鬼一:「等他喂其父粥時,我們隨粥而入。」

鬼二:「妙。」

王方平於夢中驚醒,甚覺詭異。聰明的他,做了一下手腳:將盛粥的碗穿了一個洞,以手指堵著,將粥倒入後,又把一個小瓶子放在手指下。在喂其父粥時,悄悄將手指移去,於是那粥流入瓶中。王方平迅速將瓶子蓋上,投入鍋中,以猛火煮沸,後打開瓶子,見裡面漂著很多肉。

太原王方平,性至孝。其父有疾危篤,方平侍奉藥餌,不解帶者逾月。其後侍疾疲極,偶於父床邊坐睡,夢二鬼相語,欲入其父腹中。一鬼曰:「若何為入?」一鬼曰:「待食漿水粥,可隨粥而入。」既約,方平驚覺,作穿碗,以指承之,置小瓶於其下,候父啜,乃去承指,粥入瓶中,以物蓋上,於釜中煮之百沸一視,乃滿瓶是肉。父因疾愈,議者以為純孝所致也。  (《廣異記》)

瓶中之肉就是鬼肉吧!

鬼肉什麼味道?遍查古代志怪筆記,無有提及。在本故事中,假如王方平膽子再大些,倒可以把難得一見的煮熟的鬼肉吃掉。見鬼已令人恐怖,而坐在那裡吃鬼肉,更是令人無法想像。吃者的牙齒會打寒戰嗎?吃完鬼肉,可以延年長壽,還是會立即身亡?我們不得而知。順便說一下,這是古代志怪筆記中唯一一則提到鬼肉的故事。

同在太原,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發生,它被記載於《宣室志》中,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沒那麼幸運了。當時,宰相裴度任太原留守,有部將趙某,得了病熱。一日黃昏,其子在室中為父親煮葯。床榻上的趙某,忽見一黃衣人穿門而來,側身於葯鼎邊,取出一囊,往葯鼎里傾倒白色葯屑,隨後悄然而去。但其子似乎沒有發現。趙某感到恐怖,將此事告訴其子,遂叫他將所煮之葯倒掉,再煮新葯。剛煮沒多長時間,趙某又見黃衣人進來,再次將白色葯屑倒在鼎里。趙某又令其子將葯倒掉重煮。如此多次。第二天,其子又為父親煮葯,但趙某睡著了,後其子將父親喚醒,趙某似乎忘記了昨日鬼影之事,沒有查看,就將湯藥一飲而盡。沒幾天,趙某就死去了。在這個故事中,鬼得逞了。

上面兩個故事是鬼加害於人的,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則有一起相反的事例:當時,有官員李重,平生好酒,因事被免職,退居河東郡蒲州。

好酒的李重每每自飲,漸漸有疾纏身,很快就病倒了,後來病情加深。這天傍晚,他突然感覺自己要不行了,於是叫僕人把庭院的大門關上。李重是想把死亡氣息關在這暮色濃重的院子里嗎?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與死亡有關的空氣。突然,庭院中有聲響,李重越窗而視,見一人身著紅衣,出現在院子里,來人正是他的朋友侍御史、河西令蔡行己。他的身後跟隨著一人,此人著白衣,奇怪或者說可怕的是,那人的白衣是一層一層的,如白幡,具體地說,其白衣是棉花製成的。棉花被認為是北宋以後才被引進中原而普遍種植的,唐朝時雖市面上也有賣棉花的,但相當昂貴。李重雖很愕然,但因老友蔡行己在前,所以還是在床上掙扎著喊道:「有請蔡侍御!」

這時候,蔡行己與那白衣人已進來了,前者拱手道:「李大人。」

李重叫人為其設座,迎為上賓。但異象馬上就出現了:「蔡行己」於頃刻間身體暴長,手腳及嘴鼻也隨著身體而長。在室內昏暗的光線中,李重再看,那紅衣人似乎已不再是蔡行己了。事情就是這樣。李重心中怪異,正思忖著,突然感到自己的身體輕盈了一些,不再像先前那樣沉重了,於是慢慢靠著牆壁坐起來,問:「我病了有些日子了,現已卧床,是不是活不了多久了?」

「非也。您的病快好了。」紅衣人指著白衣人說,「這是我弟弟,最善卜算,請他為你算算。」

白衣人從懷中取出一隻小木猿放在榻上,木猿竟可前後蹦跳,蹦到第四下時,停住了。白衣人說:「卦已成。不要擔心您的病,您能活到六十二歲,但這當中還會有災難。」

李重大喜,似乎忘記了異象所帶來的驚恐,問紅衣人:「您喝酒嗎?」

紅衣人:「您有盛情,我哪敢不飲。」

李重叫人上酒,將酒杯放到紅衣人和白衣人面前,二人道:「我們有自己的酒杯。」說著,他們分別從懷裡掏出一隻銀白色的酒杯,倒上酒後那杯搖晃不定。李重細看,竟是紙杯!這時一股涼氣從他背後冒起。

紅衣人與白衣人各喝了兩杯酒,將紙杯收入懷中,起身告辭。白衣人對李重說:「您病好後不要輕易飲酒,否則禍將上身。」說罷,他們在李重的注視下往大門走去,慢慢地消失了身影。但門始終是鎖著的。

李重的病很快就好了。這個故事也見於《宣室志》。在故事中,李重最後還是忘記了白衣人的告誡,暢飲如初。當年他被貶為杭州司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