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販茶奇遇記

講一個離奇而且很有意思的故事,它發生在唐朝時的一批茶葉販子身上。

唐玄宗天寶年間(公元742年—756年),安徽壽州大茶商劉清真帶著十九個員工,運送大批茶葉去洛陽、長安一帶販賣。他們這趟生意帶了多少茶葉呢?按記載,每人「一馱」(相當於現在的一百多斤)。劉清真作為老闆,自己當乘馬指揮押送,他的十九個員工每人「一馱」,以此計算,共帶了一千九百斤茶葉,可以說是個巨大的數字了,而且唐朝時壽州茶很有名,這趟買賣當價值不少銀子。

一路上,劉清真帶人押送著貨物,曉行夜宿,十分謹慎,於此日進入河南陳留地界,終於遇見了強盜(請注意:這是本故事中的第一個轉折)。還好,這伙盜賊人不是很多,加上劉清真等人拚死保護(他們應該都帶著防身兵器),茶葉未被搶走。但聽路人說,陳留一帶不是很太平,不時有過往客商被劫。為了安全起見,劉清真聽從了一位當地人的勸說,改變了方向,不再西行洛陽、長安,而是一路北折,往魏郡方向而去。魏郡在唐朝時屬河北道魏州,治所在河北大名,人口眾多,在當時很是繁榮。在去魏郡的路上,他們又遇到一位老僧(這是第二個轉折),同行了一段路,熟悉起來,即將分別時,老僧勸他們不要去魏郡了:「那裡未必是佳處,還是去山西五台吧。」老僧說。

「去山西五台?」劉清真問。他心裡想,這裡距五台路途太遠了。最主要的是這些茶葉是不是適合販賣到那裡。

老僧見其猶豫不定,又說:「若諸位嫌遠,不妨先跟我回寺,以作商議。」

劉清真等人認為:此行一路疲憊,到寺里休息兩天後再擇地趕路確也不遲。另外,還有一點,對佛道都很感興趣的劉清真,觀老僧之貌,聽其談吐,認為來歷不凡。於是他們去了幾里外的老僧修行的寺院。

寺院不大,但甚肅穆。入寺之後,老僧整日為眾人講經論法,說得劉清真等人悟性頓開,最後的結果甚是令我們驚異:那一行人竟都有了遠離塵世之念。雖沒剃度,但劉清真等二十名茶葉商人住在了寺里,終日伴隨老僧左右,一住就是二十年。

這老僧到底是幹什麼的?

這一天,老僧對劉清真說:「最近當有大魔出現,你們一定會受到它的禍患,需要提前防備,否則會壞大家的修行。」說罷,叫劉清真等人跪於地,他含水而噴,口中念咒,劉清真等人就慢慢變成了石頭。但他們的心裡都很明白,只是不能移動。很快,有來自山西代州的捕快數十人路過劉清真等人所在的寺院,在寺院里轉了一圈,唯見群石寂靜,縈繞荒草,於是很快就離去了。當晚,老僧又以水相噴,劉清真等人恢複人形。劉清真知道,如果不化為石頭,也許會有一場無法預知的劫難。而為老僧所解,其人真乃神靈,眾人此後更是苦習佛法,精進不少。

一個月後,老僧又道:「大魔又起,必定會全力搜索你們,怎麼辦呢?我想把你們送到一個很遠的地方,你們都去嗎?」

劉清真等人點頭(第三個轉折開始了)。

老僧令他們閉上眼,稱這是一次秘密的飛行。隨後,他又說:「你們記住一點,在飛行過程中不要睜眼看,否則將壞大事。當你們覺得落在了地面上,再睜開眼。如果你們落在山裡,幸運的話,會在周圍發現一棵奇樹,你們可庇於樹下。而樹上當會長出靈藥,你們食後,自有奇蹟發生……」

劉清真等人每人被賜一顆藥丸。老僧說:「吃了它,你們這些天就不會再感到飢餓,而會思索:只有深奧的佛法,才是超塵脫俗的橋樑。」

劉清真等人一起拜謝老僧,隨後閉上眼睛。

唐天寶中,有劉清真者,與其徒二十人於壽州作茶。人致一馱為貨,至陳留遇賊。或有人導之,令去魏郡。清真等復往,又遇一老僧,導往五台,清真等畏其勞苦。五台寺尚遠,因邀清真等還蘭若宿。清真等私議,疑老僧是文殊師利菩薩,乃隨僧還。行數里,方至蘭若,殿宇嚴凈,悉懷敬肅。僧為說法,大啟方便,清真等並發心出家,隨其住持,積二十餘年。僧忽謂清真等曰:「有大魔起,汝輩必罹其患,宜先為之防,不爾,則當敗人法事。」因令清真等長跪,僧乃含水遍噴,口誦密法,清真等悉變成石,心甚了悟而不移動。須臾之間,代州吏卒數十人詣台,有所收捕,至清真所居,但見荒草及石,乃各罷去。日晚,老僧又來,以水噀清真等,成人。清真等悟其神靈,知遇菩薩,悉競精進。後一月余,僧云:「今復將魔起,必大索汝,其如之何吾?欲遠送汝,汝俱往否?」清真等受教。僧悉令閉目,戒云:「第一無竊視,敗若大事,但覺至地,即當開目。若至山中,見大樹,宜共庇之。樹有葯出,亦宜哺之。」遂各與葯一丸云:「食此便不復飢,但當思惟聖道,為出世津梁也。」言訖作禮,禮畢閉目。冉冉上升,身在虛空,可半日許,足遂至地,開目,見大山林,或遇樵者,問其地號,乃廬山也。行十餘里,見大藤樹,周回可五六圍,翠陰蔽日,清真等喜云:「大師所言奇樹,必是此也。」各薙草而坐。數日後,樹出白菌,鮮麗光澤,恆飄飄而動。眾相謂曰:「此即大師所云靈藥。」采共分食之。中有一人,紿而先食盡,徒侶莫不慍怒,詬責云:「違我大師之教。」然業已如是,不能毆擊。久之,忽失所在,仰視在樹杪安坐,清真等復云:「君以吞葯故能升高。」其人竟不下。經七日,通身生綠毛,忽有鶴翱翔其上,因謂十九人云:「我誠負汝,然今已得道,將舍汝,謁帝於此天之上,宜各自勉,以成至真耳。」清真等邀其下樹執別,仙者不顧,遂乘雲上升,久久方滅。清真等失葯,因各散還人間。中山張倫親聞清真等說云然耳。 (《廣異記》)

劉清真等人閉上眼後,真的冉冉升起,飛空而去。半日後,他們感到腳踩到了地面,這才睜開眼,見山林一片,有樵夫過來,於是相問,才知道已到江西廬山。他們往前走了一陣,果見一棵大樹,翠枝蔽日,劉清真大喜:「大師所說的奇樹,當是它!」

於是,眾人在樹下打坐。幾天後,樹榦上就真的長出一隻白蘑菇,鮮麗光澤,飄然而動。眾人異口同聲:「這就是大師所說的靈藥吧!」

當時的計畫是:把白蘑菇採下來,二十個人一起分食。但其中一人,趁大家不注意,一口把白蘑菇全給吞下去了(這是第四個轉折),包括劉清真在內的其他人大驚,隨即責問那人為什麼違背大師之教。但已是事實,打那人一頓也沒什麼用了。正在大家鬱悶時,那人突然消失不見,隨後再看,見其端坐於大樹的一根枝條上。

劉清真說道:「難道是因為你一個人吃了白蘑菇而高升了嗎?」他叫那人下來。

那人似乎沒聽到,就是不下來。就這樣,一連過了七天。七天後,奇怪的事發生了:在枝條上端坐的那人,身上竟長出綠毛!隨即有仙鶴飛來,於樹上盤旋。這時,那人對樹下的劉清真等人說:「我確實負了你們。不過,我現在真的得道啦!我就要離開你們了,去謁見天帝。你們今後要繼續努力啊,爭取早一天像我這樣,成為一個真正而出色的神仙。再見!」劉清真等人懇請他下來相別,但那人沒搭理他們,自己乘雲飛去,一點點消失在大家的視野里。劉清真等十九人沮喪至極。

那個人就這樣獨自竊食了神奇的丹藥。

我們作一個插曲。關於竊食丹藥而成仙的故事,在唐朝還有一例:山西蒲州永樂縣,有座叫道凈院的道觀,唐文宗時代,有道士鄧太玄在該道觀煉丹。多年之後,雖丹藥煉成了,但擔心藥力不濟,所以當時未有服用,而是叫弟子收藏起來,由道士一同監管。鄧太玄死後,其門徒周悟仙成為道觀的管事。轉眼到了宣宗時代,一個叫侯道華的蒲州人出現在道觀門前。他說自己好道,願意入觀侍奉周悟仙,別無所求。周悟仙自然高興,於是將他留下。侯道華殷勤備至。觀中道士也都使喚他,有什麼累活皆令其干,侯道華絲毫沒有怨言,而是很愉快地做這些事情。他喜歡子史經典,幹活之餘,手不釋卷,每每大聲朗誦出來。眾道士問之緣由。侯道華回答:「天上沒有懵懂無知的仙人啊。」眾道士張大嘴巴:「你的意思是,你將來能成仙?太有意思了。」侯道華笑而不語。順便說一句,當時蒲州盛產大棗,甘甜純脆,為唐朝之冠。據說,在當年所收之棗中,會有一二個沒核的,而誰吃到它,則有大幸運。奇怪的是,邋邋遢遢的侯道華一連三年,都神奇地吃到了無核棗。這天早晨,侯道華幹完了觀里的活,拿著斧子去修古松的垂枝,觀中道士不解其意。轉天,周悟仙和群道士發現侯道華不見了。大家在古松下發現一張桌案,上面有一杯水,還有一雙鞋子,侯道華的衣服就掛在他昨天修剪的松枝上:他飛升成仙了。當時是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五月二十一日。就是這樣,鄧太玄所煉的丹藥被偽裝成僕人的侯道華竊食了。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個細節:即侯道華說過一句話:「天上沒有懵懂無知的仙人啊。」在南宋時代,詩人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點到了這個片段。在筆記中,詩人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