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貝編:佛法記 地獄變

唐朝時,除了武宗皇帝於會昌年間一度滅佛外,其餘時期佛教盛行。作為佛畫技術特別發達的時代,唐朝時的很多畫家本身也是佛教畫家,如閻立本、吳道子、王維、盧楞伽等人,至於周昉、張萱、韓干、張璪等以畫仕女、駿馬、松石著稱的大家,也經常在寺院里作佛畫。當時,佛畫呈現出世俗化的特點,比如寺院中的釋梵天女,就是著名歌妓小小的寫真。說到佛畫,主要包括卷畫和壁畫,其中又以壁畫為主。段成式本人即信奉佛教,在長安為官時,游遍各寺院,與寺院里的高僧關係甚佳。在《酉陽雜俎》中,他記述了長安諸寺壁畫的情況,所留資料特別珍貴。此外還披露了不少隱秘的故事,其中一則被塵封在歷史深處的舊聞是:著名畫家吳道子,招募刺客刺殺年輕有為的新銳畫家皇甫軫的事件:

常樂坊趙景公寺,隋開皇三年置,本曰弘善寺,十八年改焉,南中三門裡東壁上,吳道玄白畫《地獄變》,筆力勁怒,變狀陰怪,睹之不覺毛戴,吳畫中得意處。又,宣陽坊凈域寺,本太穆皇后宅,寺僧云:「三階院門外,是神堯皇帝射孔雀處。禪院門內外,《游目記》雲王昭隱畫。門西裡面和修吉龍王,有靈。門內之西,火目葯叉及北方天王,甚奇猛。門東裡面賢門也,夜叉部落。鬼首上蟠蛇,汗煙可懼。東廊,樹石險怪,高僧亦怪。西廊,萬壽菩薩。院門裡面南壁,皇甫軫畫鬼神及雕形,勢若脫。軫與吳道玄同時,吳以其藝逼己,募人殺之。」

按段成式隻言片語的記載,可以試著推測一下這個故事:這天午後,吳道子正在長安平康坊的一個酒樓喝酒。平康坊是長安歌妓聚集的地區,坊內有名寺菩提寺,是吳道子留下壁畫最多的寺院:食堂前東壁上畫有《色偈變》和《禮骨仙人圖》,畫技精湛,「天衣飛揚,滿壁風動」;佛殿內槽後壁上,畫有《消災經》,樹石古險,令人稱奇;佛殿內槽東壁上,畫的則是《維摩變》,亦不落俗套。這座寺院之所以吸引吳道子,一是因為它坐落在平康坊地區,附近多娛樂場所;二是因為這裡的主持深知吳道子的嗜好,總是在兩廊下陳列美酒,吸引其到來。但值得一提的是,吳道子雖在平康坊菩提寺內留有畫跡最多,卻沒留下其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

吳道子最傑出的作品正在平康坊的這家酒樓上悄然醞釀,只是吳當時並不知曉。此時,他對面坐著徒弟王耐兒。在此之前,好不容易尋著吳道子的王耐兒說:「不是弟子著急,是寧王著急。前幾天寧王到常樂坊趙景公寺看您創作的進展,發現壁上空無一筆。而三天後,寧王是要陪皇帝陛下參觀該寺的。」

「我心中自是有數……」半醉中的吳道子暗自嘀咕,這幾天光在平康坊買醉,一時竟忘記了寧王令其作畫的事兒。

「另外,有件事不得不跟您說一下,由於這幾天找不到您,寧王很著急,所以已邀請皇甫軫在西壁上另作《地獄變》了……」王耐兒道。

「皇甫軫?!」這下吳道子的酒全醒了,他徹底想起來了:半個月前,繪畫愛好者、皇帝的哥哥寧王確實親口跟他交代過一事,要他在趙景公寺南中三門的東壁上繪一幅《地獄變》,不過當時並沒說皇帝要參觀。現在,聽徒弟說又請來了皇甫軫與他同繪《地獄變》,這實在叫人煩惱。這個皇甫軫他是知道的,是長安最近冒出的畫壇新星,由於技藝精湛,年輕且帥,很具人氣,甚至有人預言:不出幾年,此子當為領一代風騷者。

吳道子自言自語說:「三天後?時間似還可待……」

王耐兒吃驚地望著吳道子。他自是知道,《地獄變》為佛教題材,畫面內容為厲鬼諸魔、刀山火海,以警示人們在生前積德向善,否則死後當下地獄,受盡折磨,該題材鬼怪眾多,展現的是地獄陰森恐怖的場景,甚為難畫,即使是有經驗的畫師,從構思、起稿、勾描,再到上色、完工,至少也需要十來天的時間,而吳道子只說三日後能完工,莫不是在說醉話?

只說吳道子。轉天晚上,他坐在趙景公寺南中三門東壁旁的禪房裡,陷入巨大的迷思中。趙景公寺在當時算不上長安頂級寺院,大約只排在中游位置吧,在吳道子到來前,關於該寺最有名的新聞是:其寺前街有一古井,俗稱八角井,其水甚甜。唐中宗年間,安樂公主路過於此,叫侍女以金碗於該井取水,碗墜而不出,一個多月後,竟現於長安城外的渭河。據說後來到了唐憲宗元和年間,又發生過一件這樣的事。為了使寺院上水平,得到香客們的光顧,主持花重金請來吳道子為其畫壁。

但是,自從昨天下午奔回趙景公寺到現在,一天半過去了,吳道子站在東壁面前,感到靈感枯竭,一筆也沒畫出來。這讓一直守在身邊的徒弟王耐兒以及負責上色的畫工們感到十分奇怪,往日吳道子可不是這樣的:不久前,吳道子在崇仁坊資聖寺,於深夜秉燭醉畫《維摩變》,一夜而成,震驚長安。可是現在呢,師父似乎光在壁下愣神了。白天時,吳道子聽到西壁一側人聲喧鬧,知道皇甫軫正在作畫,他本想過去看看,但雙腳最終還是被一種強烈的自尊和嫉妒束縛住。午餐時,一身白衣的皇甫軫前來拜見,面對年輕的皇甫,一臉鬍子的吳道子第一次感覺自己老了。這一年他整整五十歲了。說起皇甫軫,他出身寒微,但極富繪畫天分,又肯下功夫,所以上升勢頭很快,其成名作是一年前繪於宣陽坊凈域寺南壁上的《鬼神圖》,他畫的鬼神甚為逼真,勢若脫壁,引得眾貴族和香客參觀,幫助該寺掙得大量金銀。在此之前,該寺因有蛇妖作祟的消息,香火已是很冷清了。皇甫軫在該寺作畫後,其香火重新旺盛起來。在此之前,長安各寺院的競爭已達到白熱化程度。京西持國寺為招引香火,聲稱他們砍伐寺前槐樹時發現奇事,每一片木頭上都有一名佛教天王的形像。儘管人們指責是假新聞,但該寺還是火了一把。

與卷畫比起來,吳道子更愛於寺院作壁畫,面對偌大的牆壁,信筆而就,無拘無束。他往往不打底稿,一氣呵成。每逢此時,觀者如雲,為長安盛事。幾年下來,從洛陽到長安,眾多名寺都留下吳體畫跡。但現在,他感到一種危機。事實上,兩個月前,在光宅坊光宅寺的曼殊院作《變形三魔女》時,他就覺得有些力不從心了。當時,皇甫軫在菩提寺剛畫完一面《凈土變》,引起很大轟動,平康坊的歌妓紛紛停業而擁向菩提寺,為的是一睹帥氣的皇甫才子和他絕佳的作品。得到這個消息後,吳道子很傷感。而現在,年輕且才華橫溢的皇甫軫就在寺院的西壁作畫,與他同寺較量。愛穿白衣的皇甫後生彷彿一堵風動的牆壁,壓得吳道子喘不過氣來。慢慢地,吳道子的腦海里,閃過一個刺客的形象。

我們都知道,唐朝開元時期的大畫家吳道子無所不精,尤以畫神鬼佛怪著稱。早些年間他的生活很不如意:幼時喪父,生活貧寒,曾在洛陽跟書法家張旭、賀知章學狂草,半途而廢。學書法不成,改學繪畫。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次改行是非常正確的。幾年過後,他畫技已精,但仍無名聲。加上仕途渺茫,搞得吳道子很鬱悶。正在這時候,一位朋友給他出主意:何不去長安碰碰運氣?

「去長安?」吳道子迷惑地問。

在吳道子決定招募刺客刺殺皇甫軫時,是否想到年輕時的自己呢?當年吳道子來到長安後,沒兩年便名滿京師,與仕女畫第一高手張萱並稱畫壇的雙子星座。如果說張萱為人謙和,對於貴族婦女繪畫的要求每求必應;那麼成名後的吳道子就比較傲慢了,從不肯輕易為當朝大臣作畫,以致氣跑了幾位宰相,甚至包括張九齡這樣的角色。

回到趙景公寺。在第三天,吳道子面對牆壁,依舊無從入筆。在他茫然之際得到刺客得手的消息,他一時間不知道幹了些什麼。這天晚上,他在月光下問自己:不是要畫《地獄變》嗎?這一題材不正是勸人向善以免死後下地獄嗎?可自己又做了些什麼?刺客那邊傳來的消息是:皇甫軫是在長安城外的曲江參加一個夜宴時被刺於夏夜的花叢中的。吳道子彷彿看到皇甫軫白衣濺血,那血漸漸地與夜晚的芙蓉花色融為一體,那麼艷麗。吳道子狂叫一聲,響徹幽深的趙景公寺。

轉天上午,玄宗皇帝就要和他的哥哥寧王遊覽該寺了。而在前一天晚上,在悔恨的心情下,吳道子畫出了他繪畫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地獄變》。一百多年後,段成式參觀趙景公寺,親睹該作品,感慨不已,留句如下:「慘淡十堵內,吳生縱狂跡!風雲將逼人,鬼神如脫壁……」吳道子的《地獄變》並未上色,只是白描的作品,現在我們已無法得知畫面究竟是怎樣的了,但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事實,想像畫面上的地獄厲鬼的形貌和被厲鬼鎖拿的新死之人的表情:玄宗皇帝和他的哥哥寧王觀看完《地獄變》後,均驚恐不已,寒毛倒豎,很快即離開該寺。隨後,趙景公寺迎來了它的輝煌時代:因這《地獄變》,使得前來燒香施捨的長安士民絡繹不絕,他們在吳道子的畫中曉得了地獄之可怕,前來施捨金錢為的是死後不墜入這恐怖的幽冥中;而很多整日殺生的屠夫漁戶,看到那壁畫之後也為之改行了。

在萬眾擁向常樂坊趙景公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