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壺史:道術奇談 剎那光陰

仙境一時,人間多年,似乎是這樣,如《酉陽雜俎》所記:

貝丘西有玉女山,傳雲晉泰始中,北海蓬球,字伯堅,入山伐木,忽覺異香,遂溯風尋之,至此山,廓然宮殿盤郁,樓台博敞。球入門窺之,見五株玉樹。復稍前,有四婦人,端妙絕世,自彈棋於堂上,見球俱驚起,謂球曰:「蓬君何故得來?」球曰:「尋香而至。」遂復還戲。一小者便上樓彈琴,留戲者呼之曰:「元暉,何謂獨升樓?」球樹下立,覺少飢,乃以舌舐葉上垂露。俄然有一女乘鶴而至,逆恚曰:「玉華,汝等何故有此俗人!王母即令王方平行諸仙室。」球懼而出門,回顧,忽然不見。至家,乃是建平中,其舊居閭舍皆為墟墓矣。

主人公是西晉泰始年間的蓬球,他是山東北海即今之昌樂人,一日入山砍樹,聞香而尋,看到玉宇瓊樓,有美女四人自彈自娛,蓬球上前搭訕,有一仙女駕鶴而來,喝道:「這裡怎麼會有俗世之人!西王母馬上派王方平巡察各仙山了,你們要注意!」後來,蓬球回到家,已經是後趙石勒建平年間了,自己家的宅子已變為廢墟墓地了。

故事中,駕鶴而來的姑娘提到王方平。此人是中國古代由人而修鍊成仙的典型,也是豐都「鬼城」的關鍵人物。他是東漢桓帝時人,精通天文和占卜,做到中散大夫一職。後放棄官位,入豐都縣山中修鍊。在三國魏國青龍初年與另一位修鍊者陰長生一起升仙成功,登上天境。王的故事在東漢以後頗有影響,成為普通人在毅力和信念的支持下羽化成仙的成功例子。自那以後,從魏晉六朝開始,到唐宋,很多人都前往豐都尋找王方平的登仙處,其中包括唐朝的呂純陽即後來傳說中的呂洞賓。由於陰長生和王方平曾在豐都修鍊,人們並稱其為「王陰」,又稱「陰王」,後代稱豐都,漸漸將其演化為「鬼城」。在本故事中,王方平顯然在天上混得不錯,已成為西王母的巡遊使者。

此類故事為志怪筆記所常載。同在《酉陽雜俎》中,還記載了一個類似的故事:衛國縣西南有瓜穴,冬夏常出水,望之如練,時有瓜葉出焉。相傳苻秦時有李班者,頗好道術,入穴中行三百步,廓然有宮宇,床榻上有經書,見二人對坐,鬚髮皓白。李班前拜於床下,一人顧曰:「卿可還,無宜久住。」李班告退而出。到了穴口處,看到有瓜數個,想取摘下來,不料瓜卻化為石頭。尋著原來的道路,回到家中,家人說:「班去來已經四十年了。」

這類傳說的濫觴有可能出自南北朝時劉義慶所撰《幽明錄》,在其書中記載了劉晨、阮肇天台山迷路遇仙的故事。相比起來,蓬球和李班實在是不走運,人家劉晨、阮肇山中遇見仙女後,成了親,還過了性生活,雖然最後返回凡間,也不白遇仙一場。而蓬球呢,瞎轉悠了一圈;至於李班,仙是遇到了,但最後什麼都沒得到,想吃個瓜,還變成了石頭。

按照上面故事所講,仙境一時,人間多年。這講的是仙境,但到了冥界就反過來了。《酉陽雜俎》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唐憲宗元和初年,長安東市有惡少名叫李和子,性情殘忍,常殺狗吃貓。一天,這哥們兒臂上架著鷂鷹,站在路口,突見兩紫衣人,言為冥界使者:「今有被你害過的貓狗共計四百六十隻,在陰間將你告了。」李和子驚懼,棄鷂贏而拜,要請二鬼使吃飯,以便通融。到一家賣西域食品的畢羅店,二鬼使捂住鼻子不肯進去。後到一酒家,李和子要了九碗酒,自己喝了三碗,其他六碗給二鬼使喝。李和子那與二鬼使推杯換盞,搞得周圍的顧客很奇怪,因為他們看不見那二鬼使,只看到李和子一個人在那忙活,以為此人神經了。二鬼使接受了賄賂,於是說:「我們一定為你說點好話。」說罷,不見了蹤影。不一會兒,又回來,說:「辦妥當了,但需要你在明天中午前交四十萬錢,這樣可以為你延長三年的壽命。」李和子大喜。二鬼使走後,李和子將他們喝剩下的酒拿過來,喝了一口,只感覺其味如水,冰冷寒牙。回到家,李和子湊齊了四十萬錢,然後在院內焚燒,恍惚間見火焰中有二鬼使取錢而去,隨後才鬆了一口氣。但三天後他就死了。鬼使不是答應延長他三年壽命嗎?確實是三年,但人家說的是冥界的三年。冥界的三年,相當於人間的三天。李和子到底是空歡喜了一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