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壺史:道術奇談 屍解

《酉陽雜俎》中記敘道術的,除了「壺史」外,還有「玉格」一類,此二字為道教用語,初指玉制筆架,又指書架,後泛指道教之書。在「玉格」中,有下面一段詭異的描述:

人死形如生,足皮不青惡,目光不毀,頭髮盡脫,皆屍解也。白日去曰上解,夜半去曰下解,向曉、向暮謂之地下主者。太一守屍,三魂營骨,七魄衛肉,胎靈錄氣,所謂太陰練形也。

屍解來自道家。道家認為,修鍊到一定程度後就可登天成仙,具體的形式之一就是屍解。《後漢書》注中對屍解有這樣的定義:「言將登仙,假託為屍以解化也。」屍解時,會發生怪異事端:

A.屍骸消失不見,只留下空空如也的衣服在那裡;

B.屍骸不見,停放屍骸的地方會出現劍、杖等器物;

C.肉身在短時間內消失,只剩下骷髏……

唐朝時,民間流行著關於屍解的傳說。按道教秘籍《雲笈七籤》的說法,屍解的方式「有萬途」,比如水解、火解、兵解、杖解等。其中以兵解為例,修鍊到一定程度後,抱木而卧,可羽化登仙。杖解更為神奇,按《赤書玉訣》秘載:「當取靈山陽向之竹,令長七尺有節,作神杖,使上下通直,甘竹乃佳。書黑帝符著下第二節中,白帝符第三節中,次黃帝符第四節中,次赤帝符第五節中,次青帝符第六節中。空上一節以通天,空下一節以立地。蠟封上節,穿中印以元始之章,又蠟封下節,穿中而印以五帝之章。絳文作韜,長短大小足容杖。卧息坐起常以自隨……此道九年,精謹不慢,神真見形,杖則載人空行。若欲屍解,杖則代形,倏歘之間,已成真人。」不僅說了具體的技術問題,還提到杖可「載人空行」,有點哈利·波特的意思,只是令人毛骨悚然。

屍解是很講究的,最高境界是白天屍解,被稱上解,而在傍晚屍解屬下解。上解的特點是屍骸消失,而下解的特點是屍骸轉化為一件物體。上面提到的太陰鍊形也是屍解方式之一種。什麼是「鍊形」?這是道家最重要的自我修鍊的方法之一。道家鍊形法共有六類:太陽鍊形、太陰鍊形、金液鍊形、玉液鍊形、內視鍊形、真定鍊形。太陰鍊形是其中一種。古時月亮別稱太陰,又為女性的代名詞,太陰鍊形的特點是「以血化氣」,不同於太陽鍊形的「煉精化氣」。

正如我們所知,道家在修鍊時注重「神形雙修」,道士認為即使人死之後,也可鍊形於地下,其地上的屍體面容不改,且頭髮、指甲照常生長,功成後可成仙。在羽化前,地上的屍體被稱為「守屍鬼」。《酉陽雜俎》中記載了兩則關於太陰鍊形的例子:

唐朝時,有朱道士游青城山,至一個叫龍橋的地方,望見山岩下的花樹間,背石平坐著一具骷髏,其雙手按於膝上,苔蘚藤蔓攀附於身,骨色潔白如雪。朱道士回憶起來,其祖父在時就曾提到這裡有骷髏一具,年代很是久遠了;也有人說,那可能就是死後做太陰鍊形之法的道士,其骨坐于山中,為的是吸日月靈氣,濯洗魂魄,以成仙體。另一則故事是:唐德宗貞元年間,在長安務本坊街區,有一戶人家裝修房子,傍晚掘地時遇一石盒,打開後發現裡面有物如銀絲。眾人驚懼間,突有一人從盒子里飛出,白髮披肩,升於空中,足有一丈多高。那人振衣而飛,不一會兒消失在暮色中。正所謂太陰鍊形,日期將滿,其人當飛升而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