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壺史:道術奇談 武攸緒修鍊記

《酉陽雜俎》中有「壺史」一門類,專記道術。至於為什麼叫「壺史」,後人不得而知。依揣測,似是取「袖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之意。但是否真的如此,只有段成式自己清楚了。在「壺史」中,段成式講述了一則武則天之侄武攸緒的神奇故事:

武攸緒,天后從子,年十四,潛於長安市中賣卜,一處不過五六日。因徙升中嶽,遂隱居,服赤箭、伏苓。貴人王公所遺鹿裘、藤器,上積塵蘿,棄而不用。晚年肌肉始盡,目有紫光,晝見星月,又能辨數里外語。安樂公主出降,上遣璽書召,令勉受國命,暫屈高標。至京,親貴候謁,寒溫之外,不交一言。封國公,及還山,敕學士賦詩送之。

史上的武攸緒是唐朝著名的隱士,少年時即好學道家之書,身懷奇術,曾於長安擺攤為人占卜算命,每每靈驗,但從不固定於一處,而是五六天換個地方,儘管如此找他算命的人還是趨之若鶩。

武則天掌權,武攸緒被封為王,但不為所動,最後辭職,隱居中嶽嵩山,京城的皇帝、貴族、官員常常送來裘皮、珠寶,但武攸緒棄之不用,上積塵蘿。武則天死後,武承嗣、武三思等武姓親屬皆遭不測,唯武攸緒高蹈避禍,躲過一劫。在嵩山隱居的日子,武攸緒除了登山採藥外,就是於石室內修鍊形神,拒絕與外界接觸。

唐中宗複位,李家皇帝對武姓諸人頗恨,但唯度對武攸緒尊敬有加;後及安樂公主出嫁,朝廷召其入朝參加婚禮,武攸緒勉強從命。嵩山修鍊多年的他,仙風道骨,鬚髮皆白,身著寬大的道服,入得長安城,眾人都以為是仙人下凡。在長安,無論是面對皇帝,還是往昔的同事,武攸緒都保持沉默,能一句話說完的事,不說兩句,所謂「寒溫之外,不交一言」。

在長安,武攸緒又被封為國公,不就而還嵩山,繼續修鍊。按《酉陽雜俎》的說法,日夜修鍊道術的他,在晚年時,外形很是令人恐怖:「肌肉始盡,目有紫光,晝見星月」。此外,好幾里地之外人們說話,他都能聽得見。據說,後來武攸緒修鍊成功,「屍解」而成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