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廣知:唐朝軼史 草莽單雄信

單雄信名通,字雄信,生於哪一年已不可考,但死於唐初的公元621年是沒問題的。這位單二哥是山東曹縣人,好舞槍弄棒,交四海英豪;其家境並非貧寒,有些資產,平時又仗義疏財,講求哥們兒義氣,所以很受綠林好評,被推舉為「總瓢把子」。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河南瓦崗寨異軍突起,單二哥也入了伙,與翟讓等人嘯聚山林,不時襲擊搖搖欲墜的隋朝。後來李密加入,火併了翟讓,成為瓦崗寨首領。大業十四年,可愛的隋煬帝遇難揚州,宇文化及率軍西歸,至洛陽附近被李密率軍打劫。後來洛陽軍閥王世充也加入混戰,結果是李密的瓦崗軍近乎崩潰,單雄信在此戰中為王世充招降。這一年是公元618年。此後,已建都長安的唐朝,派秦王李世民剿滅王世充。公元620年,世民再度進攻洛陽,在這場戰役中,世民的悍將尉遲敬德與單雄信展開了非常著名的一場馬上較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了這則故事:

單雄信幼時,學堂前植一棗樹。至年十八,伐為槍,長丈七尺,拱圍不合,刃重七十斤,號為「寒骨白」。嘗與秦王卒相遇,秦王以「大白羽」射中刃,火出。因為尉遲敬德拉折。

二人對決前,單雄信與李世民遭遇,單雄信曾有機會奪李世民之命,當時他挺槊直取世民,善於射箭的世民於慌亂中抽出「大白羽」射中單雄信的槊刃,火星四濺。在這裡,說到了單雄信使用的兵器:小時候,他在學堂門前種了一棵棗樹,十多年後當單雄信18歲時,伐樹為槍,或稱槊。這兵器有多粗呢,兩隻手合在一起都握不過來。鋒刃重七十斤,號為「寒骨白」。單雄信以棗木為槊桿,因為其木質地最是堅硬。在李世民危難時,幸好尉遲敬德趕到,與單雄信大戰,這尉遲更厲害,不僅將單雄信刺落馬下,而且還把他那棗木大槊給折斷了!可見後來作為門神之一的尉遲的蠻力。

轉年即公元621年,王世充降唐,往昔綠林的「總瓢把子」單雄信不屈而被處決。過了幾百年,到了宋朝末年,孟元老在他那本著名的《東京夢華錄》中追溯了往事:「(潘樓東街巷)東曲首向北牆畔單將軍廟,乃單雄信墓也,上有棗樹,世傳乃棗槊發芽,生長成樹,又謂之棗冢子巷……」

隋朝末年,天下紛崩,豪傑並起,有想法的人都琢磨著怎麼找個好主人,以期讓自己的發展充滿光明。徐世勣、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都選擇了李世民,其中秦叔寶輾轉了五個主人,最後才投了李世民。單雄信不同,他選擇了王世充。當他的主人被李世民打服而投降時,單雄信卻拒絕了低頭。作為一個「義」字當先的人,他是在為由瓦崗山降王世充而慚愧嗎?或者還是因為別的?沒有人知道。王朝更迭,光陰流轉,空留下一聲嘆息,也有孤零的棗葉在風中飄蕩,這就是一個草莽英雄的悲愴往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