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慕容雄風 二、問鼎中原

冉閔一死,整個河北大地就再也沒有能夠與燕國相抗衡的人物了。而燕國則是名將輩出,趁勢南下,問鼎中原,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但是人才多了,未必就是好事,所幸者,在慕容皝和慕容俊父子在位時期,慕容氏的子弟們基本上還是秉承了槍口對外的原則,沒有過早的為了權力而大肆內鬥。

公元354年~357年間,燕國發生了一件小事,三件大事。一件小事,就是慕容霸改名為慕容垂;第一件大事,就是蕩平後趙和冉魏余部,統一河北;第二件大事,就是燕王慕容俊脫離東晉,自立為帝;第三件大事,就是進軍塞北,討伐敕勒人。

在一次訓練軍隊時,慕容霸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了下來(很難想像,像他這樣從小在馬背上摸爬滾打的人也會摔下來),還偏偏摔斷了牙齒(很可能是門牙)。慕容俊原本就不喜歡這個勇武過人,又不大聽話的弟弟,所以就藉此機會逼他改名為慕容垂夬(垂和夬是一個字,音「guài」),想以此奚落他。沒想到讖文說名「垂夬」者將王天下,慕容俊又不樂意了,就把垂夬字的「夬」去掉,只保留垂。自此,慕容霸就變成了慕容垂。

公元357年,燕國與塞北的敕勒人爆發了一場戰爭。敕勒,又名丁零,高車。鮮卑南下後,留居漠北草原的敕勒逐漸強大起來,屢屢侵擾燕國北部邊境。五月,慕容俊派撫軍將軍慕容垂、中軍將軍慕容虔、護軍將軍平熙率步騎8萬進軍塞北,討伐敕勒人。

先借改名來打壓慕容垂的命數,再把他打發到邊境去,變相的驅逐,最好他還能光榮的為國捐軀……但老天是公平的,慕容俊能夠剝奪慕容垂的好名字,卻無法奪走慕容垂的本領和運氣。塞北一戰,燕軍大獲全勝,殲敵十萬餘,繳獲牛馬無數,燕國北境一戰而定。

三大一小四件事一了,慕容俊遷都鄴城,他的野心也隨著稱帝而進一步膨脹。

早在燕國與後趙、冉魏爭鋒河北時,當年鮮卑段部大將段蘭之子段龕便趁北方大亂之機,帶著段部余部南下中原,在陳留(今河南開封東)駐紮下來,不久又東遷至青州境內的廣固(今山東青州西北),並自稱齊王。段龕覺得燕國和段部都是鮮卑,就不怎麼看得上慕容俊,轉而向東晉稱臣。

定都鄴城後,割據青州的段部便威脅到了燕國側翼的安全。不久,慕容俊派慕容恪、陽騖等人率軍征討割據青州的鮮卑段氏首領段龕,兩軍在廣固城下展開了長達七個月的拉鋸戰。最後,廣固城中糧盡,難以支持。段龕不得已出戰,被燕軍擊敗,單騎逃脫。四個月後,段龕投降,慕容恪率部蕩平青州諸郡,安撫軍民,又擊退東晉軍隊的反攻。

公元359年十二月,慕容俊病危。相比同時代的石虎、冉閔、姚襄,慕容俊的才華算不上突出,他的兩個弟弟慕容恪和慕容垂也比他能幹很多,但正是在他在位期間,燕國平外患、修內政,發展生產,由一個偏遠小國一躍成為北方最強的國家,並逐步吞併中原,就連慕容恪和慕容垂也不敢三心二意。從這個意義上看,是慕容俊奠定了燕國強盛的基業。

臨終前,慕容俊找來了太原王慕容恪。他不喜歡慕容垂,但是對這個文武雙全、才華出眾,又忠心耿耿的四弟,還是非常信任的。他也知道,沒有慕容恪,就沒有燕國的今天,自己也不可能從燕王混成皇帝。

不知道慕容俊有沒有看過劉備託孤諸葛亮的故事,可他拉著慕容恪的手託孤的那一番話,竟然跟劉備如出一轍:我的兒子就拜託你了,這小子要是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

慕容恪可不是傻子,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你丫臨死了還在試探我。所以,慕容恪推讓說,太子雖然年少,但一定能把老哥你未完成的事業很好的進行下去的,我可不敢亂了大統。

慕容俊一看慕容恪沒上當,於是就怒了(進一步試探):兄弟一場,你怎麼盡說些沒用的廢話!

領導發飆了,慕容恪沒有慌亂,而是推心置腹的解釋說:大哥你要是覺得我能夠承擔起為燕國打天下的重擔,我定當輔佐少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慕容俊終於放心了,跟當年的劉備一樣,他高興得說:你要是能像周公那樣來輔佐我的兒子,我就算死也瞑目了!

公元360年正月,慕容俊去世,年僅41歲。慕容俊死後,太子慕容暐即位。

第二年,容恪統率軍平定野王叛亂,繼而進軍中原,控制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地區。四年後,慕容恪又與吳王慕容垂攻克洛陽。至此,在慕容俊、慕容恪、慕容垂兄弟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燕國已經佔據了遼東、幽州、河北、河東、青州及河南大部,已然取代後趙,成為北方最為強大的國家。

慕容暐即位後,燕國的朝政由四「太」掌握:太宰慕容恪、太傅慕容評、太保陽騖、太師慕輿根,其權力基本上相當於輔政大臣。四人之中,以慕容恪的權力最大,總攬朝政。不過慕容恪權力雖大,但為人謙虛謹慎,反而是太師慕輿根仗著自己戰功卓著,對慕容恪總攬朝政不太服氣。可他又忌憚慕容恪的威望,不敢發作,於是想了個辦法——拉慕容恪下水。

於是,慕輿根找到了慕容恪,給了他兩個理由:第一,太后可足渾氏也仗著兒子年幼,經常干預政事,是國家大患;第二,皇帝年幼,燕國能有今天,都是你我的功勞,兄終弟及在我們燕國也有先例。最後,慕輿根還提出了具體的方案:把小皇帝廢為王,由慕容恪來當皇帝。

慕容恪聽完,說:老兄,你喝醉了吧,怎麼盡說這些瘋話?狠狠斥責了慕輿根一頓。

慕輿根心虛理虧,灰頭土臉的被罵跑了。

不過,此事引起了慕容恪的高度警覺,他找來慕容垂和皇甫真,把事情一說。慕容垂只有一句話,幹掉他!皇甫真雖然說得比較客氣,但也覺得慕輿根太過跋扈,早晚都是個禍害,建議慕容恪早做打算,免得對國家造成危害。慕容恪認為,新君剛剛即位,輔政大臣之間一旦妄動干戈,就會給別人可趁之機,所以還是決定再觀察慕輿根一段時間。

然而,政治鬥爭,從來只有你死我活,沒有半點客氣的餘地。慕容恪顧全大局,慕輿根卻坐不住了。他擔心慕容恪和慕容垂早晚會對自己動手,所以決定先下手為強。想政變,單槍匹馬是不行的,必須有幫手。慕輿根先後找了兩個人,一個是族弟慕輿干,另一個是太后可足渾氏。

找慕輿干,是為了控制京城的軍隊。慕輿乾的官職是左衛將軍,負責拱衛京畿地區的安全,控制了京城,政變就有了一半成功可能性。慕輿乾沒二話,答應先殺慕容恪與慕容評,然後篡位。找太后可足渾氏,是因為她是後宮的實際掌權者,而且充滿了干政的慾望——除掉慕容恪,就為她干政減少了最大的阻力。

於是,慕輿根找到了太后和小皇帝,一臉真誠的說,太宰(慕容恪)、太傅(慕容評)圖謀不軌,請允許我帶著禁軍去幹掉他們吧!可足渾氏一聽,心想四位輔政大臣就是擺在自己跟前的四座大山,他們願意自相殘殺,自然再好不過,不管誰贏,都能幹掉幾個,於是立刻就想答應。

可不等她開口,年僅11歲的皇帝慕容暐望著慕輿根和可足渾氏,用略帶稚氣的聲音道:「太宰和太傅都是國家的棟樑。先帝任用他們為託孤重臣,一定不會輕易誅殺他們。我們哪裡知道是不是太師您想要專權作亂啊!」慕容暐一臉純真的望著慕輿根和可足渾氏,他的話,等於當面拒絕了慕輿根的請求。

可足渾氏見話已經被皇帝兒子搶先說滿了,也就沒好意思再去反對。慕輿根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以中原戰火動蕩、百業凋敝為由,建議皇帝和太后還都龍城。龍城地處遼東,是慕容部的發家之地,聚集著眾多王族貴戚,慕輿根是想藉此機會將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削弱慕容恪等人的權力。

像遷都這樣的大事,皇帝和太后自然不可能當場拍板,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慕容恪那裡。這下,慕容恪意識到事態嚴重了,立刻找來慕容評。慕容評是慕容廆的小兒子,慕容皝的弟弟,慕容俊的小叔,輩分比慕容恪還要高,一聽說慕輿根要殺自己,便與慕容恪連夜進宮,向皇帝痛陳慕輿根的罪狀。

慕容暐本來就討厭慕輿根,立刻命侍中皇甫真、護軍傅顏提前動手,帶著士兵把慕輿根兄弟及其妻子、同黨全部抓起來,即日處死。

慕輿根被殺後,朝廷內外人心惶惶,很多人勸慕容恪進出多帶護衛,免得讓人下了黑手。慕容恪毫不在意,每次都是一個人出入朝堂,還對那些害怕刺客的人道:「人情懷懼,且當自安以靖之。吾復不安,則眾何瞻仰哉!」意思是,大家都害怕的時候,我作為朝臣的表率,應當用泰然自若來讓大家安心;要是連我都惶恐不安,下面的人又如何能夠安心做事?

大哉,玄恭!

用公忠體國這四個字來形容慕容恪,是毫不為過的。

用今人的眼光看,慕容皝的兒子當中,慕容恪的才華是最為出眾的,不但文武雙全,而且為人謙恭,氣度不凡,幾乎找不到任何的污點,可以說是完美的政治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