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長城萬里今何在 二、白馬雄風盡蹉跎

「六國算什麼,寡人要率秦國的鐵騎,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秦始皇用實際行動,兌現了電影《英雄》中的這句台詞。

公元前222年,秦軍攻下遼東。次年,秦統一全國,把天下分成36個郡,襄平成為遼東郡治所。遼東,自然也就順理成章的被雄才偉略的秦始皇劃入萬里長城的管轄範圍內,也成了歷代王朝與東北邊境周邊勢力的必爭之地。

然而,秦始皇沒能實現大秦帝國千秋萬代的夢想,強大的秦軍也沒有來得及從遼東出發,去征服更為遼闊的疆土。秦二世而亡,取而代之的是漢。漢朝不但全盤承襲了秦朝的全部典章制度,還在秦代的基礎上繼續修築加固長城,用來對抗北方日益強大匈奴。

匈奴的主要活動範圍在蒙古草原,兩漢與匈奴的戰爭也主要集中在長城中段,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山西、陝西北部。為了牽制匈奴,鞏固首都長安的側翼,漢朝把擴張的重點放在了西北,花大力氣攻佔河西,控制西域,打通了綿延萬里、連接東西方的陸上絲綢之路。

漢朝對遼東的態度,基本上屬於能夠守住、不讓它脫離中央政府的管轄就行。漢朝政府這麼做,也有其客觀的原因:當時的遼東還比較落後,里里外外居住著幾十上百個大大小小的胡族部落。這些部族互不統屬,勢力比較弱,對中原政權也比較順從,很難構成致命威脅。

正是在這種中央政府大不管、地方官府管不了的情況下,遼東地區的經濟和文化有了一定的發展,周圍的少數民族也隨之發展壯大。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中原百姓不堪戰亂,紛紛前往遼東避難。地處東北邊陲的遼東,第一次出現了幾股較大勢力並存角力的局面。在這些勢力中,實力最強的就是東胡、公孫氏、高句麗。

東胡,是生活在中國東北部各個游牧部族的統稱,從先秦時就生活在遼東;公孫氏,是漢族在遼東最大的勢力;而高句麗,則是遼東地區最古老、最頑強的一個民族。

請注意,這裡的高句麗,不是高麗,而是中國的一個古老少數民族,跟後來朝鮮半島的高麗政權、高麗民族沒有任何關係。這個高句麗,興起於漢代,崛起於魏晉,最後成為隋唐王朝的心腹大患。我很願意送它一個並不好聽的名字——小強。

圍繞著遼東的控制權,各個勢力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角逐。這場角逐沒有勝者,也沒有終點,而且變得越來越複雜,它是東北亞近兩千年霸權爭奪的起點,也是東北亞文明激烈衝突的縮影。

現在,我們言歸正傳,來講講東漢末年的遼東土豪——公孫氏。

玩過《三國志》遊戲的同學們都知道,東漢末年,在中國的北方,一共有兩個公孫,一個是盤踞幽州的白馬將軍公孫瓚,另一個是佔據遼東的公孫度。這兩個人,一個夠勇猛,趙雲當年就給公孫瓚當過小弟;一個夠堅韌,小小的遼東,甚至在強大的魏國背後稱王稱霸。

不過,不論是實力還是名氣,公孫瓚都遠在公孫度之上。正所謂勁鋼易折,公孫瓚雖然很猛,但腦子不大夠用,眼光和判斷力也不行,所以很早就被袁紹幹掉了,可公孫度和他的子孫們卻在偏遠的遼東逍遙自在了幾十年——如果從公元189年(東漢中平六年),公孫度經同鄉徐榮推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算起,一直到公元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孫淵兵敗被殺,公孫氏在遼東的統治延續了近乎半個世紀,比魏國(公元220~265年)和蜀國(公元221~263年)存在的時間都要長,不能不說是軍閥割據史上一個小小的奇蹟。

那麼,公孫度究竟是何許人也,他和他的兄弟子孫又是怎樣在烽火連天的動蕩年代裡在小小的遼東站穩腳跟,繼而成為東北亞地區的霸主的呢?

我一直很好奇公孫瓚與公孫度兩人之間的關係。兩人到底是不是親戚呢?關於這一點,《三國志·魏書》記載,公孫瓚是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公孫度則是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人。可見,兩人的出生的地方相距並不算太遠,而且都姓公孫,就算不是直系,也有可能是遠親關係。

公孫瓚佔據的幽州和公孫度佔據的遼東在戰國時同屬燕國,在漢代都歸幽州管轄,如果二人不是親戚,那麼公孫瓚完全可以在實力強盛時進取遼東,為自己打下一個堅實的大後方。有人覺得,公孫瓚之所以沒有攻打遼東,就是因為顧及親緣關係才放公孫度一馬。還有人說,公孫瓚是公孫家哪個風流前輩的私生子,因為母親的身份實在不怎麼樣,所以沒撈著認祖歸宗,只好一個人在外頭打拚,只在地方上混上了一名普通小吏。

這一點非常重要,正是因為母親地位卑賤,儘管公孫瓚也姓公孫,可他從來沒有獲得過「公孫」二字的任何好處。他自己不提,別人也就無從考證。他的身世,他和公孫度的關係,也就成了一樁謎案。公孫瓚是不是私生子已經無從考證,不過,公孫度是靠了家族力量上位卻是千真萬確的;而公孫瓚,則完全是靠自己的才能和奮鬥一步步走上歷史舞台的。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公孫瓚不但長得高大帥氣、聲音洪亮,而且機智善辯,辦事能力也不錯。這樣的優秀青年,不論放在哪裡都是會得到上級的賞識的。他的頂頭上司侯太守不但把女兒許配給了公孫瓚,還讓他去跟隨當時的大名士,也是漢末名臣盧植讀書學習。進修回來後,公孫瓚就被推舉為上等郡吏,還得到了繼任長官劉太守的重用。後來,劉太守因為犯法被發配日南(今越南中部,當時的不毛之地)。

按理說,劉太守犯法,與公孫瓚沒什麼關係,他大可繼續當他的郡吏,運氣好還能補個缺被推舉為郡丞之類的官當。可這時,公孫瓚表現出了他與眾不同的地方——他決定護送劉太守前往日南!從幽州(北京)到日南(越南),在當時交通住宿條件都不發達,各地不斷鬧變亂的局面下,無疑是一項艱巨而危險的任務。可公孫瓚義無反顧,而且還是頂風作案——按照漢代法律的規定,主官犯法,是不許下屬隨囚車同行的。可公孫瓚偏偏不依,化裝成了普通侍卒,帶著劉太守的日常用品,就這樣跟隨在押送的車隊後面出發了。

公孫瓚也知道此行兇多吉少,所以在臨行前,他特地回了一趟老家,跪在祖墳前說:「當初我是公孫家的子孫,現在我是別人的下屬,我應該隨劉太守到日南去。日南瘴氣瀰漫,這一去恐怕就回不來了。忠孝不能兩全,公孫瓚就此向祖上辭別了。」說完,哭著給祖先們磕了幾個響頭,起身慷慨而去。圍觀的人們看到這一幕,無不為公孫瓚的忠義所感動。

東漢末年,中國人很喜歡干一件事,就是對人評頭論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說好聽了,就是對某個人進行鑒賞、品評,類似於各種收藏節目;說白一些,就是吃飽了沒事點評一下別人的長相、才能、人品、八卦。當然,長得難看、人品不好的人,是不會像那些贗品一樣被當場掄起鎚子給砸了的,要真那樣,本著「去偽存真」的原則,中華民族能夠繁衍下來的一定都是帥哥。不過,在當時,一個人想要成為一個人物,想要出人頭地,想要進入上流社會,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就必須得到著名鑒賞家的一個人物鑒定。

比如曹操,能力很強,但出身不好。有一個名叫橋玄的大官很賞識他,於是就給他出主意,讓曹操去見許劭,只要能得到許劭的評語,離出人頭地也就不遠了。許劭是當時一個有名的鑒賞家,每個月的初一,他都會對當時的著名人物發表一次評論,召開人物點評大會。由於大會在每月初一定期召開,所以也被稱為月旦評。

不久,曹操就去找許劭。可許劭見到曹操之後,卻拒絕發表意見,不知是看不上曹操,還是覺得這個年輕人實在不好判斷,死活都不肯給一句話。曹操也是個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人,於是就想了個辦法(估計不是什麼正當手段,諸如不說就放火燒你全家之類),逼許劭發表意見。許劭被逼無奈,於是就留下了那句堪稱傳世經典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按理說,這句話算不上什麼好話,可曹操聽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心滿意足的回去了。而曹操的一生,也印證了許劭的這句經典評語。可見,許劭此人還是很有一些相面算命的本事的。

連曹操這樣的人都不能免俗,更不用說其它人了。為了博得好評,給自己爭取一個好名聲,當時很多人干出了很多荒唐事:有人對自己的老父不聞不問,任其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卻能被舉為孝廉;有人為了博一個「孝」名,生生在母親墳前住了五年,背地裡卻干著男盜女娼的勾當……

公孫瓚跟隨劉太守南下的舉動是否受了當時社會風氣影響,我們不得而知,但此舉確實為他博得了大大的名聲,而且是好名聲。很快,他的名聲就傳到了朝廷里。一個小小的郡吏居然能不畏艱險,毅然為上級慷慨赴死,這樣的精神品德,難道不值得大書特書嗎?於是,法令被丟到了一邊,情義被捧上了天。就在公孫瓚跟隨囚車隊伍南下途中,劉太守因為他的義舉,竟然被朝廷赦免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