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北望長江

康熙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戰火燃燒到蒙古草原。蒙古察哈爾部布爾尼乘著吳三桂反清大業的興起,也興兵造反。布爾尼為林丹汗後裔,後林丹汗被剿,朝廷扶植其子額哲為親王,並將一公主嫁給他。這布爾尼雖為公主所生,與朝廷卻不親。他煽動蒙古各部造反,只有奈曼王扎木山等不多的人響應。四月六日,康熙帝命多羅信郡王鄂扎為「撫遠大將軍」,以大學士都統圖海為副將軍,護軍統領哈克山、副都統吳丹、洪世祿同為軍務參贊,率滿洲八旗兵和蒙古諸部兵馬討伐布爾尼。

吳三桂還真有本事,高原反應都阻擋不住他,西藏受到他的蠱惑與收買,竟然也跟他坐到了一條船上,不時挑起與清廷的軍事摩擦。此時全國,除關外的遼東地區以及山東、河南等少數地區還較穩定,其他已是遍地狼煙。

局勢越來越危險,康熙帝甚至動了御駕親征的念頭。他對幾位大學士說:「朕欲親至荊州,相機調遣,速滅賊首吳三桂。若吳三桂既滅,則所在賊黨,不攻自息,生民得安。」他要求他們跟議政王大臣密議,大臣們認為京師為根本重地,若皇帝出外親征,倘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康熙帝接受眾臣的意見,繼續留在京城,掌控全局。

國內鬧也就罷了,連一些境外小國,竟然也來湊熱鬧。康熙十三年七月,兩廣總督金光祖密報:「交趾(越南)知孫延齡叛逆,乘機蠢動,陳兵邊界,其情叵測,請加防禦。」康熙帝不得不增兵,「防守險隘」。

交趾國的意圖有二,一是怕中國內戰蔓延到該國,所以事先封鎖邊界,以防萬一。二是看到中國內亂,心中痒痒,很想試試手氣,看能不能撈點好處。

除了實際的交趾人,還有驕傲的朝鮮人。朝鮮李氏王朝,原是明朝藩屬,因受清廷武力脅迫,不得不稱臣,但內心一直不服。吳三桂起兵後,朝鮮國內的一些大臣和知識分子(儒生)上疏國王,要求乘時起兵,擺脫清廷的控制。儒生羅碩佐、趙顯期等,於康熙十三年(李氏顯宗十五年)五月,相繼上疏。大意是,吳三桂「既據南方,蒙古亦不親附,天下事變,近在目前,乘此機會,練兵峙糧,大可以復仇雪恥,小可以安國保民。」

朝鮮國王深知清軍的兇猛與清廷的厲害,若是翻臉,等清廷控制了局勢,必不會給他們好果子吃,所以他想再觀望一番。

內外交困,康熙帝最艱難的時候,也是吳三桂最得意的時候。他起兵自雲貴,開了一個好局。然後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打到湖北境內,長江南岸的松滋(今松滋北),隔江與清軍大本營荊州對峙。吳三桂站在長江邊,昂首北望,一片好風光已在眼前。

歸納起來就一個字:爽!

吳三桂大軍隨時可以渡江,江北百姓已經在盤算何時可以續起頭髮,恢複漢人衣冠。此時軍事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吳三桂手上,大多數人都認為,如果此時能立刻揮師北上,將在政治上進一步擴大影響,江北乃至黃河流域的漢官漢將大都會順應形勢,加入到反清隊伍中來。清廷勢必繼續退至黃河北岸。

但吳三桂大軍進至松滋後,屯駐三個多月,卻毫無渡江的跡象。集團內部的許多重要人物都大惑不解,紛紛上書,要求打過江去。

吳三桂的看法卻與眾人不同,這可能和他的經歷有關。他認為雖然現在打了不少勝仗,但畢竟是以一隅之地雲貴為根據地起兵,先天就有不足,各地響應者雖多,但目的並不一致,往往是各自為戰,形成不了一個統一指揮的鐵拳洪流。滇、黔、閩、兩粵等取得主要勝利的地區,原本駐軍就多屬三藩的漢軍、綠營兵,而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多集中在北方,也就是說決定性的較量並未開始。一旦渡江,隨著戰事的深入,吳軍的不足與軟肋,將會逐漸顯現,而清廷的優勢則將逐漸發揮。

吳三桂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想法:「欲出萬全,不肯棄滇、黔根本。」原本他就只想要一塊能夠主宰自己命運的地盤,眼下預期目標已經實現。雲貴地區是他的根基所在,北上則意味著將老本全部押上,雖可開創一番新天地,風險卻實在不小。若一旦戰事不順,後路被掐斷,則陷入兩頭不著邊的危險尷尬境地。而屯兵長江以南,靠著這半壁江山,也能與清廷相抗衡。劃江而治,算是一個雖不完美,卻相對保險的結果。

戰爭有時很難讓人琢磨,吳三桂劃江而治的想法是理性的,也是高明的。但同時,我們又不能否認,這給清軍集結兵力、加強布防,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戰無常理吧。戰爭的天平,究竟因何而傾斜,軍事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從古至今,都未有人解開。

至康熙十四年四月,康熙帝已初步完成了對各戰略要地的兵力部署。

清軍總兵力大約二十萬人,而吳三桂的兵力,大多集中於湖南一帶,加上出征四川、兩廣、江西,及留守雲貴的兵力,總共約三十萬人。

考慮到雙方總兵力、後勤補給、戰略縱深、所控地區資源、人口、經濟等綜合因素,雙方短時間內應該都不可能吃掉對方,形成了對峙局面是必然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