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紮根雲南

康熙元年十二月,清廷把貴州也交給吳三桂全權打理。康熙(實即上是四位輔政大臣)指示吏部:「貴州接址雲南,皆系邊疆要地,且苗蠻雜居,與雲南無二,其一切文武官員、兵民各項事務,俱照雲南例,著平西王管理。」

由此便形成了吳三桂據云貴、尚可喜據廣東、耿繼茂據福建的所謂「三藩」並立的局面。這「三藩」中,以吳三桂控制地域最大,軍力最強。

整個清朝除了封了兩位異姓漢人親王外,另外還有三位「非親之王」,合稱「五王」。其中最先受封的是「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這三人被稱為「三順王」。他們是在清入關前天聰七年、八年間先後降清,而受封為王的。順治六年,「三順王」改封號,尚可喜為「平南王」,平定兩廣,藩守廣東。耿仲明為「靖南王」,在南下途中死於江南,其子耿繼茂襲爵,後病死,其孫(耿繼茂之子)耿精忠嗣繼。孔有德為「定南王」,進軍廣西,於順治九年兵敗桂林,死後因無子承襲,爵除。而吳三桂則於順治元年,在山海關降清,被封為「平西王」,後被晉封為親王。原封爵四王,孔有德死後,剩下的「三王」各據藩地,稱為「三藩」。最後一位是孫可望,他於順治十四年降清,被封為「義王」,但這位王爺沒有自己的領地,所以也就沒有什麼作為。

生逢亂世,只能用實力說話。這些王爺們得到的一切,全靠自己掙來。雖然在歷史上都被叫作降清,但「此降非彼降」。「三順王」既不是戰敗被俘而降,也不是被清(後金)軍包圍,無路可逃而乞降,他們來降時都帶著兵精馬壯的部隊、家口及大批物資,這是極有分量的。

這些王爺們雖然功勞頗大,但他們所領之地,卻並不是封地。朝廷在給吳三桂晉封親王的冊印中說:「朕登大寶,特仿古制,視諸臣功德差等,授以冊印,俾榮及前人,福流後嗣。」這意思就很明白,本朝的封王與諸多前朝的分封制有著本質的不同,本朝僅在封王的名稱上「特仿古制」。周朝以後的分封諸王,多各有自己的領地,王爺們在自己領地上擁有很多特權,王國也具有較大的獨立性,說是國中之國一點也不為過。但清朝之封王,雖地位崇高,但王爺們卻沒有封地,在政治上也沒什麼特權。當年皇太極所封三王分駐遼陽與海州(今遼寧海城),但此僅為軍事意義上的駐地,並非封地。順治帝時,仍然沿襲這一體制,並無根本性的變化。當大規模戰爭逐漸結束時,朝廷便把這些人陸續調往關外各自的家鄉駐防。尚可喜於順治二年自江西班師,還鎮海州。孔有德與耿仲明還鎮遼陽。與此同時,吳三桂滅了李自成後也班師回京,後出鎮錦州,所部屯寧(遠)、錦(州)、中右、中後、中前、前屯等清軍入關後沒有設防的遺棄城鎮。

這之後,由於反清力量仍然非常活躍,使清廷越來越意識到,作為一個外來政權,單靠滿人要想牢牢統治住這片令人神往的熱土,是極不現實的。他們需要一個了解當地情況,用起來得心應手的工具。能夠擔當此重任的自然是非這些漢人王爺們莫屬了。

順治三年,回到關外不過一年多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奉命再次南征。同年,吳三桂也接到西征的命令。後清廷命吳三桂留鎮雲南,並授予他兵權、財權,同時民事庶務、地方官員考核、甄別薦舉、彈劾、罷斥及賞罰等權力,及其他地方一切事務,均授予裁決權,就連本省的督撫大員也置於他的監督之下。朝廷在授予漢人王爺們權力時,還特別規定:中央「內外各衙門不得掣肘」。吳三桂只對皇帝一人直接負責,「遵奉」皇帝的旨意行事。中央各部門對吳三桂所為只能是履行必要的手續,而不能干涉,更不許隨便阻止。康熙帝即位之後,更是把貴州也交給了他,規定了享有同雲南一樣的權力。而對尚可喜、耿繼茂二王也作了同吳三桂類似的規定。客觀地說,這並非清朝統治集團的失誤,在當時的特定背景下,為了維護清廷的統治,這麼做應該說還是有著很積極的意義的,但作為一柄雙刃劍,這些漢人王爺手上的巨大權力,也給日後他們的反叛創造了條件。

清廷在授予漢人王爺們這些特權時,始終都強調此系臨時辦法,主要是考慮到雲貴、兩廣、福建新近開闢,情況複雜,局勢還不夠穩定,不得已而行此暫時辦法,希圖藉助他們的威望和兵力來儘快恢複和確保正常的社會秩序。這也說明清廷對於手握重兵與大權的漢王們還是很有所顧忌的。

清廷雖顧忌,但迫於當時的形勢沒有辦法採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而吳三桂作為「實用主義大師」則絕對不會放棄這大好機會。筆者查閱史料,推測吳三桂當時應該還沒有反意,但他有加強自己實力的想法必是無疑的。吳三桂有生以來幾乎都生活在動蕩之中,殘酷的現實使他明白一個道理,只有自己夠強大,別人才不能吃掉你,才能更好地活下去。他留鎮雲南不久,便積極開始部署,他首先提出請設「雲南援剿四鎮」,順治十七年十月,他的請求被批准,以朝廷的名義正式下達了任命。這「援剿四鎮」及其將帥分別是:

雲南援剿前鎮總兵官,以四川右路總兵官、右都督馬寧充任。

雲南援剿左鎮總兵官,以四川左路總兵官、署都督僉事沈應時充任。

雲南援剿右鎮總兵官,以湖廣益陽總兵官、署都督同知王輔臣充任。

雲南援剿後鎮總兵官、以都督同知楊武充任。

這四鎮並不駐紮在昆明,而是分駐於雲南四個重要地區:左鎮駐武定府(武定)、右鎮駐曲靖府(曲靖)、前鎮駐楚雄府(楚雄)、後鎮駐洱海衛,即雲南縣(祥雲)。各鎮的軍事建制,在總兵官之下,設中、左、右游擊三員、守備三員、千總六員、把總十二員,計有騎兵六百人、步兵一千五百人、守兵八百人,此即為一鎮之兵,共三千人,四鎮為一萬二千人。這四鎮也是後來吳三桂叛清的主力之一。

在批准設四鎮的同一天,清廷又批准了一批武官的任命。他們是:

原任經略洪承疇右標提督總兵官、左都督張勇,為鎮守雲南臨安(建水)、元江(今仍名)、廣西州(滬西)等處總兵官。

原任湖廣左路總兵官、右都督張國柱,為鎮守雲南永昌(保山)、順寧(鳳慶)等處總兵官。

原任湖廣中路總兵官、署都督僉事閻鎮,為鎮守雲南大理、鶴慶(今仍名)、麗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北(永勝)等處總兵官。

雲南團練火器總兵官王永祚,為鎮守雲南蒙化、景東、楚雄、姚安(今仍名)等處總兵官。

抒城侯狄三品為鎮守雲南廣南、羅平(今仍名)等處總兵官。

祁陽總兵官、都督僉事劉文進,為雲南鎮守曲靖、尋甸、武定、沾益等處總兵官。

這援剿四鎮的將官及雲南各地將官,多是由吳三桂提名後,獲得清廷批准。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將官們的背景,四鎮和雲南各地區軍事長官,多是原明朝和農民軍的將領。四鎮將領中,馬寧原是明朝參將,於順治二年降清,隸屬漢軍正白旗,官至四川右路總兵官。王輔臣曾參加農民軍,後於順治六年降清,隸屬漢軍正白旗,順治十年,任湖廣總兵官。沈應時降清後,以四川左路總兵官充任後鎮總兵。此後,四鎮總兵官又有所變動。前鎮總兵於康熙十二年七月換成平西藩下護軍參領陶繼智充任,左鎮總兵於康熙八年七月改由王屏藩充任,右鎮總兵於康熙九年十一月改由雲南副將王景充任,至十一年五月又撤換,以平西藩下參領張足法充任。後鎮總兵在順治十八年七月改由李定國部將祁三升充任,至康熙十二年正月再改由平西藩下長史、吳三桂的女婿衛朴充任。吳三桂起初任命的四鎮總兵官,也算是他的「人馬」。但後來吳三桂還是換上了與自己最貼心的人,很顯然吳三桂是深信「刀把子下出政權」這句名言的,部隊便是命根子,必須時刻牢牢捏在自己手中。

歷次戰役中,投降的明朝各路官軍及李自成的部下為數不少,這些人中不乏作戰經驗豐富者。吳三桂決定整編這些人,為己所用。他擬設立兩大營,分別命名為「忠勇營」、「義勇營」。這兩大營中,各分設中、前、後、左、右五營,總共計十營,每營設騎、步兵共計一千二百人。十營中每營有總兵官一名、守備一名、千總二名、把總四名。

吳三桂另提名將領為各營總兵官,另增補中軍、游擊、守備等各軍職。

吳三桂的報告送到北京後,吏部及兵部立即進行討論,沒有提出任何疑義,「悉如所請」,一致通過,然後奏請皇帝,皇帝大筆一揮,這事也就定了下來。

這支一萬二千人的部隊,不但普通士卒是由投降者組成,連各營的各級軍官,也皆是由所謂的「投誠將官」擔任。總兵馬寶、塔新策、馬惟興,游擊曹福德等人,是在順治十二年五月率眾四千餘、馬一千餘匹,自瀾滄江外降清。馬寶、馬惟興都是孫可望信賴的戰將,在永曆政權中被封為公爵,他們在李定國、白文選與孫可望的內鬥中,支持了李定國,致使孫可望失敗,在永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