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徐州風雲 背後插刀

建安元年中,徐州又捲入了戰亂,這回是因為袁術。

前面說過,袁術自從封丘一戰被曹操打得一敗塗地,便將矛頭轉向位於東方的徐州。

袁術先是任命孫堅的小舅子吳景為廣陵太守,經略徐州南面靠近長江的廣陵郡。然後於公元196年,親自率領大軍進入下邳國境,渡過淮水,劍鋒直指劉備大本營下邳城。

此時劉備已取得了曹操跟袁紹的支持,膽氣正壯,正愁沒有對手,於是便率領大軍南下,至盱眙、淮陰一帶對抗袁術,留下自己把兄弟張飛(終於輪到這哥們兒上場了),前徐州上將、現任下邳相的曹豹,丹陽將領許耽等人留守下邳。

應該說,這是一個錯誤的組合,因為這一舉動給呂布留了一道雖然上鎖,卻沒有鎖死的後門。

劉備與袁術之戰的規模如何,史書上並未記載,不過依照雙方的實力來推測,雙方共計約六七萬人的兵力。這也是劉備第一次指揮大軍團作戰,他事前必然做了很多功課,面對戰績不怎樣的「冢中枯骨兵團」,應該是信心滿滿,要在這一戰中揚名立萬。

不過事實證明,以劉備眼下的實力,和袁術也不過是半斤對八兩,雙方在淮陰石亭一帶數次交鋒,各有勝負,拉鋸了一個多月。

呂布並不是一個頭腦靈光、會主動尋找機會的人,像他這種軍事上個人能力很強,但管理上短視、近利、輕率的決策者,註定要成為他人的一枚戰棋。

而袁術則剛好相反,他是那種志向遠大(想當皇帝),但軍事能力卻弱到掉渣的角色。憑著一定的政治嗅覺,他看出呂布的利用價值,於是在與劉備交戰之初,袁術便寫了一封密函給呂布。

這封信寫得很有水平。

信的第一段稱頌了呂布最愛標榜的「殺董卓」之功,第二段讚揚呂布破兗州一事,第三段便提到劉備。袁術說:「我袁術有生以來,還沒聽說過天下有劉備這號人物,這種無名之輩竟然舉兵與我對抗,真是天大的笑話。如果袁術能借將軍之力,擊破劉備,那是將軍的大功,我袁術願生死以奉。眼下先送上重金及糧草二十萬斛,待事成之後另有重謝。如果將軍兵器戰具有所缺乏,也請儘管吩咐,袁術自當從命。」

袁術這封信既有虛名,又有實益,呂布看完後自是心花怒放,隨即點起兵馬,水陸並進,向下邳城進發。他到下邳城外四十里處紮營,正準備商議如何攻城時,軍營中忽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是徐州司馬章狂(這名字非常有個性),他奉丹陽兵將領許耽的命令,前來尋求呂布的協助。

事情是這樣的:某一天,下邳城一把手張飛和二把手曹豹忽然起了爭執,張飛擅自殺了曹豹,結果導致城中大亂、兵將嘩變。眼下有千餘名丹陽兵聚集在城西白門,聽說呂布大軍前來都大為興奮,願做內應。

聽完原委,呂布大喜,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便依照章狂的建議,趁夜進軍下邳白門。丹陽兵果然開門響應,呂布軍大舉入城,四處放火,大破張飛軍,並俘虜了劉備的家人。

劉備在淮陰得到這一消息,趕緊回軍支援,然而從淮陰到下邳短短百里的路程,他竟然沒有走完。

劉備的軍隊聽說下邳被攻陷,在中途便全軍潰散。劉備瞬間失去了一切,幾乎成了光桿司令,不得已,只好向東逃到廣陵海西,苟延殘喘。

呂布便坐穩下邳,自稱徐州牧。

應該說,「呂布取徐州」是一起意外而又神秘的事件。

在這起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是前徐州上將曹豹。關於他的出身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不過參考他和陶謙的關係,以及他的死引起下邳內訌這兩點看來,他應該坐著丹陽軍中地位僅次於陶謙的第二把交椅,也是陳登、糜竺等本土派最忌憚的角色。不過,他不是呂布的岳父,那是小說家之言。

曹豹究竟與張飛起了何種爭執是個謎團,想來可能是過去一年來檯面下派系傾軋的總體爆發,這還算是個合理的解釋:丹陽派在劉備離開後躍躍欲試,結果遭到張飛的反制,曹豹被殺,這使得派系之爭達到了頂點。其餘丹陽將領或是出於氣憤,或是出於自保,或兩者兼而有之,便奉迎呂布入城,將張飛擠走。

而劉備這邊,他帶去打袁術的部隊,應該也是以丹陽兵將為主,一旦得知自己所屬派系獲勝,這些丹陽兵將隨即散去,於是劉備從堂堂一方之主又跌回一介草寇,重新展開他的流亡生涯。

從呂布投奔徐州開始,劉備薄弱的內政能力便暴露無遺。

筆者並不是說劉備不應接納呂布,而是說他應該想好怎麼處理呂布這支強悍的部隊,他至少有半年的時間可以仔細思考,然而他卻什麼都沒做。最理想的做法是,逐漸拆散呂布的部隊,或是派呂布去打袁術,去打泰山軍團,哪怕去打曹操,然而劉備卻像是得了健忘症,任由一支強大的部隊在原地休整。

人家吃飽喝足,又閑得骨頭髮癢,當然要出來活動活動筋骨,最好的辦法便是找個拳頭不算太硬的人打上一架。劉備的實力不算強,卻也沒弱到掉渣,正是拿來舒活筋骨的不二人選。

從平原相到徐州牧,劉備顯然還沒有學會怎樣當個合格的諸侯,沒認識到權力的微妙和可怕之處,以至於養虎為患,自討苦吃。

若是連像呂布這麼明顯的問題,劉備都視而不見,那我們就更加無法期待他能處理好內部細微的派系問題了。

事實上,劉備在徐州這一年多來,除了身邊多了一個名叫孫乾的幕僚以外,還幹了些什麼事,史書上隻字未提。筆者很懷疑他是否又像擔任平原相一樣,每日里與民眾博感情,而對於底下徐州與丹陽兩派的權力鬥爭拙於處理,以至於他一離開,張飛便不得不祭出暴力手段鎮壓,最終導致下邳被奪,而自己的家屬也成了俘虜。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或許劉備天真地認為,他這回領兵出征,只要到達淮陰,將袁術擊潰,便會萬事大吉,至於下邳的守備,只不過是小事一樁,前線戰事才至關重要。

說起來,這種重外輕內、重前線而輕後防的態度,是劉備這一類武人的通病。而他的好兄弟張飛後來也正是在這個問題上栽了跟頭,結果死於非命。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既然劉備犯下如此多的錯誤,那他就只好下地獄了。

當然,所有大人物在成功之前,都要歷經坎坷和磨難,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劉備自然也不能例外。可貴的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

心若在,夢就在,大不了從頭再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