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復仇 壹 郢殤

沈尹戌雖然壯烈犧牲,但他總算是為薳延的楚軍殘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得以順利撤回郢都。至此,楚軍主力全線崩潰,吳軍一路再也沒有遇上任何有組織的抵抗,稍作休整,便朝楚國都城郢都直撲而去。

吳軍兵臨城下,楚昭王慌了,他趕忙召集公子子西、子期等王族成員商量如何應對。

昭王的意思,是趕快捲鋪蓋逃跑。如今漢江之險已失,郢都全面暴露在吳軍的兵鋒之下。大家都知道,郢都位於漢江平原,吳軍渡過漢水,就是一馬平川,郢都孤零零的一座城池,如何守得住。

子西、子期是主戰派,他們哭著說:「社稷陵寢,盡在郢都,大王怎麼可以棄之而去。現在咱們不是還有幾萬兵嘛,只要大家精誠團結,誓死守城,然後派遣使臣,去漢東諸屬國召集勤王之師,合兵入援。吳軍深入我境,糧餉不繼,豈能久哉?」

昭王嘆道:「你們的辦法行不通的,吳國人沒有糧餉,他們不會在楚國搶嗎?至於跟漢東屬國求援,要是從前,或許還能奏些效,可是如今被囊瓦那個誤國奸臣一搞,咱們的小弟大都不聽我們的了,這時候想讓他們幫忙,豈不是自討沒趣?」

子西還不甘心:「沒打就說輸,這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嗎?我看咱們還是先干他一仗,如果不行,再跑也不遲。」

就這樣,昭王的兩個哥哥子西和子期決定作最後一搏,率軍嚴守郢都和它的兩個衛星城市(紀南城和麥城),期待奇蹟的發生。而昭王卻偷偷開始收拾包袱,準備一不對勁就跑路。

城外的吳軍營內一片歡騰,勝利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闔閭笑道:「老幾位,咱們多年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何時入郢,也就是說話間的事兒了。」

勝利在望,伍子胥卻沒有掉以輕心,他說:「楚雖屢敗,然郢都還有數萬楚兵,且三城互為犄角,也不是那麼容易攻下的。我建議將我軍一分為三,一軍攻麥城,一軍攻紀南城,大王則親率大軍直搗郢都,令其不能相顧,如此,郢都可破矣。」

孫武舉雙手雙腳同意:「子胥之計甚善,我從之。」

於是,伍子胥帶著公子山引兵一萬,再加上蔡國兵,一同去攻打麥城。孫武帶著夫概也引兵一萬,再加上唐國兵,一同去攻打紀南城。而闔閭則親引最精銳的中軍部隊攻打郢城。

PK正式開始了。伍子胥PK麥城守將斗巢,孫武PK紀南守將宋木。一個是白髮魔男,一個是兵家聖祖,斗巢和宋木兩個倒霉鬼碰上了這麼一對絕代雙驕,其結局用腳指頭也想得出來,當然是輸得一敗塗地,完全完全地被爆頭。

伍子胥用的招數很簡單——堡壘由內攻破:他先引誘斗巢出擊,然後趁交戰之機將其軍中楚國降卒混入斗巢的部隊之中,這些人混進城後,就悄悄埋伏起來,等到夜半時再從城上放下長索,吊上吳軍,這群敢死隊趁著夜色殺死崗哨,打開城門,將早已等在門外的大部隊全部放了進來,結果,等斗巢從夢中驚醒,城裡面已經全都是吳國兵了,他只好帶著殘兵敗將,灰頭土臉地逃回郢都。

而孫武用的招數不但簡單,而且毒辣——他見紀南城地勢低下,且北有漳水,西有赤湖,正是水攻的大好地形,於是他率軍築堤修壩,將河水灌入紀南城中,可憐的宋木連仗都沒打著,就徹底完敗,只好帶著士兵百姓,逃往郢都。沒想到水勢浩大,連郢都城下都變成了一片汪洋。孫武早有準備,拿出事先紮好的竹筏,結果三萬吳軍就這麼直接坐著船划進了郢都。

與此同時,楚宮之內一片混亂。楚昭王聽說吳軍放水淹城,知道郢都不保,趕忙收拾包袱,帶著心愛的小妹羋畀和寵臣尹固(尹,又稱箴尹,楚國官名,主規諫),坐上船,從西門出城跑路。

公子子期正在城上戰鬥,聽說大王先跑了,只得帶著百官和剩下的楚軍追上去護駕。至此,郢都全面失守,吳軍就這麼輕輕鬆鬆地攻破了這個春秋時代數一數二的大國都城。算起來,郢都易手的這一天距離柏舉之戰才不過十天,其速度之快,就連闔閭自己都沒有想到。

此一役,吳軍千里奔襲,席捲楚境,五次連續作戰,五戰五勝,以三萬兵力,狂勝楚二十萬大軍,奇蹟般的打下了春秋時代唯一一次被攻破的大國都城:楚國郢都,給數百年來稱雄天下不可一世的楚國以空前的創傷,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快速取勝的光輝戰例。戰國時期軍事家尉繚子因而贊道:「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從此,孫武名震天下,成為後世無數軍事家頂禮膜拜的最高偶像。吳國的這場勝利,代表著舊時代舊戰法在新的歷史時代的全面崩塌。孫武在這場戰爭中創造性地使用了數千年後在二戰時期大放光芒的「連續作戰理論」、「大縱深作戰突破理論和追擊理論」,這裡面有不少戰法都是孫武超越了他那個時代的偉大創舉,個中的奧妙,今人擊節讚歎。

我們都知道,春秋時期的爭霸戰,往往都是一戰決勝負,也就是雙方選一個戰場,駕著戰車面對面衝鋒,誰的陣腳先亂,誰就算輸,對方一投降,這仗就打完了,從前楚宋爭霸的泓水之戰,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泌之戰,以及秦晉爭霸的韓原之戰、崤之戰莫不是如此。這是春秋古風,那時候大家打仗,還是頗厚道的,從來沒有人會一仗接一仗,痛打落水狗,非要置人於死地不可,因為那時戰爭的宗旨是爭霸,爭霸戰爭,爭個名分嘛,只要承認我的權威,聽從我的指揮,做我的小夥伴,尊我老大,就可以了,無須趕盡殺絕。當然,這是指強國之間的爭霸戰。吞併小國的戰役,不在此討論之列,再說小國往往就一個城,打完了就算,也不存在連續戰役的說法。

可是到了春秋末期,連續戰役的情況開始出現了,而吳楚之間的這場柏舉之戰,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連續作戰的經典戰例,而作為這場戰役的實際指揮者,孫武開創了「連續作戰理論」在軍事行動上的首次應用,這在我國軍事發展史上,意義十分重大。

所謂「連續作戰」,簡單來講,就是為了粉碎敵人龐大的集團軍,所連續實施的一系列在時間上互相聯繫並能導致全線勝利的戰役。而「連續作戰理論」,其實質就是在實施頭一個戰役的過程中就考慮並準備下一個戰役,以防止供應中斷和運輸堵塞,達成戰鬥行動的連續性,不給敵人以變更部署和組織戰鬥的時間。吳軍在淮汭舍舟登陸後,運用「大縱深突破理論」,陸地疾行數百里,趕在楚兵增防之前,迅速突破三大險關,然後從豫章開始,一路連續作戰五次,五戰五勝,這不是「連續戰役」,又是什麼?

我們又知道,春秋時期的大多數戰役,「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也就是說擊敗敵人之後,在戰場內的追擊不能超過百步,而在戰場外追擊的縱深不得超過90里。其實這都是車陣的做派。《尚書牧誓》裡面講到武王伐紂,就是這個樣子:「不衍於四步、五步、六步」,走個四五步就要停頓下來,重新看齊,排好隊;「不衍於四伐、五伐、六伐」,砍殺四五下一定要停頓下來,大家再重新開始。這就是使用戰車作戰最大的一個缺點:駕車技術要求高、機動性差。要知道,春秋時代的戰車不是現代的小轎車,沒有方向盤,更沒有安全氣囊,轉向進止完全要靠繩轡對戰馬的駕馭,而且底盤又高,輪子又大,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用這種東西打仗,當然慢吞吞、傻兮兮,難搞得緊。

可是隨著部隊裝備的改進、戰略意識的提升以及步兵使用的增多,春秋末期的很多戰役已經不再遵循這個古法了,而「柏舉之戰」就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突破性使用「大縱深追擊理論」的經典戰役。

所謂「大縱深追擊理論」,就是進攻者一旦發現敵人準備退卻時,就應該立即轉入追擊,力求阻止敵軍有組織的退卻,在敵到達新的防禦地區並與從縱深開來的預備隊會合之前予以圍殲。吳軍在柏舉擊敗楚軍主力後,並沒有停住腳步,而是立即對敵展開了全面追擊,一路狂追數百里,遠遠超過了古法中規定的90里縱深,要不是後來沈尹戌及時趕到雍澨並對吳軍展開了頑強的阻擊,楚軍主力很有可能會被全部圍殲。

由於孫武所處時代的局限性,他只使用了正面追擊而沒有使用正面與平行相結合的追擊方式,否則楚軍主力沒有可能順利逃走。所謂「正面與平行相結合的追擊」,就是以一部兵力從正面實施追擊,目的是遲滯敵軍基本兵力的退卻,不讓其脫身,並以集團軍主力實施平行追擊,前出退卻集團的側翼,切斷退卻道路,最後合圍和消滅敵人。當然,這個追擊理論在二戰時期才全面成熟,孫武再怎麼天才,也不可能掌握如此先進的戰略,要不然他就真的是神仙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