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吳王闔閭 壹 姑蘇明月

吳國國內發生了這天大的事情,在晉國出使的大賢人季札聞訊大驚,趕快回來跑到王僚墓前,痛哭流涕。還不是你害的。

公子光找到季札,假惺惺地要把王位讓給他,說:「這是祖父和叔父們的遺命,你還是勉為其難答應了吧!」

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季札當然不會接受。他無奈地說道:「這是你千辛萬苦得來的,又何必讓給我呢?只要先王的宗廟有人祭祀,社稷之神有人供奉,吳國的百姓有人治理,誰當國君還不是一樣。我還敢怨恨誰呢?總而言之一切都是天意,總而言之一切不關我的事,誰立為國君,我就服從誰好了。」

季札這個態度,當然有明哲保身的意思,但他這會兒也只能這麼做,吳國已經夠亂了,再生枝節只會越來越亂。

既然季札都這麼說了,公子光當然也就不再客氣,順勢自立為王,改稱闔閭,並封大功臣伍子胥為行人(外交官),待以客卿之禮。而大賢人季札則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封地延陵,揮一揮手,不帶走半點麻煩。

至此,吳國的權力之棒總算在流血最少的情況下交接成功,屬於吳王闔閭和伍子胥的吳國新時代來臨了。

只死一個王僚和幾個侍衛,總比大規模的宮廷暴亂要好得多。

闔閭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吳國的王,但是他這位子卻一點兒也不穩當。別忘了,王僚的牛逼兒子慶忌和他那倆手握兵權的胞弟還在國外虎視眈眈地盯著他呢!

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吳王闔閭想來想去,決定親率大軍,去長江邊堵慶忌。可是慶忌這傢伙也不是吃素的,他不但精於搏擊,而且暗器、輕功也都不賴。所以慶忌一看到吳王闔閭氣勢洶洶地來追殺他了,二話沒說催車便走,闔閭駕著四匹馬的大車,在後疾追:「小兔崽子,我看你往哪裡跑!」

慶忌一回頭,發現自己的小QQ根本跑不過人家的大奔,便乾脆跳下車來拔腿狂奔,那速度,飛一樣,連闔閭的大奔都追不上。闔閭急了,忙命左右亂箭射之。沒想到慶忌暗器功夫也是一流,只見他一個回身望月,隨手一抓,所有的箭就全到了他的手裡,一支也射不中他。慶忌將手中的箭往地下一扔,笑道:「就憑你們想殺我,做夢吧!光叔,咱叔侄就此別過,吾父之仇,來日必將加倍奉還,你等著吧!」說著揚長而去,闔閭氣得在車上直跳腳:「果然是兔崽子,跑得比兔子還快!」

闔閭無奈只好收兵回國,從此以後,提心弔膽,每天擔心慶忌派人殺他,竟也開始學王僚穿起三層棠鐵之甲來,而且從此以後再不吃魚,誰跟他提魚他就跟誰急。

慶忌則一口氣跑到了衛國,招納死士,接連鄰國,日日夜夜都想打回老家為父報仇。

王僚那倆被圍困在楚國的弟弟掩餘和燭庸聽說老哥被闔閭幹掉了,不由放聲大哭:「該死的逆賊,我們與你不共戴天!」他們知道現在絕對不會有援兵來救他們了,只好棄軍逃跑,掩餘跑到了徐國,燭庸跑到了鍾吾(近楚小國,今江蘇宿遷市北)。楚國的大將郤宛因此撿了個大便宜,不費一兵一卒搞定吳軍,還得到了一大批戰略物資。

唉,這還真是一段復仇的歷史啊。伍子胥的父兄之仇只是一個引子,這個引子發展下去,就衍生出王僚對公子光的奪位之仇、吳王闔閭對公子慶忌的殺父之仇以及對掩餘、燭庸的殺兄之仇。這以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仇恨夾雜著鮮血井噴而出,灑滿整個江南大地。

吳王闔閭歷經千辛萬苦總算是爬上了吳國王座,當然想要有一番作為,於是就找來自己最信任的伍子胥,問:「如今天下大亂,列國爭雄,自楚庄晉悼之後,各諸侯已經很久沒有出一個雄才大略的霸主了,寡人初登大位,勵精圖治,也想搞個霸主來玩玩兒,你有啥好辦法嗎?」

伍子胥二話沒說,突然跪倒在地,抬起頭,已是淚流滿面:「伍員者,一介楚國亡臣也。現如今,我的父兄含冤而死,屍骨得不到安葬,魂魄得不到祭祀。我這樣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滿懷屈辱地投奔大王,大王不加殺戮已屬萬幸,又怎敢妄加參與吳國的大政方針呢?」

闔閭知道伍子胥這是急於復仇,在給自己施加壓力呢,但現在還不是跟楚國決戰的時候,於是他故作不知,說:「如果不是先生您,我早就被王僚那小子搞定了,哪兒還會有今時今日。您怎麼能在中途產生退隱的念頭呢?」

伍子胥見闔閭跟自己繞圈子,只好再挑明一些說:「微臣不是想撂挑子,而是我聽說過一句話,叫做鳥盡弓藏,一旦國事安定,大王不需要我了,就會把我丟在一旁,不再信任我。」

闔閭見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只好給伍子胥一個準話:「No,no,no!先生您怎麼能這樣看寡人呢?寡人不是這樣的人,寡人可是個好人來的。如今吳國除了你之外,我不信任任何人,您就不要再推辭了,等到國事稍定,寡人一定會想辦法為你報仇的,放心好了。」

見闔閭已經明確表態,伍子胥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下已經有了主意:他決定以一己之力,助闔閭成為「南霸天」。只有吳國強大了,闔閭才能幫他報仇雪恨,才能讓楚國人知道,得罪我伍子胥是他們所犯的最大錯誤。

闔閭見伍子胥點頭,心中大喜,忙請教他說:「我國僻在東南,地勢高低不平,氣候潮濕,又有海潮之患,再加上國防落後,民無所依,寡人該怎麼做才能讓吳國儘快實現現代化呢?」

伍子胥答:「國家要富強,最重要的就是讓百姓安居樂業。所以要想建立霸業,必須加快吳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就是要因地制宜,多建城邑、糧倉、兵庫,如此一來,吳國內有可守,而外可以應敵,霸王之業,則可成矣!」

闔閭大喜:「太好了,伍先生果然絕世高才,那寡人就把一切事宜全權委託給你來辦了,要加油哦!」

伍子胥接下這個歷史性的重任後,立馬開始著手行動。他派地質專家和氣象學家考察地形、水質、氣候、風土人情,最後決定在姑蘇山(今蘇州市木犢鎮靈岩山)東北三十里建起一座規模宏大的闔閭城(又稱「吳大城」、「姑蘇城」),其位置就在今天的蘇州古城區。兩千多年來,它就如一輪明月般照耀在我國東南沿海,而被大家譽為「全國第一古城」。

這座姑蘇古城現在看來也許不算什麼,但是在當時卻是春秋時代數一數二的大都市,其周長四十七里(要知道周朝的王都之制也不過「方九里」即周長三十六里,可見姑蘇城之雄偉),共有八個陸門,八個水門,依山傍水,四通八達,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真乃江東第一大都會也。

此外,為了防備吳國的死敵越國(今浙江紹興一帶),伍子胥還在姑蘇城的南面建了一個衛星城市,其周長十里,且南、北、西三面都有高大的城門,其中兩座城門邊還修有水門,一座水門有城樓,另一座水門路邊裝有木柵,唯獨不在西面建門,為的是斷絕越國的光明。

不出一年,姑蘇城拔地而起,吳王闔閭大喜,立馬將國都從梅里遷了過來,一時間,姑蘇城大興土木,宮殿、樓宇、市場、糧倉,比比皆是,水陸交通,冠蓋雲集,各國商人和打工仔蜂擁而至,端的是熱鬧非常。這個新興的沿海發達城市,立刻成為春秋各國媒體的關注熱點。

東方之珠姑蘇城的建立,使得吳國一躍成為能與楚國分庭抗禮的南方強國,春秋歷史從此開始了新的篇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