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晉文踐土 8、鄭昭宋聾

離開了曹國,重耳等人又來到了宋國。當時,可憐的宋襄公已經重傷在床,沒多少日子了,負責接待工作的,是公子目夷。

宋襄公一輩子糊塗,可是在對待流亡公子重耳這件事上卻做了一個無比英明的決定,他雖然傷得厲害,但還是吩咐目夷隆重地接待他們,他聽說齊桓公送了重耳一個美女外加二十輛勞斯萊斯,便大方地說:「公子當年已經和宋國結過親家(重耳從前在晉國的老婆是宋國的宗女),那美女我就不給了,不過勞斯萊斯我一定要送,我宋襄公好歹也是個一代霸主(到了這個時候,他還在做他的霸主夢,真是可悲可嘆!),怎麼能被齊小白給比下去!」

於是重耳他們又有了二十輛馬車,大家皆大歡喜。不過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宋襄公的傷一天比一天重,宋國經過泓水一戰也國力大傷,根本不可能再幫助重耳他們復國了,鬱悶的重耳等人也只好告別了襄公,帶著滿腔的失望離開了宋國。

在重耳心裡,其實是很欣賞宋襄公的,此人在無比惡劣的國際國內環境下,還能領導宋國軍民,進行那場毫無勝算的泓水之戰,並且遭受如此慘敗,宋國卻始終沒有人背叛他,這足以證明宋襄公還是很有個人魅力的,是非功過雖難評斷,但不管怎麼說,他絕對是個難以令人忘懷的風度君子。

但是欣賞與同情是一回事兒,反思與教訓是另外一回事兒。宋襄公的失敗,給了重耳很多的啟示。如何從中汲取經驗,並創造出一條新路子來,達到仁義與謀略的完美結合,這是他現在必須考慮的問題——說不定,很快就能用上呢!

重耳走後,襄公的傷勢日甚一日,終於在第二年五月傷重而死,而他生前一直夢想的春秋霸業,也隨著他的這滿腔遺恨,飄落在滾滾紅塵之中,煙消雲散了。

重耳等人離開了宋國,又來到了鄭國。鄭文公是個什麼樣的人,大家都很清楚了,誰的拳頭硬,誰就是他的老大。小國要亂世中夾縫求存,就必須如此。

你說他趨炎附勢也罷,見風使舵也罷,這些虛名鄭文公統統不管,在他心裡,國家安全最重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管閑事少出事,多管閑事多吃屁。如今,晉國就在鄭國的北鄰,收留重耳,萬一要是惹毛了晉惠公怎麼辦?楚國雖強,卻也不可能次次保護他,再說,他的女兒也不夠用了!

鄭文公思忖了半天,終於下了個「無比英明」的決定,遂召集群臣商量道:「重耳是晉國的叛臣,到處不招人待見,我們還是不要蹚這渾水,把他們趕走算了!」

鄭國上卿叔詹反對說:「老大,你別看這個重耳現在這麼落魄,可是我發現他重瞳駢肋,這可是聖人之像啊,這說明他一定是有上天庇佑的,我看我們還是不要怠慢他為好。」

鄭文公卻不以為然:「上天庇佑個屁,我看他不過是糟老頭一個吧,都老掉牙了,能有什麼作為!何況現在流行內亂(這話夠絕!),諸侯中逃亡的公子路過此處的那麼多,哪能個個招待得起!我又不是開慈善院的。」

叔詹又說:「既然主公確實不想禮待他,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他,否則日後要是讓他發達了,咱們就沒好果子吃了!」

鄭文公大笑:「哈哈,我看大夫你是神經太過敏了吧,我早說這個重耳是個小角色了,既無須禮待他,也沒必要殺他。不干涉他國內政,是咱外交的原則之一,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少管閑事一定是最安全的,我可不想惹麻煩!」

於是鄭文公不再聽叔詹的意見,吩咐門官閉門勿納。重耳等人又吃了一個閉門羹,只好忍氣吞聲,去往他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楚國。

接下來不要我多說了,這個鄭文公以後當然也沒吃到什麼好果子,被重耳好好地干涉了內政一把,最後只好讓自己最不待見的一個兒子,親近晉國的子蘭當了太子。

後來,鄭文公一死,子蘭就立馬「朝楚暮晉」,背離楚國,投靠了晉國這棵更大的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