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齊桓受胙 10、舌戰召陵

齊桓公見楚軍態勢強橫,自己在軍事上肯定討不著啥實質性的便宜了,於是決定跟楚國講和,當然,和也要講策略,不能丟人地和、露怯地和,而要體面地和、符合霸主身份地和。

怎麼辦呢?齊桓公想了個主意,他特意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閱兵式,然後把屈完請了過來,想用聯軍盛大的軍容來嚇唬嚇唬屈完,讓他來主動求和,那麼自己就倍兒有面子了。

對於齊桓公的邀約,屈完沒有拒絕,不但沒拒絕,而且就一個人這麼大大咧咧地來了。人家有底氣啊。再說了,對付像齊桓公這樣死好面子的傢伙,根本就不需要多加防備。

屈完很快就發現,自己的確不虛此行,可以說是大開眼界。

盛大的閱兵式上,各國的軍隊穿著各色服飾,舉著各色旗幟各種兵器,在主席台前雄赳赳氣昂昂地依次走過,並操著各地方言大喊口號,氣勢震天,要多唬人有多唬人。

此次閱兵式,檢閱出動的各國部隊之多,史所罕見,恐怕也只有當年的武王牧誓可以與之媲美,齊桓公自覺霸業鼎盛,頓感意氣風發,他不住微笑地朝台下揮手道:「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

各國士卒們齊聲大喊:「伯主更辛苦,為天子服務!」

齊桓公看了看旁邊的屈完,放聲大笑。

小樣兒,可真夠得瑟的!

檢閱完畢,齊桓公不無得意地對屈完說道:「以此眾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瞧瞧這排場,多威武多雄壯,你們楚國能比嗎?嚇都嚇死你!

若是換作一般人,當然會被諸侯聯軍的軍威給震住,但屈完可不是個一般人。還是那句話,人家有底氣:諸侯聯軍人多勢眾,但我們楚軍也不是吃軟飯的,東風吹戰鼓擂這個世界誰怕誰,你會吹牛皮,難道我就不會嗎?

於是屈完躬身一禮,不卑不亢地說道:「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君雖百萬之眾,無所用之。」

所謂方城,就是楚國佔有南陽盆地之後,為了抵禦當地的戎患而在此地修築的一座東、北、西三面有規則方形的長城。據專家考證,春秋時期楚國的方城是從今河南魯山西南魯陽關起,向東再折向東南,利用山嶺、河堤和築牆,將列城連接成矩形的軍事防禦體系。

屈完的態度很清楚:你是要以德服人,還是以力服人呢?你要以力服人,我們楚國金城湯池,你力氣再大,搬得動嗎?不然試試?

一個說自己的軍隊多少城池都能攻破,一個說自己的城池多少軍隊都攻不破,這豈不是「矛盾相爭」寓言的翻版嗎?這一南一北兩個老小孩,果然很能吵,他們不是來打仗的,絕對是來吵架比口才的。

屈完毫不示弱,齊桓公也拿他沒辦法,他從中又聽出楚國在軍事上準備得十分充分,自己之前的戰略預估並沒有錯,看來如今之計,還是以和為貴吧,畢竟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拼個魚死網破也非齊桓公所願,最好的結局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只要對方認個錯就行了。

這便是齊國稱霸的主體戰略思想,只要能用政治、經濟或外交手段解決的,齊桓公從不輕易動武。

於是,齊桓公話鋒一轉,笑道:「豈不榖(侯、王自稱孤、寡、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榖同好,何如?」

這句話比較難,翻譯成現代文後大意是:諸侯們不遠千里跑到貴國,難道是為了我一個人而來的嗎?不是。他們是為了我們這些國家的傳統友誼而來的。你看,不如我們兩國也建立這種友好關係如何?大家不要打呀殺呀的,應該做好朋友。

齊桓公已經拋過了橄欖枝,就看屈完怎麼表示了。

屈完當然配合演出,於是他突然放低了口氣,畢恭畢敬地說道:「君惠薂(音曉,求也)福於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於同盟,此正寡君之願也。」

意思是:君侯滿腔熱誠惠臨鄙國,安撫我君,這正是我君的福分。

厲害厲害,果然是「惟楚有材」。如此外交辭令,端的是精妙之極;屈完能硬能軟,端的是位外交大才。

看來,楚國方面也是想和的。楚王給屈完的態度很明確:如果齊桓公想打,楚國也不怕他;如果齊桓公並沒有非打不可的意思,那麼還是盡量不要和他起衝突,畢竟對方有八國聯軍,氣勢洶洶牛氣哄哄的,楚國還真惹不太起。

既然雙方都有息事寧人的意思,那事情就好辦了。

於是,一切情節便按既定的劇本展開了。屈完與各諸侯訂立盟約,這也就是齊桓公九合諸侯的第五合——召陵之盟。盟約的主要內容,無非是楚國表示認錯,承諾以後按時向周天子納貢,雙方從此和睦相處,不要戰爭要和平,不要大炮要鮮花,握握手啊敬個禮,我們都是好朋友。

戰雲密布的召陵天空,頃刻間雲開霧散,雙方各自退兵。齊桓公基本達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高高興興準備回國,此行雖頗多波折,但總算有了個還算完滿的大結局。當然,仗最終沒打成,整日里只跟楚國人唇槍舌劍了,齊桓公只當自己過了一個十分有趣的軍事夏令營。

不過我們都知道,盟約這種東西,在國家實利面前,通常只是一紙空文而已。楚國不過在齊桓公的軍事壓力下暫時屈服,它的既定軍國主義道路是不會動搖分毫的。果然,楚成王只安生了一年,就又蠢蠢欲動了。公元前655年,楚國滅弦(今河南息縣南);次年,楚國伐許,許國國君許僖公(許穆公已在伐楚期間病逝)兩手反綁,嘴裡銜著璧玉(死者才含玉),大夫穿著孝服,士抬著棺材,前來請罪,楚王見他可憐,這才放過了他;公元前649年,楚國滅黃(今河南潢川);公元前645年,楚國伐徐(今安徽泗縣西);次年,楚國又滅亡了英國(今安徽金寨縣)。這全都是屬於齊桓公在位期間,但他卻始終不敢與楚拼力一戰。

在楚成王看來,他不進犯中原攻打鄭、宋,轉而只吞併些東南淮泗小國,已經算是很給齊桓公面子了!

據《管子》一書記載,齊國無奈之下,也對楚國發動過貿易戰,不過好像成效不大,楚國畢竟是一個強大的軍國主義國家,沒糧食完全可以去搶嘛,不然上山打獵下水撈魚也都可以,楚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基礎畢竟雄厚。

所以說,召陵之盟,其意義遠大於效果,楚國半根毫毛都沒有損傷,一切只是一場政治妥協而已,齊桓公以放棄淮泗平原近楚小國的利益,換取了中原諸侯的暫時安全。這是苟且求安,也是養虎遺患。用厚黑達人李宗吾的話說,齊桓公是鋸掉了外面的箭桿,但箭頭還留在病人的身體裡面,隨時都有可能發作。

其實,從屈完「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的話來看,楚國的戰略方針是「據險自守」,對此諸侯聯軍似乎是求戰不易,攻堅難克,進退兩難,只有定盟一途可選。但是如果齊桓公勇氣足夠的話,應該還是可以憑藉聯軍的優勢兵力,攻打楚國深入中原的軍事據點,迫楚救援,然後再以逸待勞給其以沉重打擊,畢其功於一役,日後就沒有那麼多的麻煩了。從這一方面來看,不能不說這是齊桓公戰略上的重大失策。

但不管怎麼說,齊桓公暫時遏制住了楚國北侵的強勁勢頭,為之後晉文公大挫楚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這對華夏民族來說,貢獻還是非常巨大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