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夜連升四級 第十二節 道光帝派曾國藩主持四川鄉試

望著這白花花的兩千兩程儀,曾國藩喃喃自語:「滴水之恩湧泉報,湧泉報啊!」他攤開紙,決定給家裡寫一封信。

不孝男國藩跪稟祖父母並父母親大人及叔父母大人萬福金安:

奉皇上聖諭,授不孝男為今歲四川鄉試主考,此舉不僅大出不孝男之料,也讓滿朝文武驚訝。大清開國至今,已歷八朝,尚未有一次鄉試由五品官員做正主考,而由四品官員做副主考。真不知我祖積了何等陰德,竟讓不孝男承受如此浩大皇恩雨露。

典試程儀已付男手,為兩千兩,白花花一堆。男自蒙天恩於道光十八年入翰林院始,已待京師五載,一直節衣縮食,唯恐糜銀過多招致親友怨憤,而家族上下卻為此背上偌大的虛名,好似每年都能偷運一些金元寶回去藏起來,以致有恩於曾家的人都口出怨言。不孝男一直惶惶不安。不孝男決定留下四百兩以作入川回京之盤費,餘下一千六百兩悉數由回鄉省親的長沙籍翰林院檢討張維元兄帶回去。

請按此數分配:南五舅二百兩,如不收,則由父親用此銀買上幾畝好田轉贈南五舅。五舅年已七旬,膝下之子又糊糊塗塗,近又添心口痛,晚景如此凄慘,不孝男如不抓緊報答賣牛送男進京之恩,怕要來不及了。另外再拿出二百兩,由諸弟中一位買些實惠的東西分贈給鄰居們,讓他們也沾些天恩。請再撥出五十兩專供祠上花費,以消男五年來對祖宗之大不敬。還有哪位親友男沒有想到請父親做主辦理。

愚男謹記祖父大人的教誨,抱定『做官不做斂財之官』的宗旨,不敢妄存貪贓枉情之念,以報皇恩。不孝男在京覓得幾本請帖,頗好,一併捎回,望諸弟臨習時萬莫弄亂。這幾本前代的請帖已存世不多,至囑。男不日即起程赴川,一路謹記我祖『不走夜路,不獨爬惡山』之遺訓,總會佑我順利入蜀的,請大人及諸弟勿念。

男謹稟

正午時分,道光派人來傳他到御花園的後書房裡,見面之後道光帝道:「曾國藩哪,四川鄉試約定於九月中旬,你準備何時動身入蜀啊?川路崎嶇,可要走些日子。太白詩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嘛。」

「回皇上的話,」曾國藩垂手低頭回答,「臣想不日請旨入蜀。走山東河南,然後轉湖北水路入川,一百天總能到成都。臣擬於明日同趙大人到禮部請調鄉試題目,請皇上定奪。」

「嗯,」道光帝點點頭,「你想得很周密。不過嘛,朕自登大位以來,還沒有出過京師半步。原本一年一次的木蘭秋獮,因糜銀過甚,沿途擾民不安,朕都取消了。各省的吏治人和,朕只能靠想像了;和列祖列宗比起來,慚愧呀!四川是偏遠的省份,同時又是大省,朝廷對那裡的情況只知表不知里,對民情吏治,朕只能從總督衙門和巡撫衙門的摺子中來了解。曾國藩,朕說的對不對呀?」

曾國藩露出欣喜的臉色道:「皇上英明!皇上能想到這些,肯定就已經有了相應的治理措施,臣替蜀中百姓謝過皇上!」隨即跪地磕頭,說道:「皇上如此英明,真乃大清蒼生之福!」

道光帝判定眼前的這個漢人不是在恭維他,是在講肺腑之言,臉上難免生出一種豪氣。他沉吟片刻,才道:「曾國藩哪,起來講話吧。」見曾國藩爬起來,接著說道:「你認為要把四川治理好,應該從何處下手啊?」

曾國藩略一思忖,道:「回皇上話,臣對下情不甚了解,不敢在皇上面前妄言。但臣以為,歷朝歷代,治民不如治吏,治吏是第一要務。像貞觀盛世,我朝康乾盛世,無不在吏治上下工夫,成效也顯著些。」

聽了曾國藩的話,道光帝心下甚喜,讚許地點點頭:「曾國藩,朕看你最近又長進多了。朕想讓你明日就動身。關於四川鄉試的考題嘛,就讓趙楫一個人負責好了。朕給你配兩名侍衛先行入川,怎麼樣啊?」

曾國藩急忙跪倒:「臣遵旨!臣不知皇上為何讓臣先行入川?」

道光帝哈哈笑道:「你現在已經是五品官員了,官職不算小了。朕讓你先行入川,是想讓你替朕實地考察一下沿途的吏治民情。朕自登大位以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朕早就想親自實地考察一下。現在看來,朕的這個想法是過於天真了。這也是朕讓你入蜀典試的原因。」

曾國藩一聽這話呆了一呆,猛然跪伏在地,道:「臣不敢領旨!」

道光帝愣了一愣:「你怎麼不領旨呢?難道要抗旨不遵?」

曾國藩道:「臣不敢。臣斗膽問皇上一句,您讓臣用什麼身份去四川呢?」

道光帝一笑:「這還用問,四川鄉試主考官哪。你糊塗了不是!」

曾國藩不慌不忙答道:「回皇上話,四川鄉試主考官怎麼能考察沿途的吏治民情呢?臣不過京師一從五品翰林侍講,出京也是臨時的鄉試主考,名不正言不順,請皇上明察。」

道光帝反問:「那依你的意思……」曾國藩答道:「回皇上話,臣以為,考察幾省的民情吏治豈是小小的五品京官所能幹得了的事!依臣看來,要做這樣的事情,非三品以上的大員不可!請皇上明察。」

道光帝忽然笑了起來:「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不過,你只是替朕偷偷地考察一下地方上的事情,又不是去拿人,回京跟朕說說情況,這差就算交了。」

曾國藩長出一口氣,道:「皇上的意思是讓臣只是走一走看一看,什麼都不用管,這樣的話,臣就敢領旨了。」

道光帝離開龍書案,長嘆一口氣道:「咳!好像是這樣。要真是這樣,朕讓肅順隨便從宮裡派個人也就行了。曾國藩哪,朕可是對你寄予了好大的希望啊!你下去候旨吧。」

「謝皇上。」曾國藩站起身,慢慢地退出御書房。

曾國藩回到府邸不久,曹公公帶著一名太監便走了進來。

「翰林院侍講曾國藩曾大人接旨……」曹公公人未進門聲音先到。

曾國藩和周升急忙跪倒接旨。

曹公公打開聖旨,一字一頓地念道:「內閣奉上諭:欽命翰林院侍講、欽點四川鄉試主考官曾國藩於入蜀途中,考察當地吏治民情,便宜行事。有貪贓枉法者,有權請旨革除。欽此。」

曾國藩把聖旨跪接在手,頓時感覺千鈞般重。曹進喜扶起曾國藩,笑道:「曾大人,皇上讓奴才轉告大人,大人一路務望小心行事。曾大人,您老不要讓聖上失望啊!」

曾國藩明白,道光帝是擔心自己仗著聖旨沿途行不法之事,於是急忙道:「請公公轉告皇上,本官謹記皇上教誨,絕不敢行不法之事。」

曹進喜這時對著身後的太監道:「三兒,給大人吧。」又對曾國藩道:「皇上特意從內務府給大人又撥了兩千兩銀子,請大人點收一下,奴才好回去復命。大人哪,為這多撥的兩千兩銀子,奴才也給大人說了不少好話呢!」

曾國藩急忙對周升道:「周升啊,快接過來送進內室,再拿二十兩讓兩位公公回去喝杯茶。」

周升把銀子放進內室,再出來時,手上已是託了二十兩銀子。曹進喜假意推讓了一下,才笑眯眯地把二十兩銀子收在懷裡,說道:「曾大人一路保重。」同當值的太監推門出去了。

曹進喜知道曾國藩是清苦京官,比不得王公大臣,一分不賞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賞多賞少全不在意。這也是曹進喜區別於其他太監的地方。曾國藩和周升把兩位公公送到門外上轎。

到了晚上,曾國藩秉燭擬就《補侍講缺呈請謝恩狀》,向皇上表明心志。謝恩狀封緘好後,曾國藩讓周升將銀兩打點了一下,又讓他在貼身衣服裡面縫上一個布兜,是專為揣聖旨的。周升樂顛顛地翻出針線包,又手忙腳亂地剪了一塊花布,也不知是不是閑置的,拿針在手,彷彿拿了一個棒槌,咬牙切齒地縫了半個時辰,總算有個兜的樣子。曾國藩是邊看邊笑。主僕二人忙到很晚才安歇。

次日一大早,整個京城尚在夢中,曾府門前的巷筒子也還有些黑暗,一名御前太監領著兩個高矮不等的人,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到曾府。

曾國藩已用過早飯,周升正打開大門往外掃樹葉子。無論睡多晚但必須早起,這是曾星岡給曾家大小定的規矩,幾代不變。

「奴才叩見曾大人,」當值太監同著兩個人和曾國藩見過禮,「這兩位是皇上讓肅大人派過來保護大人安全的,祝大人一路順風。大人如無別的吩咐,奴才這就回去交差了。」

太監說完,也不等曾國藩客套,轉身便走了出去。周升連太監的面容都沒看清,更談不上送。曾國藩心頭一熱:皇上想得太周到了!

曾國藩讓周升在書房放了凳兒,重新和宮裡來的兩個人見禮,請教尊姓台甫。

個子高些的一邊施禮一邊道:「恩賞四品頂戴御前二等侍衛卑職長順,受散秩大臣奉宸苑卿肅大人之命,特為大人伴差入蜀。」矮個子的剛要講話,長順卻搶先一步說道:「台庄,和卑職同在御前效力,是五品頂戴三等侍衛。」

曾國藩一愣,半天做聲不得。長順口裡的肅大人,便是當今鄭親王端華的弟弟肅順。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