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平洋上5天4夜 第一節

走出咖啡館,外面正下著毛毛細雨,低氣壓從西方緩緩推進,眼看就要影響東北區域。

「真不妙,下雨啦……」

內山科長想叫來警察巡邏車,然而,卻被大妻警部婉言謝絕了。他和鳳仙警部來到車站前,坐上一輛出租汽車,朝山居倉庫而去。

也許山居倉庫是酒田代表性名勝古迹,剛說了地名,出租汽車就疾馳而去。

從車站途經寬敞的大街向目的地進發,只見商店街的兩側幾乎都是臨時建築的店鋪,前幾年大火災的痕迹依然歷歷在目。

不久,汽車渡過了一條河流。

「這是最上川嗎?」

「不,是新井田川,最上川比這條河要寬好幾倍呢!」

中年司機向他們解釋說,橋上雕著「實生橋」幾個字。

「過了這座橋,就是山居町。」

出租汽車駛入山居町,沿新井田川疾馳了四、五分鐘,停了下來。

左邊矗立著很大很大的倉庫,排列著黑黝黝的板壁,右邊,雨水沖刷著石牆,牆的中央鑿開了一個缺口,新井田川的河水,滾滾而來,拍打著石牆。

「從前,這裡是船碼頭,好象是在此裝御庄內米。」

司機又給他們作了說明。

冒雨疾走,來到寫著山居倉庫辦事處的大門口,裡面有人開了門。

「是大妻先生嗎?」

一個清瘦,50開外的男子迎了出來。

「酒田警署曾來電話,正恭候你們光臨。聽說想看一看倉庫呀。」

大妻警部看到房檐上吧噠吧噠直往下滴的雨水淋落在鳳仙肩頭,他把自己的風雨衣脫下,披在她身上。對辦事員道:

「不是全部倉庫,主要想看看陳舉倉庫。」

「明白了,我帶你們去吧。」

大妻警部和鳳仙警部跟在辦事員身後,穿過辦公室進人庫房。

雖說已是春天,3月底的酒田還很寒冷,可是,倉庫里卻不感到寒氣陰冷,保持著相當的溫度。

「真暖和呀,這裡……」

「是呀,整年之中都是這個溫度。寒冬臘月暴風雪,從日本海、西伯利亞襲來的寒流十分厲害。倉庫內保持一定的溫度,真不容易呀。當然,和從前截然不同,現在有了空調裝置,使我們的工作也比較好做了。然而這在江戶時代,可真是了不起哩!」

「這是什麼米?」

「前年出產的稻米,也就是說,2年陳米。現在這個倉庫里有2年陳米30萬石,1年陳米36萬石。」

「能讓我們看一下多年陳米倉庫嗎?」

「這就帶你們去。」

辦事員走在前面,穿過昏暗的倉庫,從米袋壘起的過道走過。

這裡倉庫的構造很別緻,粗壯的柱子和橫樑,結構嚴謹,窗子很窄,那小窗口外漂著細雨。

「好大的雨啊。」

辦事員反頭看了看窗戶,似乎在喃喃自語。

「是嗎?窗戶卻並沒被淋濕?」

「因為外面有大櫸樹,茂密的櫸樹枝葉,夏天能遮擋烈日的酷署,冬季可以抵禦西伯利亞襲來的寒流。」

「這麼說是為了調節倉庫的溫度而種植的?」

「當然,從前的人,真了不起,不動用鋼筋水泥,卻想到了防寒降暑的好辦法。」

5分鐘後,大妻警部和鳳仙警部被領進了一座最關鍵的庫房。

「這裡就是多年陳米倉庫。」

穿過倉庫大門,辦事員進行了說明:「山居倉庫雖然都重視防溫抗濕,還使用除蟲劑,但是,這個多年陳米倉庫尤其地道,二、三十年前的陳米一點都不會發生霉變。」

大妻警部一邊聽取辦事員說明情況,一邊伸手翻看壘成山丘似的米袋上扎著的貨簽,只見上面寫著昭和28年(1953年)出產的稻米。貨簽的顏色依然如故,紙質完好如新,這是一張26年前的貨簽啊。

「肯定是這兒!」

大妻警部對鳳仙警部悄聲耳語。

「保存紙張的地方?」

對鳳仙警部的話,大妻警部贊同地點著頭,又接著說:

「包括印刷機和原版……」

這裡的溫濕度對保存稻米很合適,此外,還經常撒殺蟲劑。因此,鐵制的印刷機、原版的銅版也就毋庸憂慮生鏽腐蝕了。

「是不是罪犯從一開始就打算將印刷機隱藏在此,才送往酒田的?」

「我看不是,日本戰敗時,為匆忙隱蔽印刷機和原版、紙張,才選上了山居倉庫吧。」

「其理由呢?」

「嗯,如果一開始就準備隱匿在這裡的話,理應把兩台印刷機都運來,可是,一台在酒田車站被美軍憲兵沒收了。當時,美國中央情報局和美國憲兵也是非常敏捷的。就是說僅僅只有隱匿一台印刷機的時間。」

這一回是鳳仙警部表示贊成了。

「對!如果一開始就準備隱匿的話,那肯定會把兩台一起運到這裡來。」

大妻警部詢問辦事員:

「您在倉庫工作時間有多長?」

「我從酒田商業學校畢業,近40年了。說來慚愧,一生都是作為稻米看守人渡過的……」

「哪裡,哪裡,過謙了『活字典』在任何職業上皆不可低估。那麼,有關這座倉庫過去40年間的事,什麼都了解吧?」

話音剛落,辦事員平靜地搖了搖頭。

「即使講工作40年,其間,我作為現役軍人入伍,複員後,又第二次應徵,最後是在華中的漢口被遣返回家的。在部隊總共生活了10年。」

「那麼,戰爭結束時還在大陸?」

「是的,在中支(華中)派遣軍,守備漢口附近的一座叫大冶的鐵礦山。」

大妻警部大失所望。如此看來,這個人肯定不會知道當時印刷機和一萬張紙入庫的情況。

「可是,您回家後再到此復職,聽到當時倉庫的負責人,談起過什麼特別的事情嗎?」

「不,只說特別的事,我也很難理解啊……」

「我想每年總有人到這座陳米倉庫一、二次的……」

「啊,高倉少佐嗎?」

大妻警部感到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

瀨戶內造紙公司的監督官高倉大尉終於登場了,同時,高倉將印刷機、紙張隱藏在此的情況明朗了,而且,他似乎是憑藉最後的階段——少佐軍銜出入山居倉庫的。

「高倉來幹什麼?」

「我不了解,終戰時,我好容易才升為下士官,少佐的軍銜對我來講這可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哪。」

這位辦事員的一生都在山居倉庫擔任稻米看守人,考慮問題極簡單。誠然,在絕對服從命令軍隊中的下士,都象魔鬼般令人可怖,至於將校級軍官,更是威風凜凜,令人敬而遠之的人物。

那軍官是少佐,說起來大抵是個大隊長,最低限度是中隊長。加之,高倉佩著少佐肩章,這麼一來,對於下士官辦事員,的確是個神仙般的大人物了。

高倉少佐作為貨主,憑藉以前的軍銜,多次來糧庫,給印刷機塗油,保養,防止生鏽,這恐怕完全合乎情理。

「那個高倉少佐,最近從倉庫取走什麼嗎?」

「即使講最近,也已經一個多月了。他把草席裹著的沉重貨物搬上了卡車,運往什麼地方去了。」

「是鐵製品嗎?」

「我想大概是,可是,究競是什麼不清楚。」

「運貨卡車是什麼運輸公司的還記得嗎?」

「那是一輛罕見的卡車,不很大,車上塗著黑漆,兩側畫著紅色的太陽標記,寫著白字——歸還北方領土!尖閣諸島是日本領土……等標語。」

——大妻警部心想,使用的那輛車是黑龍黨的卡車。

「終戰時負責人是誰?……」

「他去世了,已經有10年了。」

「有記錄什麼的東西嗎?」

「有,可是,沒有什麼值得一看,庫存目錄上僅僅寫著一行字:高倉佐參謀送來貨物6個……」

「沒有涉及貨物內容?」

「唉呀,沒有……我想大概是軍隊的秘密物資吧?」

「聯合國軍進駐後,美軍憲兵來調査山居倉庫了嗎?」

「聽說來過,只是到裡面翻米袋,沒有進行嚴格的搜查。」

大妻警部想,美國中央情報局和美軍憲兵可能沒有來調查陳米倉庫……

問題在於——高倉大尉把印刷機、原版、紙張,從山居倉庫轉移到了何處……

大妻警部返回辦公室,給東京的小野寺科長掛了電話,向他報告酒田車站原貨運股勝浦的死亡經過,以及山居倉庫的情況。

「用黑龍黨的卡車從倉庫搬走了貨物,這一點確鑿無誤嗎?」

「我看的確如此,據說卡車的兩邊上寫著北方領土,尖閣諸島什麼的,黑色底漆上畫著鮮紅的太陽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