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後記

當讀者看到這本書時,facebook的活躍用戶人數很可能已逾6億。2010年7月時,對外公布的這一數字為5億,並且每月以2500萬的速度遞增。

facebook這家公司正不斷地融入現代文化和生活。世界上不論哪個國家、不論在哪種語言區,幾乎都能在公開場合不經意地聽到facebook這個詞出現在人們的對話中。2009年,有一部字典將「移除好友」(unfriend)選為當年的年度辭彙。facebook也走進了電視熒屏。

facebook的社會影響力還在繼續擴大。世界各地的人們因它而重新點燃人際交往的熱情。在書中,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一位營銷顧問喬恩·威斯布拉特(jonweisblatt)為本書寫下了一段贈言,其中有一個他自創的說法「facebook眩暈」。這個詞語描述的感覺就發生在他突然在網上見到多年老友的名字和面孔之時。而對那些尋覓愛侶的人而言,facebook提供了一個舊情復燃的機會。既然幾乎每個從前的朋友都能以簡單的facebook信息保持聯繫,許多人就此可以重燃高中或大學時的愛火,因而出現了——個指代這種現象的詞——「重拾舊愛」。

但facebook也成了又一個滋生不良社會影響的地帶。一些蓄意破壞的商業流氓如今常常建立些看來像facebook的虛假網站,以此獲取登錄者的facebook密碼。然後,他們用竊取的密碼登錄facebook,向密碼名下用戶的朋友們發送垃圾信息,企圖以這些信息得到更多用戶的密碼。這樣一種「網路釣魚」的網頁甚至欺騙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朱利斯·吉納喬斯基(julius genachowski)。他在facebook上的一群朋友都收到了一則莫名其妙的信息,上面提到「亞當讓我開始用這種方法賺錢」。

在利潤攸關的社交網路領域,facebook的競爭對手們如今都在盈利線上掙扎。myspace正在虧損。社交網bebo於2008年被aol以8.5億美元價格收購,而今又被轉售。著眼於聯繫高中時代老朋友的初級社交網路myspace與classmates.都將自己的服務搬上了facebook的平台,並且開始使用facebook聯誼會這項服務。

對扎克伯格而言,成名讓他覺得不自在。因為在矽谷時他出外吃飯也會被人認出來,進餐中途還會有人索要簽名或請求合影。這也算是為成功付出的代價。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