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facebook時代來臨

每個資本家都想參與進來。

社會化網路已經不是一個新概念了,早期facebook的很多組成部分都是其他網站首先進行嘗試的,扎克伯格曾因為facebook剽竊他人的創意而被指控多次。不過實際上他的網站只是對40年前那些創意的繼承。

在互聯網建立之初,那些進行互聯網基礎設計的工程師就設想了一種類似於facebook這樣的網站。

j·里克雷德(j.c.r.licklider)和羅伯特·泰勒(robert w.taylor)在1968年的一篇題為《將電腦當作通信設備》(the puter as unication)的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線互動社區應該是什麼樣的?在多數情況下社區的成員們在地理位置上是分開的,有時聚合成一群,有時又各自分開。這樣的社區不是聚合了同一地區的人,而是將相同愛好的人聚合在一起。」這篇文章同時還涉及了社交網路的概念,「那時大家將無需寄信或發電報,只需要很簡單地識別需要與你的文件進行聯網的人就可以了。」作為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advance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of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的關鍵成員,里克雷德參與設計和建立了後來被稱為阿帕網(arpa)的互聯網雛形。

大約十年後,有些人開始著手創立這樣的在線社區。在萬維網創立很久以前,互聯網的第一項服務——當時被稱為use的網站就吸引了大量的非技術類用戶。該網站從1979年開始到現在一直都在正常運營,人們在裡面可以向不同主題的群組張貼消息。1985年,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brand)、拉里·布瑞里恩特(larrybrilliant)以及其他幾個人在舊金山建立了被稱為全球電子鏈接(whole earth leik)或簡寫為well的電子公告板。在1987年,well的一個超級用戶霍華德·萊茵果爾德(howardrheingold)發表了一篇文章,在文中他創造了「虛擬社區」的說法用以描述這樣的新體驗。萊茵果爾德是這樣描述的:「虛擬社區的成員也許不能面對面交流,但是他們通過電腦公告板和網路來交流言論和想法。」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熟悉電子通信,最早是從在線上群組和聊天室發帖評論開始的。在1982年,法國郵電業創建了一種被稱為小型電傳(minitel)的在線服務,最早開始將這樣的概念變成一種面對大量用戶的服務。aol於1985年開始運營。在1988年,ibm和希爾斯公司(sears)面向普通美國大眾創立了一個強大的商業在線服務,稱為prodigy。但是很快aol就成為美國最大的服務商,在aol中人們可以建立自定義的用戶名來和別人互動。我在aol的用戶名是david4068。在20世紀90年代初,普通大眾開始用和他們姓名不同的自定義用戶名來發送電子郵件。儘管他們可以使用網路提供的地址簿,但是用戶們並不用其他方式來尋找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朋友或與他們進行聯絡。後來的即時信息服務也採取了這樣的方式,人們使用用戶名而不是真名進行交流。

在萬維網初期,在線社區的概念又得到了加強。諸如全球網(theglobe.)、虛擬城市(geocities)和鐵三角(tripod)開始允許用戶建立自己的頁面,同時也可以鏈接到他人的頁面上去。馬克·扎克伯格的第一個網站是他初中時在虛擬城市中建立的。1994年成立的付費交友網站mat是使用真實信息註冊的,但是只能用於特定用途。classmate.網站於1995年成立,人們可以通過真名來尋找並和以前的校友進行交流。

社交網路時代於1997年最終拉開大幕,一個紐約的網站六度空間(sixdegrees.)取得了真名網路交友服務的重大突破。兩位互聯網社會學家達納·博伊德(danaboyd)和妮科爾·埃利森(nicoleellison)在2007年的一篇論文中這樣描述了社會化網路的特點:「建立一種公開或半公開的個人檔案,」「和別的一些用戶通過同一個關聯進行通信,」「瀏覽所有關聯並加入系統內其他用戶所建立的關聯。」你在這樣複雜的關係網路中建立自己的個人定位,你的個人檔案能把你置於相關的關係連接中,這樣就能找到隱藏的興趣愛好或關聯。這種直指facebook的趨勢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元素,那就是基於用戶真實身份的在線信息。

六度空間首先採用真實身份來確認和映射人們在現實中的真實關係,這在當時看來是極富遠見的。這個網站的名字來源於六度空間理論,該理論認為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通過各自的關係網相互串聯起來,從自己的朋友開始,下一「維度」是朋友的朋友,一直到第六維度。

六度空間的創始人安德魯·韋瑞契(andrewweinreich)曾是一名律師,很擅長建立關係網。萬維網當時才剛剛起步,對於普通大眾的吸引力初現端倪。在1997年上半年,六度空間開始運營,韋瑞契邀請了幾百人來到紐約的帕克大廈,並通過那裡的20台電腦加入到六度空間中去。他宣布:「僅僅在自己的電腦上使用名片簿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將會把你的名片簿放在中央,如果每個人都上傳了自己的名片簿,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它們穿越整個世界。」

通常情況下,人們通過已有用戶的邀請郵件加入到六度空間中來,這一邀請方式被後來的很多社交網路沿用。這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也許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當時是具有革命意義的。這項服務使我們能夠使用真名建立自己的檔案,記錄自己的信息和愛好,然後通過這些檔案來和朋友進行在線聯絡。你也可以瀏覽別人的檔案,然後讓自己的朋友來介紹你和你找到的那些有趣的人認識。六度空間在建立之初有兩個關鍵功能:第一個是「與我連通」(ect me),如果你輸入某人的名字,系統會通過已有的用戶來建立你和他的聯繫;另外一個是「將我加入」(work me),通過這一功能你可以尋找特定性格的那一類人,系統會通過你的要求來識別那一類人。也許你要找的是斯卡思達爾(scarsdale),一位喜歡下象棋的醫生呢。

但是韋瑞契現在則不無遺憾地承認「我們那時候比較早,時機比什麼都重要」,六度空間的開發和運營成本實在是太高,擁有90名僱員,購買了大量昂貴的伺服器和來自甲骨文的資料庫軟體許可,並且向網路開發公司sapient支付了大筆費用來開發功能。如此巨大的付出最後是什麼樣的成果呢?用戶們使用慢得令人髮指的撥號網路來登錄網站,而且還有很多其他嚴重的局限。用戶檔案里有姓名、工作信息、喜愛的電影,但是不能上傳照片,畢竟當時很少有人有數碼相機。沒有照片對於當時的韋瑞契來說是一個大問題,他當時考慮讓成員們用影印的方式來發送照片,最後由他的僱員們統一上傳。

人們還不清楚——會員和非會員抱有同樣的疑問,到底六度空間是想做成約會服務、商業網路服務,還是兩者兼有。很多會員加入了以後什麼都沒有做。雖然如此,到1999年六度空間還是擁有了100萬名註冊用戶,並被——家更大的公司以1.25億美元收購。在那以後,六度空間就再也沒有創造什麼收益,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後,它的新東家選擇了關閉這家虧損公司。不過這僅僅是社交網路的起步而不是終點,韋瑞契律師和其合伙人的先見之明創造了六度空間的想法,也在facebook史上佔據了關鍵地位。

儘管六度空間打開了堅冰,不過到其他人開始建立起被認為是真正的社交網路時還是花費了很長時間。在1999年,專註於文化的站點黑色星球(blackpla)和亞洲大道(asianavenue)成立了,兩個網站擁有有限的社交功能。瑞典的青少年社交網站月風暴(lunarstorm)於2000年1月1日成立。2001年成立的韓國高人氣網站賽我網(cyworld)也讓人們看到了社交網路的無限可能。

直到2001年和2002年社會化網路觸動了矽谷和舊金山前,大多數企業家和風投仍然處於2000年初開始的互聯網公司的估價和收入大跌的震驚之中。很多公司倒閉,氣氛很糟糕,對於網路公司尤其如此。在2001年和2002年新成立的公司根本得不到投資。只有少數堅挺的公司能意識到,六度空間之所以那樣僅僅是因為它起步太快了。

肖恩·帕克和他的朋友在2001年成立了plaxo,它不是社交網站,但是和社交網站有很多類似之處。plaxo提供聯繫人管理的服務,當有新用戶上傳了他們的信息後,它將會一直提醒用戶更新個人信息,並且不停地要求他們加入。這樣的騷擾是非常令人厭煩的,但是用起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