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 彈撥類

琴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彈弦樂器之一。相傳遠古的伏羲氏和神農氏,都曾經「削桐為琴,繩絲為弦」。《詩經》的第一篇《關雎》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吟詠。由於它的聲音不慍不躁、平正沖和,很合乎儒家「中和」的音樂美學思想,所以受到許多文人雅士的喜愛。

琴,又稱古琴、瑤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彈撥樂器之一。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120厘米—125厘米左右),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厘米左右),厚約二寸(6厘米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徵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一般是以桐木作面板,梓木作背板,有頭、頸、肩、腰、尾、足等。

琴共七弦,一端以岳山支撐琴弦,無品,琴面有十三個琴徽以定音位。其定弦法很多,並不固定。古琴表現力特別豐富,運用不同的彈奏手法,可以有不同的藝術特色,它的散音(空弦音)嘹亮、渾厚,宏如銅鐘;泛音透明如珠,豐富多彩,由於音區不同而有異。高音區輕清鬆脆,有如風中鈴鐸;中音區明亮鏗鏘,猶如敲擊玉磬。按音發音堅實,也叫「實音」。各音區的音色也不同,低音區渾厚有力,中音區沉著溫潤,高音區尖新清脆。按音中的各種滑音,柔和如歌,也具有深刻細緻的表現力。

古時候,古琴的地位非常特別,它是高雅的象徵,但又不屬於雅樂系統;它受到文人雅士甚至僧道人物的喜愛,常彈奏於幽室曠野,竹林月下,但又絕非俗樂。它是文人士子的必修功課,孔子、司馬相如、蔡邕、諸葛亮、嵇康、戴逵、白居易等都是撫琴高手。

古人把琴作為明道德、美風俗、禁淫侈、和人心的修身養性之器,因此形成了對琴的古淡圓潤、靜遠雅潔的審美要求。今天,琴仍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瑟是古老的彈弦樂器,起源很早,《樂書》引《世本》說「庖犧(伏羲)作瑟」,不一定可靠,但在周代,瑟已經是重要的彈弦樂器了。《詩經》中有許多關於瑟的詩句,《論語》中有許多孔子和弟子鼓瑟的記載。

據說最早的瑟有五十弦,舜嫌其太繁,便把它簡化為二十五弦了。就是這樣,大概在元代七十二弦琵琶和揚琴出現以前,它也是弦數最多的弦樂器。瑟體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長岳山,尾端有三個短岳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側各有相對應的弦孔。另有木質瑟柱,施於弦下。

先秦兩漢時期的古瑟,考古發掘中多有發現。湖南長沙瀏城橋一號楚墓(約為春秋晚期或戰國早期)出土的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河南信陽、湖北江陵等地楚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都出土有瑟,弦數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

古瑟至南北朝時期失傳。唐、宋以來文獻所載和歷代宮廷所用的瑟,與古瑟在形制、張弦、調弦法諸方面已有較大的差異。當時的瑟,首尾各有一長條岳山,兩岳山外側有數目相應的弦孔,依次張弦。共二十五弦,音高按十二律呂排列。正中一弦(第十三弦)不彈,其餘二十四條弦可奏兩個八度音程的二十四個音。以右手彈「中聲」(低八度音區),左手彈「清聲」(高八度音區),左右手也可同時彈奏高低八度的和音。基本指法是大、食、中、無名各指分別向內外方向撥弦,名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共八種。後世定弦法略有變化,正中一弦也可彈奏,按五聲音階或七聲音階定弦。左手在必要時可按抑柱左弦段而取變化音。

先秦時的瑟,最初是五十弦,後來舜把它簡化為二十五弦。據後代傳說,瑟又被分為兩半。《樂道類集》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秦國有姐妹二人都喜歡鼓瑟,可家裡只有一張瑟。有一天,她們在爭搶瑟的時候,把它從中破成了兩半,姐姐手中的一半十三弦,妹妹手中的一半十二弦。秦皇聽到這件事,十分驚異,就把這種十二弦和十三弦的樂器叫做「箏」。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據後漢劉熙載《釋名》說:「箏,施弦高急,箏箏然也。」「箏」的得名,是因為其聲音「箏箏然」。

箏是秦地(今陝西西部)的樂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在秦地流行。它最早出現在秦李斯的《諫逐客書》中,他描述當時秦地的音樂說:「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聲也。」所以箏也稱「秦箏」。其實,在戰國時期,箏已經廣泛流傳到齊、魯、燕、趙等中原地區。《戰國策·齊策》說:「臨淄(齊國都城,今山東淄博市東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箏。」自漢代以後,箏更是打破了地域的界限,成為十分重要和受人喜愛的樂器。

最早的箏可能有五弦。東漢應劭《風俗通》引《禮記·樂記》載:「箏,五弦,築身也。」近年在湖北隋縣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樂器中,就有五弦箏一件。戰國末年,箏已發展到十二弦。經過八百多年,至隋代才增加一弦。此後十二弦箏和十三弦箏長期並存,而以十三弦箏流傳最廣。元、明以後,又出現了十四弦箏和十五弦箏。清末,出現了十六弦箏。近年來,箏的製作有很大發展,研製出了二十一弦箏、二十五弦箏、二十六弦箏、四十四弦箏等,以二十一弦箏使用最廣。

箏的外形和瑟有點相似,但琴面有撐弦柱(即雁柱),可以左右移動以定音高。

箏的音量宏大,音域寬廣,表現力十分豐富,尤其長於表現那種凄清哀怨的情愁,所以古人常把它稱作「哀箏」。當然,箏並非只能表現哀怨的情緒,它也很適宜表現寧靜和平與歡快熱烈,甚至氣勢磅礴的作品。

弦鞀是秦代出現的彈弦樂器,雖然沒有實物留傳,但它在我國器樂史上的地位卻非常高。

先秦時期的弦樂器,都是放置在桌上或架上(也可以放在石上甚至膝上)彈奏的,沒有出現抱在懷中演奏的弦樂器,所以在行進中或馬上幾乎無法彈奏。

據說秦始皇修築長城的時候,民工們非常辛苦,又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他們就編唱了許多民歌,來抒發自己憤懣和感情。沒有伴奏的樂器,他們就把一種叫鞀的鼓改製成了樂器。

鞀鼓,就是現代的巴浪鼓,不過要大得多。它最大的特點有兩個:一是有一個長長的柄,一是鼓的兩旁各有一條短繩,系有珠子(稱兩耳)。它的敲擊方法是握住長柄,左右轉動,珠子就敲響鼓面。修長城的民工們,把鞀鼓調過來,把鼓面當成音箱,在長柄上安上弦,一種新的樂器——弦鞀就誕生了。

弦鞀的出現,改變了我國弦樂器中沒有抱於懷中演奏一類的現象,意義和影響非常巨大,此後出現的阮咸、三弦、月琴、秦琴等樂器,都是從弦鞀演變出來的。

「十三學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的詩句。詩中提到的「箜篌」,是我國古代非常重要、非常優美的一種彈弦樂器。

箜篌有卧、豎兩種。

卧箜篌的出現,大約是在西漢武帝時,據說是漢武帝令樂人侯暉(一說侯調)依琴而制。當時的箜篌,形制和琴、瑟相似,5-7弦,有柱(琴馬),只是用撥子彈奏,和琴、瑟不同。

豎箜篌則是東漢時期由波斯(今伊朗)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它本來是一種角弓形的彈奏樂器,形狀似豎琴而小,便於在馬上彈奏。傳入中國以後,也被稱作「箜篌」,為了和中國原有的卧箜篌區別,就被稱作「豎箜篌」或「胡箜篌」。宋陳暘《樂書》說:「豎箜篌,胡樂也。其體曲而長,其弦二十有三。植抱於懷,用兩手齊之,俗謂之『擘箜篌』,亦謂之『胡箜篌』。」「植抱於懷」中演奏的應該是小箜篌,還有一種大箜篌,是放在地上演奏的。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三說大箜篌「高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黑漆縷金裝畫台座,張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擘之」。還有一種箜篌是從東晉初年從天竺(印度)傳入的,由於雕有鳳首,所以稱為鳳首箜篌。

豎箜篌傳入中國以後,受到中土人士的喜愛。《後漢書·五行志》就記載「(漢)靈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在唐代,它是燕樂、清樂、西涼樂、高麗樂、百濟樂、天竺樂、高昌樂、龜茲樂、疏勒樂、安國樂以及俗樂的重要樂器(包括卧箜篌和豎箜篌)。唐咸通中,教坊第一部有張小子善彈箜篌,冠於古今。還有中唐時的李憑。連深通音律的唐明皇,也喜歡彈箜篌,教坊謝大善唱歌,嘗唱《烏夜啼》,明皇親自彈箜篌和之。

到宋、元時期,箜篌的使用都還相當普遍,但是到了明末,它的使用卻漸漸減少,到清代則基本失傳了。

20世紀30年代,上海大同樂會曾按古制製作了大箜篌、小箜篌和鳳首箜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曾根據豎琴的原理,參照古史的記載和圖片,研製出了一架豎箜篌。1980年,又成功研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