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 吹奏類

最早的樂器,差不多都是勞動工具演變而成的,骨哨也是如此。最早的骨哨,是鳥獸的肢骨製作的,本是在狩獵中用來模仿鳥獸的叫聲,後來演變成樂器。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了一百六十多件骨哨,在屬於青蓮崗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的江蘇吳江梅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發現。長度6至8厘米不等,器身略呈弧形。其中有一件骨哨,出土時腔內插有一肢骨,將有孔的一段放入嘴裡輕吹,同時抽動腔內肢骨,就可以吹出簡單的樂曲。

在學會鑽木取火之前,人類使用的火是雷電擊燃樹木一類的「天火」,為了不讓它熄滅,他們就不停地添草加柴。長時間地燃燒,火堆周圍的土就變得堅硬,這給了原始人很大的啟發,他們逐漸把泥土捏製成各種形狀,然後放到火中去燒,這樣,就做成了最早的陶器製品。這些陶器製品不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而且他們還發現在敲擊它們的時候,會發出清濁低昂、激越悠揚的聲音,於是,他們便用陶器製作樂器了,在學會冶煉金屬之前,鍾、鼓都是陶制的(陶制的鼓叫「土鼓」,是用陶制的鼓框,再蒙上獸皮)。他們在無意之中也許去吹一些小的陶器,發現它們可以發出一些悅耳的聲音,於是,他們發明了用陶土燒制的吹奏樂器——塤。

塤可以算是我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了,今天出土的陶塤,最早的是距今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後期的實物,據說最早的塤是源於彈丸或一種叫做「石流星」的狩獵工具,後來才逐漸變為樂器。

近幾十年來,有不少的塤陸續出土,在距今約六千年的浙江杭州灣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一個有一個音孔的陶塤。有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兩個陶塤,一個無音孔,一個有音孔。有音孔的一個可以吹出F和bA兩個音,構成一個小三度音程。在山西萬泉縣荊村出土的三枚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塤,一枚是筒形的一孔塤;一枚橢圓形,有吹孔和一個音孔,為二孔塤;還有一枚扁圓形,有吹孔和兩個音孔,為三孔塤,能發出e1、b1、d2三個音。近年在甘肅玉門火燒溝文化遺址奴隸社會早期平民墓葬中出土二十多個陶塤,都呈魚形,魚嘴即為吹孔,另有三個音孔,屬四孔塤,可以吹出宮、角、徵、羽四個音。河南輝縣疏璃閣殷墓出土的三枚陶塤,大的一枚已經殘破。小的兩枚除吹孔外,都有五個音孔,為六孔塤。它們可以發出a1、#c2、e2、#f2、g2、#g2、a2、#a2、b2、c3、#c3等十一個音。在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墓出土的武丁時期的陶塤,也是六孔塤,發音與輝縣疏璃閣的陶塤相似。

從殷商時期開始,塤就基本定型為六孔,到了漢代,才出現了七孔塤。塤在商、周時期是十分重要的樂器,《詩經》中就有許多關於塤的描寫,如《大雅·板》說:「天之牖民,如塤如篪。」但是由於塤的音量較小,在後代逐漸不被重視。隋代「九部樂」中的《清樂》還使用到塤。唐代音樂藝術高度發達,許多新的樂器不斷出現,塤的使用便基本絕跡了。以後,塤只出現在清代的宮廷雅樂中,再有就是用於琴塤合奏。近年來,塤又以其獨特的古樸韻味重新受到人們的喜愛。

1956年8月,文化部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經過認真地討論和廣泛地徵求各方面的意見,決定以一種古老的民族樂器的圖案作為中國音樂的樂徽,這種樂器就是排簫。

據說我們的祖先在漁獵的時候,聽到水邊的蘆葦折斷後在風中發出的「嗚嗚」的響聲而受到啟發,截葦而吹,用以模仿鳥獸的叫聲。後來,人們發現蘆葦的長短粗細不同,發出的聲音高低也不同,於是,他們把長長短短的蘆葦編排在一起,就成了最古老的樂器之一——葦籥。

後來,人們不再用柔軟而容易變形和折斷的蘆葦,而改用堅硬耐用的竹子來製作,這就是最早的排簫,在當時,它就叫做「簫」。《世本·作篇》說:「簫,舜所造。其形參差像鳳翼,十管,長二尺。」它的編排管數,從最早的三管、六管,到後來的十管、十三管、十六管、二十管、二十一管,到二十四管(近代更被發展到兩排共五十管),張載《博雅》說:「簫,大者二十四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在古代,它是十分重要、十分受人們喜愛的樂器之一,據說曾使孔子一聽而「三月不知肉味」的舜樂《韶》,就因為以簫為主奏樂器而被稱作《簫韶》。偉大詩人屈原在《九歌·湘君》中,有「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的描寫,東漢王逸《楚辭章句》說:「舜簫名參差。」排簫本是按管的長短順序排列,形如鳥翼。到了清代,才將單鳳翼狀的排簫改作雙鳳翼狀,即中間短而兩邊長,並且把用繩捆竹編改為插在木製的底座之中。

1978年8月,在湖北隨縣戰國時期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大批珍貴的樂器實物,其中有兩支排簫,大小略有差別,都由十三根長短不一的竹管依次排列而成,有一支至今仍能演奏,它不是按音律排列,但是超出了五聲音階的範圍,更加證實了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排簫已經是很重要的樂器。這一發現曾引起世界音樂界的極大關注和重視。

元代以後,戲劇逐漸發達,而伴奏則漸趨簡化,音域較窄,音量較小的排簫被逐漸淘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過音樂工作者的努力,排簫得到新生,經過改進的排簫,音色更加優美,音量較前增大,演奏技法有所發展,因此,表現力大大加強,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音樂中也有排簫,它的構造、外形、演奏方法和音色與中國的排簫幾乎一模一樣,英文作Pan-Pipes,傳為古希臘牧神潘發明。在莫扎特的著名歌劇《魔笛》中,帕帕蓋諾(Papageno)吹奏的就是這種樂器。在東歐的一些國家,如羅馬尼亞、匈牙利等,排簫在民間更為流行。羅馬尼亞民間歌舞團多次訪華演出,藝術家們用排簫演奏的羅馬尼亞著名樂曲《雲雀》和《霍拉舞曲》等,歡快熱烈,優美動聽,深受我國人民的歡迎。

排簫一般都是有底的,它的音色沒有無底類吹奏樂器如笛、簫、管子、嗩吶等明快亮麗,而顯得有一點虛幻,因此給人一種縹緲空靈的出世之感,有如遙遠的天際、茂密的林間飄來的一縷天籟之音,令人有「如聞仙樂耳暫明」的感覺。

篳篥,又寫作觱篥、必栗、悲篥,就是今天的管子。它本是西北少數民族的樂器,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說:「觱篥者,本龜茲國樂也,亦曰悲篥,有類於笳。」據說,它本來是作戰的時候用來驚中國馬的。《舊唐書·音樂志》就說它是「胡人吹之以驚中國馬」。它的形制,是用竹做管身,上面有蘆做的哨,管上有九孔。南北朝時期,又有大篳篥、小篳篥、豎小篳篥、桃皮篳篥、雙篳篥等多種。在唐代,篳篥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樂器,出現過尉遲青、王麻奴等篳篥高手。

大概所有的人都知道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他吹的就是竽。竽和笙是同一類的樂器,在「八音」中屬「匏」類。《藝文類聚》四十四引《世本》說:「隋作笙也。」《事物紀原》二引宋衷註:「隋,女媧之臣。」《禮記·明堂位》就乾脆說:「女媧之笙簧。」這就不得了了,笙、竽的出現,簡直是和人類的誕生同時了。雖然不知道笙、竽出現的具體時間,但是,在商、周時期已經被大量使用了。大家很熟悉的南郭先生,就是齊國的一個冒牌吹竽者。據《韓非子·內儲說左上》所載,「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這會是怎樣一個壯觀的場面啊!南郭先生就混在這個三百人的吹竽隊伍中。笙和竽的區別,只在大小和管的多少。這兩種樂器都是在匏內列管,另有一個吹管。每支音管都有一個發音的簧片。竽的形制比笙大些,最初是三十三管,後改為二十三管。竽在先秦、兩漢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竽的明器一件,二十二管,分前後兩排。唐、宋以後,竽的使用少了,後來就幾乎失傳,僅在雅樂中尚保留一點位置。

在中國的民族樂器中,笙算得上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了,相傳為女媧時隋所造。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就有「和」的記載,「和」也就是笙。《爾雅·釋樂》說:「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可見在商代就已經有笙這種樂器了。在古代樂器的分類中,它屬於「八音」中的「匏」類。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幾支古匏笙,笙斗用葫蘆製成,笙嘴用木製,簧片用竹製,其形制和調音方法竟與今天的笙完全一樣。唐代以後,笙斗改用木製,最後,又改用銅製。

笙和竽是同一類樂器,只不過竽要大些,笙要小些。但這小一些的笙,使用的範圍比竽大得多,使用的年代也遠比竽長。

到唐代,竽的使用逐漸減少,至宋代就基本失傳了,但是笙卻一直沿用至今。

在音樂已經高度發達的春秋戰國時期,笙已是非常重要的樂器。《詩經·小雅·鹿鳴》就有「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詩句。《詩經》中還有《魚麗》《由庚》等六首所謂「有聲無辭」的詩(實際上就是器樂曲),就叫作「笙詩」。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