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賞析 越調·憑欄人 《寄征衣》/姚燧

欲寄征衣君不還,不寄征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這是一首名曲,它的題材屢見於詩詞中,但在元曲中卻幾乎沒有見到。

古代的士兵出征,常常要讓家人縫製好棉衣,送到邊關或前線。縫製寒衣,寄送寒衣成了閨中婦人思念丈夫的一種精神寄託。晉王渾《塞上曲》說: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征戰他鄉的親人可能已經戰死了,而家中的妻子還在寄來寒衣。

唐王駕的《古意》,是這類題材中的名作:

夫戍蕭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對丈夫那種關懷備至的濃濃情意,流淌在字裡行間。

姚燧的這首同樣題材的《寄征衣》,又從什麼角度立意而與前人有所不同呢?

很巧妙,這位閨中少婦不像前人那樣,堅決地寄,不管人還在不在,也不管時間趕不趕得上,她卻是在寄與不寄之間猶豫徘徊。

乍一看,似乎無理,丈夫在外,遠戍邊關,風霜刀劍,鐵衣難著,她還在猶豫寄不寄寒衣。那麼,她不想寄的理由是什麼呢?「欲寄寒衣君不還」,我把寒衣寄來,你穿著暖和了,就不會想著回家了。原來是這個原因。那麼不寄寒衣丈夫就會回來了嗎?她也知道不會,所以她又擔心「不寄寒衣君又寒」。寄還是不寄,「妾身千萬難」,拿不定主意。你說,寄了嗎?我相信,一定還是寄了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