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名家 元好問

說元好問是散曲家有一點冤枉,這位金代第一大才子是著名詩人、詞人、文藝理論家、史學家。僅現在留存的作品,就有詩一千三百八十餘首、詞三百八十餘首、散文二百五十餘篇、小說《續夷堅志》二百零二篇。此外還有不少其他著作,如《錦機》《東坡詩雅》《杜詩學》《詩文自警》《壬辰雜編》《金朝君臣言行錄》《南冠錄》《集驗方》《故物譜》等,而散曲僅六首。但是,雖然只有這六首散曲,它們在散曲史上的意義卻很重大。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出生在一個世代書香的官宦人家。他的祖先,原為北魏皇室鮮卑族拓拔氏,魏孝文帝漢化改革中,讓鮮卑貴族改漢姓,元好問的先祖被賜姓「元」。

他出生後七個月,即過繼給他任縣令的二叔父元格(元好問稱他為隴城府君)。他自幼聰穎,八歲即能詩,被譽為「神童」。二十一歲前,隨繼父元格轉徙于山東、河北、山西、甘肅的縣令任上。

三十五歲中博學宏詞科,入選翰林院,因不滿史館的冷官生活,很快辭官回豫西登封家中閑居。後被薦舉出任鎮平、內鄉、南陽縣令,再調金中央政府任尚書省令史,移家汴京,經歷蒙古圍城、崔立叛降、汴京城破、被俘囚押、生離死別等惡夢般的生活。金哀宗天興二年(1233)汴京城破,被蒙古兵俘虜,也結束了他的宦海生涯。

自天興二年四月被蒙古兵俘虜,押赴聊城羈管軟禁,到元太宗窩闊台十年(1238)八月結束羈繫生活,他作為囚徒,與家人輾轉于山東聊城、冠氏之間達五年之久,恢複自由時,他已經四十九歲了。

元好問有亡國之痛,所以入元以後,不願做官。但是,他對元朝並沒有太強的敵對意識。汴京城破之後,元好問即向當時任蒙古國中書令的耶律楚材推薦了五十四個中原秀士,如王若虛、王鶚、楊奐、張德輝、高鳴、李治、劉祁、杜仁傑、張仲經、商挺等,請耶律楚材予以保護和任用。這些人後來在各方面都有建樹,十餘人《元史》有傳。他在元朝生活了二十多年,通過這麼多年的觀察,他對元朝的看法逐漸發生了變化。尤其對忽必烈重視儒學、大興學校、實行較利於發展經濟文化的政策表示讚賞。元憲宗二年(1252)春夏之間,元好問與好友張德輝一起北上去覲見忽必烈,請求忽必烈為儒教大宗師,忽必烈非常高興地接受了。他們又提出蠲免儒戶的兵賦,忽必烈也答應了。

元好問學問深邃,著述宏富,援引後進,為官清正,在金、元文壇上的地位首屈一指,在當時的名氣很大。他的散曲,流傳下來的只有六首。但元人散曲,流傳下來的都不多,除張可久一人有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數九以外,其餘作家留下的作品都沒有超過二百首,而且在一百首以上的不足十人。這種現象和那些個人詩集收詩動輒就幾千上萬首的情況完全不能相比。

元好問的散曲不多,但是卻告訴我們,金末元初的文人已經對這一新起的文學形式給予了相當的關注,不管是直接向民間的俚曲學習,還是將詞逐漸演化為曲,他們都已經開始進行嘗試。

元好問的散曲,都是遣興抒情之作,時時也流露出身逢亂世的悲涼。如〔黃鐘·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二首之一:

玄都觀里桃千樹,花落水空流。憑君莫問,清涇濁渭,去馬來牛。謝公扶病,羊曇揮涕,一醉都休。古今幾度,生存華屋,零落山丘。

他的散曲,也有稍微明快一些的。比如四首〔中呂·喜春來〕《春宴》(錄其一):

春盤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寶釵,春風春醖透人懷。春宴排,齊唱喜春來。

元好問的散曲,尚處在由詞向曲轉化的過程中,顯得雅了一些,但並不如有的人所說的是元散曲「雅化」的信號,而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在初期探索中必然出現的現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