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俞敏洪: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現實人生教案(2)

行路

一個夢想

帶著一顆強大的內心上路,路上卻有截然不同的生命體驗。因為每個成功的人,哪怕他曾經貧寒交迫、受盡冷落,他們在很早以前都擁有過不同的夢想,因為這夢想的不同,世間所有那些在路上摸爬滾打的人們,擁有的卻是千差萬別的人世境遇。

俞敏洪後來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我們常常聽到人們各種各樣的夢想,每一個夢想聽起來都很美好,但在現實中,我們卻很少見到能夠真正堅忍不拔、全力以赴去實現夢想的人。人們熱衷於談論夢想,把它當做一句口頭禪,一種對日復一日、枯燥的、貧乏的生活的安慰。很多人帶著夢想活了一輩子,卻從來沒有認真地去嘗試著實現夢想。

只有人類能夠去夢想,並把夢想變成現實。沒有夢想就沒有精彩的生活,夢想是人們對未來的嚮往。它意味著還沒有體會過的生活,意味著無窮的可能性,意味著意想不到的驚喜,意味著對自己的信心。

可是什麼阻止人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呢?我們聽到的理由多如牛毛。比如說想去某地旅遊,但沒有足夠的錢;想學習英語,但沒有足夠的時間;想要追求某人,但覺得條件還不夠成熟等等。人們對於做不成的,或者還沒有做的事情,很少把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往往都是習慣性地尋找某個外在的理由,為自己開脫一下,舒口氣,然後繼續過自己平庸的日子,讓夢想躺在身體里的某個角落呼呼大睡。

其實,能否實現自己的夢想,外在因素只佔小部分原因,主觀因素才是能否實現自己夢想的主要原因。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勇氣和行動。勇氣,是指投入的勇氣。也是指一種勇於放棄的勇氣,一個人要為某個夢想而奮鬥,就一定要放棄目前自己堅守的某些東西。既想經歷大海的風浪,又想保持小河的平靜;既想攀登無限風光的險峰,又想散步平坦舒適的平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投入,是指一旦確定了值得自己去追求的夢想,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心想不一定事成,事成的前提是全力以赴去做,比如一個人想學游泳,惟一的辦法就是一頭扎到游泳池裡去,也許一開始是會嗆水,但最後一定能夠學會游泳。

因此,實現夢想的關鍵是能否果斷地採取行動。行動才是最強大的力量。有一個學生曾經說,他以後想要走遍全世界,變成像徐霞客、馬可·波羅那樣的旅行家和冒險家,去感受大海一望無際的壯闊,體會沙漠高低起伏的雄渾,探索落日下尼羅河畔金字塔的奧秘,追尋雲霧中喜馬拉雅之巔的神聖。但是他說現在還沒有錢,要等到成了百萬富翁以後再去做這些事情。我問了他兩個問題,一是如果這輩子沒有成為百萬富翁還去不去旅行?二是如果成為百萬富翁的時候已經老得走不動路了還去不去旅行?我告訴他,最好的辦法是現在就上路,拿根棍子拿只碗,一路要飯也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夢想是不能等待的,尤其不能以實現另外一個條件為前提,很多人正是因為陷入了要做這個就必須先做那個的定式思維,最後一輩子在原地轉圈,生活再也沒有走出過精彩來。

所以,當我們擁有夢想的時候,就要拿出勇氣和行動來,穿過歲月的迷霧,讓生命展現別樣的色彩。」

俞敏洪是這樣說的,也正是這樣做的,而他的夢想,其實開始於他的父親。

回憶起來,俞敏洪小時候很多豐富多彩的生活,都和他的父親聯繫在一起。

俞敏洪的父親常常幫別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會把別人廢棄不要的碎磚破瓦撿回來。久而久之,他們家院子里就攢出了一個碎磚破瓦的山堆,誰都搞不清這一堆東西的用處。直到有一天,院子里居然拔地而起了一間四四方方的小房子,父親把本來養在露天到處亂跑的豬和羊趕進小房子里,再把院子打掃乾淨,這樣他家就有了讓全村人都羨慕的院子里的豬舍。

父親以他的行動向俞敏洪闡釋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奧秘——一塊磚頭似乎沒有什麼用,一堆磚頭似乎也沒有什麼用,如果你心中沒有一個造房子的夢想,哪怕你擁有了天下所有的磚頭,也只不過是一堆廢物,如果你只有一個造房子的夢想,卻沒有磚頭,夢想也沒法實現。儘管俞敏洪的父親是個目不識丁的木工,但他卻習慣用最質樸的行動教給兒子一些廣博而宏大的道理。此後做事時,俞敏洪一般都會這樣問自己兩個問題:一是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什麼,二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夠把這件事情做成,之後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磚頭不是一天就能積攢夠的。

在《贏在中國》的現場,俞敏洪會關注一個選手的項目是否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哪怕僅僅是一個近期的目標,他認為,興趣和喜歡不能成為你做一件事情和進入一個行業的理由,而應該有一個更有力、更偉大的東西在前面引導著你,這就是夢想和目標。

在俞敏洪的生命中,有三件事情證明了這種思維的好處。第一件事是俞敏洪的高考,目標明確:要上大學,第一年不行,第二年繼續考,第二年失敗第三年拚命考,最後終於進了北大;第二件事情是背單詞,目標明確:成為中國較好的英語辭彙老師之一,於是俞敏洪開始一個一個地背單詞,在背過的單詞被不斷遺忘的痛苦中,父親撿磚頭的形象總能浮在他的眼前,最後他終於背下了兩三萬個單詞;第三件事情就是做新東方,目標明確:要做成中國最好的英語培訓機構,俞敏洪給學生上課,平均每天上6到10個小時的課,很多老師退卻了,放棄了,而他沒有,他彷彿已經看到了新東方這座房子能夠建好的希望,一直到今天,他還在努力著。

一個有價值的夢想

無可置疑,有目標的人生將會豐腴充實,目標具有一種導向的力量,更多的人都願意生活於導向之中,知道目之所及、心之所追求在何方,也正因為目標所具有的導向性,它會將人生引向不同的境界,有多少人,正是被虛妄或渺小的目標所誤導,最終讓後世的鄙夷淹沒。

歌德曾說:「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若要自己的自信不是短淺和盲目的,至少要先相信世界總有一天會給予你一份認可、一個莊嚴的回報,你的目標是於社會有價值的。俞敏洪強大的心靈支撐也正來源於此,他不止一次提到一個人於社會應有所價值,不止一次提到他堅信他所從事教育培訓事業的意義,這種價值,才是堅持下去的理由,才是夢想存在的根基。

在《贏在中國》的比賽現場,俞敏洪多次以「創業項目」是否具有社會意義來對選手做出點評,這不只是對個人事業的一種選擇,而且顯示著一種眼光和價值觀,夢想的確可以有很多種,然而選擇的標準卻不應是自己的需求,而是社會的認可。

俞敏洪做新東方,它的價值無疑是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他頂著「留學教父」的桂冠,讓曾經令中國人望而生畏的TOEFL、GRE考試變成了福特式的生產線,而對於所有參加過新東方培訓的人來說,也許對新東方精神的感受會遠遠超過對學習英語的領悟,不少人對新東方培訓的有一個做法印象十分深刻,那就是新東方會自己出錢印刷《新東方精神》,再免費送給學生們人手一冊,目前已經有近200多萬的學員拿到過這本書。

俞敏洪說,新東方不僅教學生英語,還要教他們做人的胸懷,升華他們的理想、追求和目標。

正因為如此,新東方的課堂既是英語學習的天地,同時也是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講場;新東方接連舉辦各種各樣免費的公益講座和活動,服務於青年學子;新東方的老師們會遠赴大洋彼岸,向中國留學生宣傳中國經濟建設的驕傲成就,鼓勵他們學成歸來,報效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在海外各大名校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中有70%是新東方弟子,而10多年來,從新東方出國留學,而後又匯入「海歸」大潮回國創業的人數更是不可勝計。

教育是重要的,比教育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中的影響。

新東方教育了一批人,影響了一代人。

更多的時候,企業的發展模式往往來自於企業領導人的夢想和價值觀,創業的經驗可以借鑒,企業的文化氣息和價值追求則是由企業家的自身底蘊和終極目標決定的,無法效仿亦無從複製。正如俞敏洪在《贏在中國》所說的那樣:「一個企業的天花板就是這個企業的老總,如果老總像個小商人,那企業永遠做的是小生意。」

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之所以能夠在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一定是其領導人的某種特點決定的,一如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的時候,未必就知道自己一定會當共和國的元帥,但他的內心深處必然埋藏有那樣的種子,一旦時機成熟,就會開花結果。栽什麼苗就會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那是埋藏在內心深處的一種潛質。

領導人的價值選擇將決定企業的用人標準,而企業的用人又將影響企業的發展前景。有人曾經問過俞敏洪,「你選老師的標準是什麼?」他說:「英語達標,認同新東方理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