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地毯夫人

巴菲特在分析商情時常問自己,假設他有足夠的資金、人員和類似行業的經驗等條件,他參與競爭有多容易。

1983年春天,一次這樣的分析之後,他走進羅斯的牛排店對面的一家大商店,內布拉斯加傢具世界。穿過排著多用途沙發和餐廳用具的大廳,他走進一個鋪著地毯的房間,見到了本店的主人。一個長寬高都差不多的女人,正站在點綴著藍色的混呢大地毯當中。他微微吃了一驚,停了下來。在巴菲特看來,這女人足有10尺高。

羅絲。布朗金,奧馬哈人都稱她B夫人,正乘著高爾夫球車在巡視。她順著過道開著,一邊與一個店員高談闊論,一邊精力充沛地打著手勢,倒像個只有她年齡——89歲——一半的人。她雙頰泛紅、棕色的頭髮蓬蓬鬆鬆的,只有兩鬢有些灰白。巴菲特想,他寧可「和灰熊搏鬥」,也不願和B夫人競爭——這正是他來的原因。

巴菲特小心地問她是否願意把商店賣給伯克希爾。哈撒韋。

B夫人說:「願意。」

「您要多少價?」巴菲特問。

「6000萬。」 B夫人脫口而出。

他們握手成交。巴菲特拿出一張協議——這是巴菲特迄今為止最大的收購。B夫人不會寫英文,連讀都很困難,於是她在底下畫了個押。幾天後,巴菲特就給了她一張90%的支票(布朗金家族仍有一小部分股份)。她看也不看就把支票折起來,然後說:「巴菲特先生,我們要把所有競爭者都送入絞肉機。」交易就這樣達成了。

B夫人正是巴菲特理想中的商人,她好像是從他的報告中蹦出來一樣,巴菲特創造了她來實現自己理想的價值。B夫人堅決、果敢、有頭腦,像巴菲特當雜貨商的祖父、零售商本。羅斯納和巴菲特家庭的其他英雄們一樣。

她的經歷是讓巴菲特熟悉和激動的典型的美國人的故事。就像一個霍拉肖。阿爾傑的劇本,再配上《屋頂上的小提琴手》的主題音樂,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1893年除夕,羅絲。戈里克出生於沙皇俄國莫斯科附近的一個小村子。

共有七個兄弟姐妹,大家擠在一個房間里,睡在稻草上。她父親是個猶太牧師,可是羅絲卻不是虔誠的教徒,因為她發現父親的祈禱並不能給家裡多弄來一張床。她常常半夜醒來看見她母親,一個食品店主,正在火爐上烤麵包。

她不願母親如此辛勞,因此6歲時就在店裡幫忙了。那時哥薩克人經常攻擊猶太人,流血事件時有發生,這也是影響她性格形成的另一原因。

布朗金一家無力供孩子們上學,羅絲從未見過教室裡面是什麼模樣,但她在一個富有的家庭里學會了讀和算術。受母親的影響,她堅信求別人是件可恥的事。13歲時,她靠辯才為自己在莫斯科一家布店謀了個職位。16歲時,這店就由她經營了,一個未成年的小姑娘管理著五個大男人。1914年她與伊薩多。布魯明克結了婚並把他送到美國,以便日後跟著移民過去。可終於沒能成行,大戰爆發了。在1917那個絕望的冬天,歐洲遍地烽火,俄國岌岌可危,她登上了穿越西伯利亞的火車。在中國邊界上,她被一個俄國士兵扣下了,她沒有護照。B夫人告訴這個士兵她正為軍隊採購毛皮,並保證回來時給他帶一瓶伏特加。就這樣她穿過滿洲里到了日本,然後設法在一艘運花生的船上弄了個鋪位,6個星期後,她登上了西雅圖。

1919年她和丈夫在奧馬哈定居下來。儘管身無分文,她還是把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接過來了,一家人住在一起。伊薩多經營著一家當鋪和舊服裝店。

為了多賺點貼補家用,B夫人把地下室的傢具賣掉了。她不會說英語,就讓正在上學的孩子們教她。

1937年當她44歲時,一共攢了500美元。於是她在法南街租了一個店面,就在巴菲特家雜貨店往東一個街區。她起的店名叫內布拉斯加傢具世界,期望有大發展。我們從她那時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張堅毅的臉,黑黑的頭髮,挽著髻子,下巴結結實實的。她的經營方式就是她的座右銘:「價廉,不欺。」

大公司認為她的賣價太低,不可能維持業務,於是拒絕供貨。可B夫人是個精明的投機者,她會坐火車跑到芝加哥或堪薩斯城,那兒的像馬歇爾。菲爾德這樣的零售商會以比成本稍高一點的價格把余貨賣給她。當她實在沒有貨時,就把自己的傢具搬出來。有一次,她那已長大成人的女兒接到她的電話,她說:「快把放小孩玩意的那個柜子清理出來,我這兒有個顧客。」

當她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時候,他們嘲笑地拒絕了,從此她對「大腕」恨之入骨。唯一使她維持業務的就是她的意志。她天天工作,從不休息。而且她發現她的業務對中產階級很有吸引力,她稱他們是「可愛的英國人」。當B夫人有貨時,這些忠實的顧客總會帶著現金來。

1949年,莫哈威克地毯廠把她送上了法庭,控告她違反了公平貿易法。

廠主莫哈威克的地毯最低價為每碼7.25美元,B夫人只賣4.95美元。「那又怎麼了?」法官問,官司不了了之。第二天,法官來到內布拉斯加傢具世界,買了價值1400美元的地毯。

第二年,B夫人付不了供貨商的帳了。有個好心的銀行家給了她90天5萬美元的貸款。為了生存,她孤注一擲,她租了個大廳,三天內進了價值25萬美元的傢具,並發誓永不借債。就這樣,當她57歲時,願望實現了。

她對僱員很嚴厲,對她的家庭成員也不例外。「你個沒用的廢物!」她會大喊大叫,「你這個笨蛋!懶鬼!」只有她紳士般的兒子路易才能使她改變。路易和他母親一樣精明,不過態度溫和多了。當推銷員來的時候,B夫人會狠狠地殺價,路易則反而加點價。B夫人會把幫手們解僱掉,路易再把他們雇回來。「媽媽很強硬,」路易說,「可我喜歡軟的,甜的。」伊薩多死後,路易繼續留在店裡。不論B夫人說什麼,路易總是甜甜地回答:「媽媽,你懂得最多。」

B夫人的方法十分簡單:成批購進,盡量減少開支,有錢就存起來。她的賣價常常只比成本高10%,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如果有對年輕夫婦來了,手上錢不多,眼淚汪汪的,B夫人雖然清楚地記得每件貨的價格,也會只要成本價,以後這對夫婦就會常來。

傢具世界成了一切典禮的最後場合,婚禮、孩子出生或升職後,人們總到這兒來。在B夫人的店裡買過傢具的奧馬哈人以後每逢搬遷,或他們的孩子搬遷時總會再來。年歲漸高並沒使B夫人放鬆一下。有一次龍捲風把屋頂吹掉了,她還是繼續營業。還有一次商店失火,她就給消防隊員送了幾台免費電視。B夫人從不度假。「我從不撒謊,」她說,「從不欺人,也不輕易許諾。這給我帶來好運。」

蘇茜。巴菲特與布朗金一家關係不錯,沃倫從她那兒聽說了這家裝扮了半個奧馬哈的商店。巴菲特上任不久就想買它,可B夫人拒絕了,說他出價太低。

被拒絕只能增加巴菲特的興趣和決心。他密切關注著這家商店,看B夫人是怎樣擊敗一個又一個的競爭對手的。70年代早期,巴菲特和作家亞當。史密斯在城裡開車兜圈的時候,巴菲特指著這家商店滔滔不絕地給他介紹起來——業務量、使用面積、營業額等。

「您為何不買下它?」史密斯問。

「正在籌劃。」

「噢。」

「總有一天我要買下它。」巴菲特說。

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路易和三個兒子正經營該店。B夫人則是董事長兼地毯部的全職老闆。巴菲特聽到她想出售的消息後,先去拜訪路易——先打聽一個價格並看看他到底能不能聽懂B夫人那口音極重的英語。

在購買之前,巴菲特先查了傢具世界的納稅記錄,上面寫著它每年的稅前利潤為1500萬美元。他沒做例行檢查,沒有查帳,也沒查存貨、應收貨款和財產目錄。一般的美國人在花6000萬美元時肯定要看許多報告。巴菲特的行為在現代社會可能有點奇怪,不過與J.P.摩根的觀點不謀而合——商業中要看的主要是人。巴菲特說,如果他信不過布朗金一家,為什麼還要與他們合作呢?

常常有人忍不住問巴菲特,事情就這麼簡單嗎?回答是他有化繁為簡的能力。在這筆生意之前,他在1982年的報告中寫了「求購聲明」,給出了他的購買標準。他允諾儘快對開價作出反應——「一般只用5分鐘。」巴菲特的意思是他不會拖拖拉拉的。當然這機會也是他有興趣的——布朗金的商場自然是這樣的機會。

傢具世界是全國最大的,年營業額達1億美元。在奧馬哈的同行業中,它的營業額就佔了2/3,這個比例也是其他地方的最大商場無法相比的。因此,一些如迪拉德(年營業額4億美元)這樣的連鎖店也不願在奧馬哈賣傢具,免得與B夫人競爭。巴菲特可能會說,她擁有奧馬哈傢具市場的「收費橋樑」。

傢具世界的生意如此紅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