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這事鬧大了

誰知隔了一兩天的光景,就有一家小報把這件事捅了出來。文章的口氣似乎很義憤填膺,指責新新舞台仗勢欺人,希望社會各界人士出來主持公道。

這樣一寫,其他的報紙(多半是小報)深怕有損自己「正義」的形象,也紛紛發表文章,予以響應。奇怪的是有些文章卻在譚鑫培該不該稱「伶界大王」這個題目上大肆發揮,意思無非是「伶界大王是誰封你的」?就算你是「伶界大王」難道就不許人家叫「倒好」?然後筆墨再轉向新新舞台,說對待看客如此霸道,今後有誰敢到你們這裡來看戲……看得出,這是趁機想倒掉新新舞台的生意。

社會名流出來發表談話的,有一位是鄭正秋,新劇界和電影界的前輩,他鼓勵李本初應將此事訴訟法庭,不告別人,就告黃楚九。

其實李本初早已離開上海,也不知他是回家鄉還是到別的地方去了。報上登的都是別人說的話。

不管李本初在不在上海,反正這事鬧大了,引起公憤了。新新舞台的營業不能不受到影響,老譚只好暫時輟演。

黃楚九也不能不出面料理了。好在他身邊有孫玉聲,跟報界是熟悉的,這一頭由他去疏通。

又由周詠棠去聯繫當時的上海伶界聯合會,請他們出面向同行打招呼,擺了好多桌酒席,請了好幾回客。

最後由黃楚九、譚鑫培聯名登報,向李本初公開道歉;最要緊的是報上的廣告,在譚鑫培的名字前面,不見了「伶界大王」的頭銜。老譚雖然不在乎,心裡很不痛快。

風波終於平息。譚鑫培又恢複演出,直到合同期滿。休息幾天,再加演幾天,算是對戲館方面和上海朋友的答謝,然後乘輪北返。老譚強顏歡笑地向前來送行的人告別,上海,再也不來了。

但是,1915年,譚鑫培去浙江普陀進香,經過上海,被女婿夏月潤和他的兄弟留住,再三懇求,難以拒絕。於是商量好在去普陀之前,先在九畝地新舞台演五場;等由普陀回滬,再演五場。

因為有1912年在新新舞台吃「倒好」的教訓,老譚這次並不指望有什麼奇蹟發生,只求平平而過,應付了女兒女婿的情面,自己這個六十九歲的老人,也算得到了一次安慰。

也許上海人就是有那麼一種好奇的衝動。他們想:你這個「伶界大王」上次是在這裡觸了霉頭回去的,現在又來了,想必玩意兒真有兩下子,倒要去看個究竟。這樣你慫恿我,我鼓動你,頭一天打炮戲《失空斬》,就賣了個滿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