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的格律 音韻的時代劃分

首先得說一說唐人所使用的韻。

漢語的韻,大致經歷過四個階段:

先秦至魏晉,是古音韻時期。這一時期,還沒有專門的音韻方面的研究和韻書出現,但是根據清代人的研究,對這一時期的音韻有了比較多的了解。比如《詩經·周南·關雎》的第三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如果用今天的發音去讀,是不押韻的。於是清代的音韻學家告訴我們:「服」字在這裡應該讀如「別」,這樣,就與「側」字押韻了。再比如屈原《離騷》開始四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用今音來讀,也不押韻,於是清代的音韻學家告訴我們:「降」字在這裡要讀如「洪」,這樣,就與上句的「庸」字押韻了。

南北朝時期至宋末,是第二階段。這一時期對音韻的研究有了實質性的突破。原來只發一個音的字,都可以分解為「聲」和「韻」兩部分(少數零聲母的字例外)。分別出了四聲,編輯了很多韻書。既方便了寫詩填詞的文人,也讓大家有一定的規矩可以遵循。這一個時期的文化中心早已經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所以當時的官方語言是江浙閩南兩湖兩廣一帶所使用的屬於南方語系的語言。這些地方的語言,直到今天,仍然和以北京話為主的北方語系有很大區別。尤其是入聲字,由於現在基本上已經消亡,所以使許多初學者十分頭痛。

元至近代,是第三階段。元代是北方人入主中原,自然也把北方語言變成了官方語言。這種語言和今天的北京話已經非常相似。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成為元雜劇和散曲的用韻標準。這種語言的最大特點是:第一,入聲字消失,原來的入聲字分別派入其他四聲。第二,入聲字消失後,本來只剩下平、上、去三聲。但《中原音韻》把原來的平聲分為陰平和陽平兩種,這樣,仍然是四聲。第三,把原來最常用的《平水韻》的一百零七個韻部合併為十九部。

但是,在民間的戲曲創作中,實際上使用的是十三個韻部,即著名的「十三轍」。

這一時期的詩詞,仍然使用唐、宋以來以《平水韻》為代表的詩韻。

「五四」以後,是第四階段。白話新體詩的誕生,也是對傳統詩韻的顛覆,新詩的用韻十分靈活,大抵相近的音就可通押,甚至有人主張不用韻,但習慣還是要用韻。新詩究竟用什麼韻,到現在也沒有定論,但主要使用兩種用韻方法。一、十三轍。二、《詩韻新編》所規定的十八部。說是十八部,但實際上是平聲十八韻,仄聲十八韻,入聲八韻,一共四十四個韻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