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賞析 登金陵鳳凰台/李白

金陵是六朝建都之地,隋、唐以後,昔日王氣不再,令遊人至此,都會發思古之幽思。李白也不例外。當他登上遙對長江的鳳凰台,望著如畫美景,思緒萬千。也許他突然想起了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於是錦詞麗句衝口而出:「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把崔詩的四句,濃縮為兩句。佔了如此地步,下面的詩就好寫了。

李白被逐被放,雖然口裡說自己「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人名山游」,尋仙訪道去了,但是他畢竟是李白,他不可能像王維一樣去潛心事佛,不問政事;也不可能像孟浩然一樣忘情山水田園,他的胸中,始終沸騰著匡時濟世、殺敵報國的熱血。尾聯有些許期望,但更多的是無奈。朝政被群小(浮雲)把持,長安大概是回不去了。

頸聯一轉,十分有力。「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寫眼前之景,極富想像,極有情致,而且極其開闊,其藝術性是超過崔詩頸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估計李白寫到這裡,會感到出了一口大氣,因崔詩擱筆的壓抑應該一掃而空了。這兩句詩,也確實堪稱千古絕唱。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詩的寫作年代,一說是被「賜金還山」趕出朝廷以後,一說是流放夜郎遇赦返回之後。

他有兩首詩,都可以看出崔詩的影響。一首是《鸚鵡洲》。詩的前四句說:「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模仿的痕迹很明顯。另一首,就是這首《登金陵鳳凰台》了。

既然服,說明它好,也就成為李白學習模仿的對象。但李白又未必真服,他是當世大詩人,這次輸了一招,總還是想找回來的。

這首詩是李白不太多的七律中的一首。李白不太喜歡受格律限制,和宋代蘇軾填詞不受格律限制一樣,都是「曲子中縛不住者」(宋王灼《碧雞漫志》評蘇軾語)。李白此詩也不完全依照格律,比如第三句、第五句當粘而不粘,反而用對。第四句、第六句仍用對,等於把平仄關係完全顛倒了,但這似乎並不影響此詩的藝術魅力。

李白在黃鶴樓因崔顥的詩而擱筆的事,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傳》有記載,未必是空穴來風。不過李白既然擱筆,恐怕最主要還是一個字:「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