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詩人·中唐 王建

王建聞名當世的,是他的一百首《宮詞》。皇宮大內之事,雖然史書略有記載,也常見諸詩文筆記,但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尤其是帝王嬪妃、宮娥樂人日常生活的情況,更是無從知曉。王建的《宮詞》,非常詳盡地把這一切以藝術的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

他的樂府詩和張籍合稱「張王樂府」,是「新樂府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建的一些小詩,也清麗可讀。如《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王建的樂府詩,比較廣泛地接觸到當時的社會問題,他在《田家行》中說,莊稼收成了,絹也織好了,但農人們「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回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他的《水夫謠》,寫縴夫的苦痛生活尤其感人:

《望夫石》則採用了民間傳說和民歌的形式,傳誦很廣:

王建(約767-約830),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他二十歲的時候結識張籍,一起從師求學。一生只做過秘書郎、太常寺丞、陝州司馬等小官。他自嘲說自己「白髮初為吏」(《初到昭應呈同僚》),「終日憂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因此,他對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有較深刻的認識。當時,白居易、元稹發起「新樂府運動」,他和張籍都是積極的參與者。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苦哉生長當驛邊,官家使我牽驛船。

辛苦日多樂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鳥。

逆風上水萬斛重,前驛迢迢後淼淼。

半夜緣堤雪和雨,受他驅遣還復去。

衣寒衣濕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無處說,齊聲騰踏牽船出。

一間茅屋何所直,父母之鄉去不得。

我願此水作平田,長使水夫不怨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