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支持上海「一月革命」

1967年1月,是多事的1月:1月4日,打倒了陶鑄。就在這一天,「中央文革」的兩位大員———張春橋和姚文元,以「調研員」的身份,飛往上海。也就在這一天,上海《文匯報》的造反派宣告奪權,成為上海「一月革命」的先聲;1月8日清晨,閻紅彥在昆明飲恨離世。當晚,毛澤東召集陳伯達等開會,毛澤東說了那番批評陶鑄的話。

就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對陳伯達以及剛剛被任命為中共中央宣傳組組長的王力說,1月5日上海《文匯報》登載的《急告全市人民書》很好。今晚就交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播,明天登《人民日報》。毛澤東還口授了一段《人民日報》編者按,由王力當場筆錄,交毛澤東閱定。

翌日,《人民日報》頭版醒目地刊登了編者按,指出:「隨著上海市革命力量的發展,嶄新面貌的、革命的《文匯報》和《解放日報》出現了。這是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反對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勝利產物。這是我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這是一個大革命。這件大事必將對於整個華東,對於全國各省市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緊接著,上海《文匯報》又刊載了以王洪文為首的上海「工總司」等32個造反組織聯合簽署的《緊急通告》。毛澤東看後,再度肯定。毛澤東囑令陳伯達起草賀電。陳伯達和唐平鑄、胡痴一起起草。當時,唐平鑄是《人民日報》總編,胡痴則剛剛被任命為新華通訊社社長。

陳伯達、唐平鑄、胡痴寫出了賀電,交由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據陳伯達回憶,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舉行。起初,毛澤東沒有到會。會議通過了賀電之後,毛澤東來了。毛澤東看了一下,說了一句意見:「署名加上『中央文革』。」賀電原先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名簽署的。遵照毛澤東的意見,改為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的共同名義發出。

這份賀電,對於以王洪文為首的上海「工總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份賀電刊登在全國各報上,上海「工總司」頓時聲望驟增,王洪文也就取代了王進喜,成為全國工人階級的代表人物。

這份賀電,對於「中央文革」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加上「中央文革」,是毛澤東提議的。從此,種種中央文件,便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聯合署名,大大增加了「中央文革」的「權威性」。當然,作為「中央文革」組長,陳伯達也隨之增加了「權威性」。誰反對陳伯達,那便是反對「中央文革」,那便是反對中央,那便是「現行反革命」。

這份賀電錶明,「中央文革」已正式取代了中共中央書記處。毛澤東說了這樣的話;「古之民,不歌堯之子丹朱(丹朱不肖)而歌舜;今之民,不歌中央書記處而歌中央文革。」

「中央文革」,成了一個無事不管、無處不伸手的「小組」。

自從賀電發表之後,「中央文革」不再是過去「遜稱」的「政治局的秘書班子」、「參謀部」,而是手握實權、大權,可以直接向各級黨委下指示了。

像走馬燈似的,唐平鑄、胡痴在1月11日還與陳伯達一起起草賀電,到了1月17日便倒台了。陳伯達、王力、關鋒趕到《人民日報》社。

陳伯達說:「你們造唐平鑄的反,造得對!……你們的幾任總編輯都垮台了,一個鄧拓,一個吳冷西,一個唐平鑄,統統都垮台了。」

陳伯達宣布:「我建議『中央文革』今後由王力、關鋒同《人民日報》聯繫。關鋒實際上要負責《紅旗》雜誌。他是《紅旗》常務編委,實際上是總編。王力同志可能跟你們聯繫多一點……」

關鋒插話說:「《人民日報》有兩條路線,一條是陳伯達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一條是陶鑄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

從此之後,「中央文革」便把《人民日報》、《紅旗》雜誌都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陳伯達通過王力、關鋒這兩員幹將,控制了中國最重要的輿論工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